歷經風雨知高節

石坡


【正見網2011年10月12日】

人都在迷中,所以難免不犯錯誤,也常有誤解之事發生。誤解有兩種:一種是不正確的理解,即把好心當成了驢肝肺,這往往是故意的;一種是理解的不正確,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把對方的主觀動機理解偏了,這種情況容易改變。一旦明白真相後,會痛悔自己。

我最近看了《做人與處事》的文章,其中講了清代「楊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故事,很受啟發。鄭板橋,江蘇省興化市人,生活在1693-1765年,乾隆元年進士,做過知縣,為民做了很多好事,後罷官歸裡。曾在蘇州城桃花巷東頭開了一家畫店,以賣字畫為生;恰巧,此巷西頭也有一家畫館,是呂子敬開的,以畫梅花出名。

自從鄭氏畫館開張以來,慕名買畫的人絡繹不絕,有些達官貴人也經常光顧這裡。其間,有個在蘇州老家養老的原吏部尚書前來索畫,願出50兩銀子高價,讓鄭板橋畫一幅梅花圖。鄭板橋畫館一來剛開張,正需要資金;二來也想結交名士擴大影響。但他略作思考後,拒絕了,卻把老尚書推薦給了同行畫家呂子敬,並說:「我長於畫蘭竹,子敬工於梅花,他比我畫的好。」老尚書聽說果然去找了呂子敬。

呂子敬當仁不讓,並誇下海口:「若畫梅花,我比他強多了。」後來,聽說是鄭板橋推薦來的,也自覺不好意思,便修書一封,對鄭板橋表示謝意。

從此,兩位畫家經常往來,切磋技藝。

三年後,鄭板橋應朋友邀請,準備到揚州去開畫館,呂子敬前來餞行。酒宴後,鄭板橋為表答謝,隨即揮毫潑墨,畫了一幅丹青,並題寫:「觸目橫斜千萬樹,賞心只有三五朵。」呂子敬一看,大驚失色,拍案叫絕,驚嘆不已,畫的不是他最善長的蘭竹,而是從未見過的梅花。仔細觀覽,秀勁瀟洒、濃淡疏密、酣暢淋漓、志趣橫生,自比不如,頻頻點頭;頓悟清醒,自言自語:「三年前,老尚書向鄭兄索畫梅花,鄭兄非不精工,而故不為也,是有意給小弟留口飯吃啊!」滿臉通紅,痛悔不已。從此,對鄭板橋的坦蕩胸懷、高風亮節更加佩服。

這一段佳話,迅速傳開,成為畫壇經典,做人楷模,經久芳馨。

回想自己,在講真相、勸「三退」、散發真相資料、救度世人中,也常被人誤解,說三道四,甚至惡意構陷,也曾產生委屈、怨恨之心。但靜下心來學法時,想想師父,為正法、救度眾生,層層下走,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把我們從地獄中撈上來,又歷經千難萬險,無怨無悔。想想師父的宏偉高大,越發覺得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了。

一定要奮發精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