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投機取巧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2年11月12日】

【原文】

……。吾聞之夫子(1),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托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2),汒(3)乎淳備哉!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為。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民。”

《莊子.天地》

【注釋】

(1)夫子:指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之:往。

(3)汒:同“茫”。模糊、茫然。

【故事闡述】

有一次,子貢從南方楚地要北返回晉地的時候,途中經過漢陰。他看到有一位老人正在菜園裡工作。老丈從井裡舀水,一瓢一瓢地灌溉著,花費了很大力氣,但是功效卻很有限。

於是,子貢跟老丈介紹“槔”這種器具,它是由木頭製成,後重前輕,取水像抽水,滾滾而來,一天可以灌溉百畦,出力少而功效大。老丈一聽笑著告訴子貢說:“我聽說,使用機械的人,必定要了解相關的事,人的心中一有了這些事,就會存有機心。一有機心,就難以純淨。心思一複雜,離道的境界就遠了。我當然知道槔這種器具,只是我覺得用這種機械來做事,實在羞恥!”

子貢聽到老丈這麼說,覺得很慚愧。後來他的學生問起這件事,子貢說:“一個人若是去追求功利機巧,就會忘掉他自然的本心。”

“投機取巧”這句成語具負面語義,經常用來批評一個人機謀巧詐,用取巧的方法謀利。

【討論】

(1)為什麼老丈不使用“槔”這種功效比較大的器具?

(2)“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人腳踏實地的時候,心自然就樸實、乾淨,沒有太多的貪慾、取巧,你覺得文中的老丈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造句練習】

例:一步一腳印,只有踏實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不能心存投機取巧的態度。

例:做學問就要紮紮實實下功夫,想靠投機取巧而有成就是決對不可能的。

【課後時間】

成語配對。

()千辛       1萬喚

()千言       2萬苦

()千呼       3萬語

()千變       4萬化

參考答案:

(2)、(3)、(1)、(4)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