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精選今譯:劉大夏不循先例

鄭重


【正見網2012年11月04日】

【原文】

東山劉公,為廣東方伯時,廣中官庫,有一項羨餘錢,自來不上庫簿。舊任者皆公然取去,以充囊篋,相襲以為固然。公初至,發庫藏,適前任有遺下未盡將去者,庫吏以故事白,雲不當附庫簿。公沉吟久之,乃大聲呼曰:“劉大夏平日讀書做好人,如何遇此一事,沉吟許多時?誠有愧古人,非大丈夫也。”乃命吏悉附簿,作正支銷,毫無所取雲。

——焦竑《玉堂叢語》

【今譯】

東山劉大夏,在擔任廣東布政使時,當地官府的錢庫,巧立了一種叫“羨餘”錢的名目,從來不上庫簿。以前,擔任布政使的官員,都毫無顧忌地把這筆錢,塞進自己的腰包,沿襲下來,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劉大夏剛上任時,打開府庫清點,恰巧有他的前任沒有拿完而剩下的一些“羨餘”錢。管庫的小吏,便把這種慣例 向他報告,說這筆錢不必記入庫簿。

劉大夏聽後,沉吟了很久,猛然大聲喊道:“劉大夏平時讀書做好人,怎麼會遇上這種事,還沉吟了那麼久?實在愧對古人,算不得一個大丈夫了!”於是,他命令管庫小吏,把這筆錢全數入帳,作為正式支銷,自己分文不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