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先(27):豫讓吞炭 蘇武餐氈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4年01月31日】

【原文】

yù ràng tūn tàn ,sū wǔ cān zhān。
豫讓吞炭,蘇武餐氈。

ㄩˋ ㄖㄤˋ ㄊㄨㄣ ㄊㄢˋ,ㄙㄨ ㄨˇ ㄘㄢ ㄓㄢ。
豫讓吞炭,蘇武餐氈。

【注釋】

(1) 豫讓: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的刺客。
(2) 蘇武:字子卿,西漢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漢武帝時奉命持節出使匈奴,單于利誘勸降,不屈服,被扣留十九年。昭帝時被釋回。
(3) 氈:以獸毛著膠汁壓制而成的毛織物。

【語譯】

豫讓為替智伯報仇,吞炭傷害喉嚨讓聲音變得沙啞;蘇武嚼雪吞氈,守節不降。

【人物故事】

《史記˙刺客列傳》第二十六記載,豫讓曾經效力於范氏和中行氏兩大貴族,但始終未被重用,沒有什麼名氣。後來豫讓離開他們轉而投效智伯,智伯對他十分尊重和寵信。後來智伯討伐趙襄子,不料卻被趙襄子聯合韓康子、魏桓子給消滅了,並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趙襄子特別痛恨智伯,於是將智伯的頭砍下來,上好漆做成酒器。豫讓逃到深山中,說:“士要為知己而死,女子要為喜愛的人而打扮。智伯是最理解、信任我的人,我一定要為智伯報仇,如能因此而死,我的魂魄就不會感覺慚愧了。”於是他改名換姓,喬裝成被判刑服役的罪人,到趙襄子的宮中塗抹廁所的牆,身上暗藏匕首,想找機會刺殺趙襄子。一天,趙襄子上廁所時,突然心有所感應,派人抓住塗抹廁所的人加以審問,發現這人竟是豫讓,身藏短刀,揚言要為智伯報仇。趙襄子左右的侍衛要殺他。趙襄子說:“這人是義士,我們今後謹慎提防就好。況且智伯滅亡以後已經沒有後人,他的臣民要為他報仇,是天下難得的賢人。”最後便釋放了豫讓。

過了一陣子,豫讓又全身塗漆,讓皮膚長癩瘡,改變自己的形體;又故意吞炭火燒壞喉嚨使聲音變得嘶啞,令自己的模樣變得無法辨認。他在市集上行乞,連他的妻子也認不出來。在路上,一位知心的朋友認出豫讓,一見他的樣子便落下淚,對他說:“以你的才能,如果投靠趙襄子為他效力,趙襄子一定會親信你。等到他親信你時,你想刺殺他難道還不容易嗎?何必要殘害自己的身體呢?你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向趙襄子報仇,不是很難嗎?”豫讓說:“既然投靠人家,為他效力,又要殺害他,這是懷著二心去侍奉他。我知道我的做法是極艱難的,但這樣做的原因,是要讓後世那些懷著二心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

不久,豫讓得知趙襄子要外出,就藏身在趙襄子必經的橋下,伺機而動。趙襄子來到橋頭,忽然馬驚嘶叫。趙襄子說:“橋下一定是豫讓。”派人下橋捉拿查問,果然是豫讓。於是趙襄子責問豫讓:“你起初不也曾為范氏、中行氏效力嗎?當智伯把他們都滅掉時,你不但沒有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了智伯。現在智伯死了,你為什麼用盡心力為他報仇呢?”豫讓回答:“我侍奉范氏、中行氏時,他們對待我如一般人,所以,我也像對待一般人一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厚待我如傑出的人物,所以我也要待他如傑出的人物。”趙襄子聽完,感動地流下眼淚說:“豫讓啊!你為智伯所做的事,已經成就了名聲;而我已寬大赦免你一次,這也就夠了。而今你自己看著辦,我不能再放走你了。”於是命令士兵包圍豫讓。

豫讓雖被包圍,仍從容地說:“我聽說賢明的君王不會埋沒別人的優點,忠臣應該為道義而犧牲。上次您已寬赦了我,天下人無不稱讚您的賢明。今日之事,我本就該死,但我請求您給我一件您的衣服,讓我在衣服上刺幾劍,這也算是報了仇,那麼雖死而無憾!我不敢奢望您能答應,但我大膽地說出心裡的要求。”趙襄子非常讚賞豫讓的義心,於是讓人遞了一件衣服給他,豫讓拔劍跳了好幾下刺向衣服,說:“我終於可以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於黃泉之下了。”說完自刎而死。

《漢書˙蘇武傳》記載,漢武帝天漢元年,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分,持節出使匈奴,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蘇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偕同使臣常惠,及百餘衛士一同前往,完成任務。單于正準備派人護送蘇武等人回漢,適逢緱王與虞常等在匈奴暗中預謀綁架單于之母閼氏,以投奔漢朝。虞常在漢時與張勝是舊識,私下拜會張勝請求支持,張勝答應了。一個多月後,密謀敗漏,緱王等戰死,虞常被活捉。張勝聽到消息,擔心之前和虞常所說的話被揭發,便告訴蘇武整個情況。蘇武說:“事情到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我被侵犯而死,就很對不起國家。”蘇武想自殺以謝國家,被張勝、常惠制止了。虞常果然供出張勝。單于大怒,想殺盡漢使。左伊秩訾反對,認為應全部招降。

單于派漢朝的降將衛律審訊蘇武。蘇武不願屈節辱命拔刀自刺,衛律大驚,抱著蘇武,派人快馬找來巫醫。巫醫在地上挖一個坑,坑中點火,把蘇武放在坑上,輕踩他的背讓淤血流出。蘇武氣息本已斷絕,過了半日才又恢復氣息。常惠等人哭泣,用車把蘇武載回營中。單于敬重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問候蘇武,但把張勝關押起來。

蘇武逐漸痊癒,單于又派使者勸降,同時審判虞常,想藉此使蘇武投降。衛律在蘇武、張勝面前斬殺虞常,後舉劍欲擊刺張勝,張勝請降。又舉劍作勢擊刺蘇武,蘇武不為所動。衛律見威脅無用,便改以利誘,以自己歸降匈奴後所得的財富爵位來勸誘蘇武。衛律還說,如果蘇武投降了,就能和蘇武做兄弟,否則,以後再想見面也不容易了。蘇武聽完,大罵:“你為人臣子,不顧恩義,背叛君主和親人,投降蠻夷成為俘虜,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人的生死,你不能公平執法,反而想讓兩個君主爭鬥,坐觀禍害成敗。”衛律便報告單于,蘇武終究是不可脅迫的。單于越發想使蘇武歸降,便將蘇武囚禁在大地窖內,不給他飲食。天下雨雪,蘇武臥著嚼雪連同氈毛一起吞下,以充飢解渴,數日不死,匈奴都認為他是神,又將蘇武遷移至北海,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小羊才可以回漢朝。蘇武到北海後,處境十分艱困,單于不供給糧食,飢餓時便挖掘野鼠所聚藏的果實充飢。無論起居或牧羊,蘇武都拄著漢節,以至於旌節上的毛脫落殆盡。

漢昭帝即位後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朝尋求蘇武等人,匈奴謊稱蘇武已死。後來漢使又到匈奴,得知蘇武未死,便對單于假稱,漢天子在上林苑射中一隻大雁,雁腳繫著帛書,帛書上寫著,蘇武等人在某澤中。單于十分驚訝,放歸蘇武。蘇武居留匈奴十九年,於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長安。漢宣帝神爵二年,蘇武病故,享年八十餘歲。宣帝圖畫其形貌於麒麟閣,以表彰他的節操。

【說明】

司馬遷將豫讓塑造成國士,稱讚他是“不欺其志,名垂後世”的義士。但方孝孺〈豫讓論〉則抨擊豫讓的行為,認為他雖忠心耿耿,卻逞匹夫之勇,輕率地以身殉智伯,實屬不智之舉。

孔子說:“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又說:“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歸漢時,李陵設酒宴向他祝賀說:“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蘇武犧牲壯年的大好時光,堅守節操,成就了忠君愛國的美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