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京城的官吏,都是興假棄真,搞慣了的!(共六文)

羅真


【正見網2013年11月24日】

一、京城的官吏,都是興假棄真,搞慣了的!

磁州地方出產的藕粉,既細又白,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價值高,因此而馳名全國。以前凡是從陝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到北京去的人,都要經過磁州。人們到磁州後,大都要買上幾斤磁粉(磁州的藕粉)帶到京城去,贈給朝廷的官員。

朝廷的官員,沒有不看重磁粉的。然而,正因為磁粉有名,所以冒牌貨多,真貨少。磁州有幾十家粉店,都是用綠豆和高粱製成粉,來冒充的。即使店面布置華麗,掛著惹人注目招牌的大粉店,也是如此。

只有磁州城南門的杜家粉店、和北門外的張家粉店,出售的才是真藕粉。可是這兩家都處在偏僻狹窄的胡同裡,店面掛著又小又暗的招牌,因此不大為人所注意。

還有一家粉店,位置在城郊鄉村中,它出售的藕粉,質量最佳。這隻有住在附近的人,才知道。

四面八方慕名而來到磁州的人,由於只作短暫逗留,因此很難分辨藕粉的真假優劣,他們往往見到掛著漂亮招牌的大粉店,就擠進去搶購,這樣一來,冒牌貨反而容易銷售。人們象潮水一樣,爭先恐後地搶購冒牌貨,把它當做名貴禮品,贈給京城做官的人。京城做官的人,極少有能吃到真藕粉的。

可笑的是,磁粉在京城的名聲,竟然始終不衰!

也就是說:“假藕粉,在京城,最吃得開!”

也可以說:“京城的官吏們,都是信假為真,以假充真,興假棄真:如此這般,搞慣了的!”

(清代崔述《崔東壁遺書》第十一冊)

【附言】

假貨常常貼著精美的商標,真貨往往不著意裝潢。

內心空虛,知識貧乏的人,常常用華麗的服飾加以遮掩;胸有成竹,功底深厚的人,往往不修邊幅。因此,我們絕不能靠簡單的直觀,去看人待事,必須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克服盲目性,才能避免受騙上當。

獨裁統治者們選拔人才,很有點類似於買磁粉。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在中共治下的當今的北京,“京城的官吏們,都是信假為真,以假當真,興假棄真:如此這般,搞慣了的!”情況的嚴重,比起古代,還要超過百倍、千倍吧!

二、老母雞和黑老鴰

有一隻老母雞,領著它的一群小雞雛,在院子裡尋找吃食。小雞雛有的撿拾著人們掉在地上的穀粒,有的拿小爪子刨開泥土,啄著躲藏在裡面的蟲豸(讀至)和螞蟻。小雞雛一邊吃,一邊“嘰嘰”地叫著,十分快活。

這時,遙遠的天空中,隱約出現一個小黑點。警惕的老母雞,立即判斷出,那是一隻兇猛的游隼(讀筍,猛禽),急忙張開翅膀,把它的孩子們緊緊摟在懷裡。游隼沒有發現它們,朝遠方飛去了。老母雞鬆了口氣,抬起翅膀,小雞雛們一個個鑽出來,輕鬆愉快地跑呀,蹦呀,象方才一樣愉快地鳴叫,啄食。

過了一會兒,一隻大嘴黑老鴰,飛落到雞群旁,院子裡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老母雞一面照料著小雞雛,一面勇敢地挺身上前,準備搏鬥。

可是,那隻黑老鴰卻毫無惡意的表示,它不斷作出友好姿態,熱情地向老母雞親近。老母雞的敵對情緒,緩和下來,以為黑老鴰心地善良,不會加害於自己的孩子們。於是,它放出小雞雛,讓它們隨意四處啄食。院子裡又恢復了和平歡樂的氣氛。

其實,這隻黑老鴰,是個陰險的惡鳥,它飛到院子裡的目地,就是為了吃小雞雛。起初,它畏於老母雞的嚴密監視,沒敢下手。這時,見時機成熟,就冷不丁地從地上攫起一隻雞雛,迅速地向天空飛去。

(明代余懋學《說頤》卷三)

【附言】

飛在遠處的游隼,立即引起老母雞的警惕;飛到近處的黑老鴰,由於以和善面目出現,就蒙蔽了老母雞,使它失去一隻可愛的雞雛。

要學會識別以偽裝出現的敵人,提高警惕,防止他們鑽空子,從事破壞活動。

中共邪黨,是一條赤色惡龍,每當它處於困境之際,就會裝扮得偽善起來,什麼統戰啦,什麼改革呀,什麼福利呀……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總是嗜血成性,要殘暴的毒害人民。它的旗幟上,明標著兇刀狠斧,而那赤色,全是用百姓的鮮血所染成!

三、吝龍獻珠

湖南與湖北交界處,有座寺院,它依山傍水,環境幽雅。可是這佛門聖地的清靜,卻被山門下深潭裡的一條惡龍擾亂了。那條惡龍,時常竄出潭水,騰雲駕霧,弄得雷雨大作,狂風四起,損壞樹木房舍。為此,遠近的百姓,都不敢前來進香拜佛。

寺裡有個敲鐘的老漢,人稱張老,外表平平常常,實際是位精通法術的隱士。這,就連寺僧,也不知曉。張老見惡龍經常無故逞凶肆虐,攪擾四鄰,心生厭恨,準備為民除害,他便暗中施展法術,將惡龍困住。

那條惡龍本是個邪靈,當張老剛剛施展法術時,它就敏銳地覺察到了,恨得咬牙切齒,但卻無可奈何。為了逃脫懲罰,惡龍靈機一動,猛然生得一計。搖身一變,變作一個儒雅秀士,潛入寺中,去拜見主持僧人。

它向主持僧人合掌作揖,伏身下拜,口誦佛號,痛心疾首地說:“長老!小人就是尊寺門前深潭裡的孽龍,寓居潭內多年。怎奈身大體龐,出入不便,對周圍黎民,多有騷擾,本來痛悔不已,不想惹怒張老,被他用法術困住,如今性命,危在旦夕,除你無人能救。佛門廣大,無所不容。切望長老憐憫相救!”說到這裡,眼圈發紅,眼淚撲簌撲簌地掉下來。

僧人心中已有幾分不忍,正待說話,又見惡龍張口吐出一顆寸大真珠,用手指掐定,說:“倘蒙搭救,即將這顆無價寶珠奉送報答!從此遷徙他所,決不再來相擾!”

僧人閃目觀瞧,惡龍手中的珠子,果然是件罕見寶物:其大猶如雞蛋,光照盪室,燦燦奪目。他心中頓生艷羨,連連點頭應諾,剛要步下禪床,那惡龍已將寶珠納入口中,叩謝而去。

晚間,僧人便把張老喚到自己房間,哀求他釋放惡龍。張老法術高超,已經洞察一切,他不滿地說:“長老是否接受了惡龍的寶珠?實話對你說,那條龍極窮又極吝,只剩這顆珠子,怎麼會忍痛割愛相送?你如果受珠納賄,就會失去出家人的本性,將來會悔之不及的!”

僧人這時,已迷了心竅,哪裡聽得進張老的勸告,只顧合掌施禮,一再懇求:“老人家,看在貧僧面上,姑且饒恕它這一回吧。至於以後的事,您就不用管了。”

張老搖頭嘆息,不得已收回法術。從此,他不願繼續留下與僧人為伴,告別而去。

當天夜裡,惡龍果真如約,將寶珠送交僧人,並移出水潭。僧人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

幾天以後,風雲突變,雷電交加,頓時天昏地暗,僧舍被震得搖搖欲傾。僧人正驚魂未定,忽然耳畔,霹靂一聲巨響,只見屋頂裂開,那條惡龍,從烏雲中翻下,張開巨爪,攫去寶珠。僧人大叫一聲,就昏迷在地,不省人事。

(唐代皇甫口《原化記》)

【附言】

當惡人陷於危急關頭,為了保全自己,往往會施展各種詭計求救,包括把他最珍貴的財寶送給人。當他一旦脫離危難,就恩將仇報,以彌補自己的損失。

不要相信惡人的花言巧語,更不可貪小便宜、接受饋贈,而使壞人逍遙法外,危害民眾。

當官的,主事者,敬請你們認真修心養性,尊己潔志,時時處處,以愛民益國為重,切切不可貪髒枉法!

四、老僧養虎

在山西晉城以南的太行山巔,有一道天井關。相傳明代崇禎末年,在這古老關隘西邊十裡,曾有位鬢髮銀白的老僧,在那裡結庵修行。

有一天,老僧沿著山間坂道下至溪澗,耳旁忽然傳來一陣喘息聲。他循聲搜尋,見一隻犬般大小的虎崽,正極其疲睏地偎伏在山岩下。

小虎的一條腿已經折斷,躺在零亂的碎石上。看那情形,大概是岩石崩塌時,被母虎擲出來的。

老僧頓生惻隱之心,急忙走過去,小心地把虎崽抱起,一步一顫地走回草庵。他打開虛掩的柴門,放下虎崽,走進廚室,掀起鍋蓋,盛了一瓦盆稀粥,端到虎崽面前。那虎崽顯然十分飢餓,見粥就大吃起來。老僧愛憐地撫摸它的黃毛,再也捨不得丟棄,把它留在庵裡,每天用米飯餵養。

起初,虎崽認生,總與老僧保持一定距離。幾周以後,漸漸和老僧熟識了,就形影不離。它,顯得是那樣的恭順:老僧出門,它總是俯首尾隨;老僧在蒲團上打坐,它就圍在膝旁。

時光流逝,轉眼兩年過去,這時,虎崽再不象先前那樣弱小,長得異常雄偉,凜凜森人。可是,它的性情似乎沒有改,仍舊是那麼柔順馴良,無論是對老僧,還是對路經草庵的客人,都圍前圍後,親熱隨和,使人絲毫感覺不到威脅和妨礙。因為它一隻腿稍跛,人們都叫它“跛足虎”。於是,老僧也出了名,遠近的人,都傳頌他的事跡,讚揚他德高性善,能降伏猛虎。老僧自己也怡然自得,以為老虎同他一心一意。

有一天,老僧領著虎出遠門。山高路險,老僧走得頭暈眼花,氣喘吁吁,到達天井關下時,忽然流鼻血不止,滴滴嗒嗒流在地上一大片。他覺得讓血白白流失很可惜,不如飼給愛虎。於是就用足尖點地,示意老虎把滴在地上的血液,舔食乾淨。那虎走上前,伸出舌頭舔起血,咂咂嘴,感到味道特別香,可是含在口裡又沒有多少,饞得直咽口水。最後虎終於忍耐不住,獸性發作。它將兩爪往地裡一按,呼地一聲跳起,直向老僧撲去。可憐老僧沒吭一聲,便被猛虎咬死。那虎把屍體拖進山澗,撕個粉碎,然後大吃大嚼起來,只剩幾根斷骨,散在山野裡。

從此,那隻老虎知道人肉最香,便只以活人為食,對其它食物毫不感興趣。每天,它躲在要道旁,襲食行人。往來行旅被傷害的不知多少。

那時,每逢日落西山,人們便都相互告誡:千萬不可從天井關下經過。

(清代徐芳《諾皋廣志》)

【附言】

一切善良的願望,都不能使老虎的兇殘本性,有一絲一毫的改變。老虎本性要吃牲靈。當他養好創傷,就會在某一天猛撲過來,將拯救他的恩人咬死。

和尚憐惜惡虎,助益惡虎,受到了惡報;也給別人、給社會,增加了禍害。我們要永遠記住這個教訓。

筆者把這隻惡虎,比喻為中共邪黨;把那位和尚,比喻為當初支持過中共軍隊食住的人。不知恰當與否?敬請賜教。

五、魯丹見中山君

魯丹相繼三次謁見中山國君,想說服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是中山國君,根本不搭理他。於是,魯丹便用黃金賄賂中山國君的左右,請他們從中幫忙。果然,不出幾天,當他再次叩見中山國君時,沒等張口,中山國君就熱情設宴款待他。

會見結束後,魯丹匆匆離開王宮,上了車,不等坐穩,就急迫地催促車夫,不要返回賓館,立即拉他離開中山國。

車夫感到很奇怪,“中山國君重新接見您,這正是友好的開端,為何還要離去呢?”

魯丹眉頭一皺,神色緊張地說:“告訴你吧!我忽然醒悟到:那些因別人說好話才親近我的人,必定還會因別人進讒言,而怪罪我。這裡呆不得了啦,趕緊走吧!”

車夫會意,揚鞭催馬,向邊境疾馳。

情況果然不出魯丹所料,沒等他們出境,中山國王的公子,就在父王面前,中傷起魯丹來,誣陷他是趙國的間諜。中山國君聽了,頓時勃然大怒,命令邊防部隊立即逮捕了魯丹,並將魯丹論罪處死。

(《韓非子》卷七)

【附言】

一個人從別人介紹中,所得到的印象,往往是不深刻、不全面、不紮實、不牢固的。這個印象,常常由於新的介紹而改變。靠別人幫忙說好話,求得獨裁統治者的善遇,必然還會由於別人說壞話,而受到統治者的怪罪。

魯丹對於這個問題,雖然認識得很快,但還是趕不上中山君看法轉變之快;他終於沒有逃脫被怪罪的命運。這個故事,不僅向我們闡發了生活哲理,也諷刺了獨裁統治者輕言寡信、反覆無常的粗暴舉動。

六、耕牛護主

從前在華州某村莊,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去田裡幹活,到接近黃昏時,已累得疲憊不堪,不知不覺枕著木犁,躺在田野裡睡著了。

這時,一隻正在哺乳的母虎,從林間竄出。它顯得十分飢餓,見到種田人,非常興奮,連嘴上的鬍鬚,都直豎起來。母虎使勁地搖晃著尾巴,張牙舞爪,撲上前去,想把種田人一口吞掉。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種田人的耕牛,勇敢地跨在主人身上,憋足勁兒,用兩支角,左右頂撞著撲上前來的猛虎。

老虎一次又一次地進攻,始終無法吃到種田人,最後只得淌著涎水,無可奈何地離去。

在牛和虎,作殊死搏鬥的過程中,種田人一直安然地睡著,不知道曾經發生的一切。當他醒來時,猛虎已經走遠了。

而忠誠的牛,卻仍然瞪著充滿血絲的眼睛,注視著老虎遠去的方向,牛的精力是那樣集中,以至於完全忘記從主人身上離開。

種田人見牛橫跨在自己身上,十分厭惡。他恨恨地爬起來,操起木棒,向曾經捨生忘死、保衛過他的牛,兇猛地打去。

牛不會說話,不能辯解,只能用發狂的奔跑,躲避主人無情的笞打。種田人並不憐惜牛,仍緊緊地追趕,直到牛的勁兒用盡,才把牛逮住,種田人更加憎恨天天給他賣命幹活的牛。

種田人回到家裡,把牛牢牢捆住,親自用刀殺死了牛。他解開牛的肢體,吃盡牛身上的肉,始終不感到後悔。

(宋代馬純《陶朱新錄》《五朝小說大觀》本)

【附言】

主觀主義者,他們遇事不調查、不研究,單憑自己的一孔之見,就輕率地作判斷,常常被事物的表面現象、乃至假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真象,從而得出與事實相違背的錯誤結論。故事裡的種田人,就是這種人。

牛捨生忘死同猛虎搏鬥,將他保護下來。可是他因為睡覺,沒有見到這一切,僅根據醒後見到的情形,就下了錯誤的結論。把忠心當成惡意,把功勞當成罪過,粗暴地將牛殺掉。

故事用牛,象徵忠心耿耿的賢臣良將,尖銳諷刺了愚蠢的統治者不辨忠奸,濫殺忠良的愚暗昏庸,強烈抨擊了他們的剛愎自用和專橫殘暴。

如今的中共邪黨,對待當初幫助過他們的廣大工人、農民、學生,反目無情,恩將仇報,專橫殘酷,用抓捕、用關押、用機槍、用坦克…比那個種田人,更惡千萬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