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4月24日】
【處方一】
艾葉30克 防風30克 透骨草30克 紅花10克
桂枝15克 赤芍15克 乳香10克 沒藥10克
【功能】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化瘀
【主治】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手、足小關節腫脹、疼痛。
【加減】 1,加伸筋草30克,可治療外傷急性期過後,引起的滑囊炎、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
【用法】 上方用砂鍋或鋼盆或鋁鍋為容器多加水,以沒過藥面10公分左右為度,泡1小時。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煎15分鐘,停火。有熱氣時可以先熏患處,待溫度降到40—50攝氏度,再直接洗患處,也可以做濕敷。每天1—2次,每次10分鐘左右,涼了可以稍微加熱。使用後的藥液不要扔掉,藥渣也別扔掉,第二天煮沸後再先熏後洗,一劑藥可以用兩天。
【按語】
俺在臨床上凡是治療風濕、類風濕時均用本方作輔助治療。通過先熏後洗使藥物作用於局部,起效更捷,對於緩解患者的手指、足趾、腳踝等關節的局部疼痛、涼冷、麻木等症狀效果很好,可以縮短病程,讓患者自覺症狀很快的減輕。
用上方治療外傷後引起的局部腫脹疼痛,效果也很好,俺有一位親戚,一隻腳跟骨骨折後,恢復的不好,這隻傷腳的腳踝一直腫脹、疼痛、走路拄著拐杖不能吃硬,所以一直不能上班,靜點活血化瘀的點滴,內服紅傷藥也未見效。因為是臨時工,單位下了通知,再不上班,工作就要丟了。實在沒辦法求診於俺,用上方加伸筋草30克外洗,一週後,腫脹明顯減輕,兩週後上班了。
【處方二】
艾葉30克 防風30克
【功能】 祛風散寒,除濕止癢
【主治】 因汗出受風引起的蕁麻疹。
【用法】 加水1000—1500毫升,浸泡1小時,大火燒開,小火煎10—15分鐘,不可太久。在密閉的溫室內,用毛巾蘸藥液擦洗全身,也可把藥液倒入浴盆,進行藥浴。(個人覺得還是直接洗效果好)一劑藥可用兩天。
【按語】 此方來源於民間,經俺試用,對於出汗、受風引起的蕁麻疹療效確切,尤其是新得的,沒有頑固的慢性蕁麻診病史的患者,特別是小兒,一般一、兩劑就好了。
【處方三】
透骨草30克 豨簽草15克 伸筋草24克 蘇木15克
乳香12克 沒藥12克 紅花9克 桃仁9克
【主治】 腱鞘炎、腱鞘囊腫。
【用法】 基本同上水煎先熏後洗。一劑可用兩天。
【按語】 本方來源於一本70年代編的小冊子,經臨床應用,效果很好,對於腱鞘炎,腱鞘囊腫俺都使用過,效果肯定。腱鞘炎患者非常多,苦於沒有良法治療,往往都去做封閉,小針刀,理療,效果有好有不好,而且反覆復發,剛上臨床時很犯愁。曾試用一些辦法,效果均不明顯,自從有了此方,碰到腱鞘炎的患者,就基本不犯愁了。當然,得囑咐患者,最好靜養一段時間,防止復發。
【處方四】
蒼朮30克 黃柏30克 蒲公英30克 蛇床子30克
【主治】 腳癬、手癬屬於丘疹水皰型,腳氣繼發感染等真菌引發的疾病。
【用法】 基本同前,水煎外洗,水溫不可過高,洗的時間不可過長,5—10分鐘即可。
【按語】 走上臨床,只要用心,每一位患者,每一位同行都或多或少,能讓我們學到一些經驗。記得剛上臨床不久,給一位同事的孩子治療腳氣(腳癬),開了一個藥方外洗,另開了達克寧外用。過了很長時間,回訪孩子病情,她很客氣的說:“孩子好了,不過你開的藥沒見效,從別處開了個小方,洗了幾天就好了。方子還在,你拿去研究研究!”俺很不好意思的拿回來,一看,就四味藥(上方原方),蒼朮、黃柏二妙散,加了蒲公英、蛇床子。比俺當時用的方子藥味還少,價錢還便宜,療效還好。仔細分析,古人認為“濕熱生蟲”,本方主要功能就是“清利濕熱”故而能夠改變皮膚濕熱蘊伏的狀態,使皮膚不適宜“蟲”生長,自然“蟲去病癒”,確實立意明確,組方更合理。從此,凡是辨症為濕熱生蟲的腳癬、手癬等疾病都用本方作為首選方劑,療效確切。嚴重的患者,可以配合西藥維達寧等外用。一些甲癬的患者也認為能改善,但不能根除。
【處方五】
蒼朮30克 黃柏30克 薄荷30克 鉤藤30克
【主治】 濕疹尤其是小兒濕疹,皮損以丘疹、水泡、糜爛、結痂為主時。
【用法】 加水適量(1000—1500毫升),浸泡1小時,大火燒開,小火煎10分鐘,停火。待溫度下降到37—40度左右(溫度切不可過高),濕敷或撩洗患部皮膚。
【按語】 濕疹的外洗方劑很多,不過俺用過的方劑,這個覺得最好。鉤藤、薄荷外洗治濕疹的經驗來源於一位老中醫的醫案,單獨使用過一段時間,尤其是小兒濕疹,患兒往往幾個月大,皮膚嬌嫩,家長不願意用西藥含激素的藥膏(副作用大,復發機率大),用鉤藤和薄荷外洗後,往往是濕疹當時下去但是也很快又復發。後來嘗試用苦參、黃芩、黃連、黃柏各15—30克外洗,也是疹子當時下去了復發的多。什麼原理讓濕疹久治不癒,復發的這麼厲害呢?靜下心來,仔細思量,“濕疹、濕疹”,還是一個“濕”為主因。試觀皮疹的形態:丘疹、水泡、糜爛、結痂都以“濕”為“形”;皮疹的誘因,接觸水濕、汗液、流涎的浸漬加重,是以“外濕”為“因”;食入特殊魚蝦螃蟹、瓜果梨桃、特殊藥物等濕熱動風的食物加重,是以“內濕”為“因”;再加上“風”“熱”等邪氣的合邪,導致皮膚局部“濕、熱、風”互結,所以纏綿難癒,癒而復發。如果方劑能夠清熱利濕,祛風止癢,改善皮膚局部的“風、濕、熱”互結、合邪的狀態,療效一定提高。後來,受到【處方四】的影響,用蒼朮、黃柏(二妙散)祛除濕熱為主,同時用薄荷、鉤藤開瀉腠理,祛風清熱為輔,使濕疹治療起來,療效大增,明顯減少了復發的機率。
當然,頑固的患者尤其是經常腹瀉,脾虛內濕盛的患者,必須口服藥物治療,方能徹底改變全身的“濕盛”體質。
局部繼發感染的患者,中藥洗後,可以配合紅黴素軟膏+氧化鋅軟膏,一比一的比例混勻,配成外用藥膏外用。價錢便宜,又無激素。
個人現階段的一點認識,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同修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