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詩醇:「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唐蓮


【正見網2016年10月21日】

盧照鄰:《詠史》(其一)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
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
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
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
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盧照鄰的這一組詠史詩,與左思的詠史相似,都是借歷史人物,抒發自己的情感。這一組詩共有四首,今選其一,主題是詠季布。

第1、2句“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詩從季布的生平敘述開始。季布曾為項羽帶兵打戰,得罪過漢高祖劉邦,項羽敗亡後,季布隱於濮陽周氏。

3、4D“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因為劉邦用千金懸賞追捕季布,周氏獻計,把他賣給豪俠之士、魯國的朱家(人名) 為奴,種地。“髡鉗”:剃掉鬍鬚;台隸:即台前奴隸。“灌園”:給地裡澆水,即從事田間勞動。據《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變姓名”:改名換姓。

5、6句“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滕將軍”:汝陰侯滕公,與朱家是明友。朱家在洛陽見到滕公,問他:“季布有什麼大罪,為甚麼劉邦如此急於追捕他?”滕公告訴他:“他曾經多次為項羽打仗,逼得劉邦很難看,因而怨恨他極了。”朱家勸他:“希望你在劉邦跟前說說好話,他過去幫助項羽,是各為其主,難道項氏的部屬,都該殺盡嗎?”後來,滕公說服了劉邦,赦免了季布,並拜為郎中。“曹丘生”:楚國的辯士,季布很不喜歡曹丘生。一次曹丘生,見了季布問他:“楚國有一個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為甚麼能在梁楚之間,得到這樣的好聲譽?我也是楚國人,我可以使你揚名於天下,你為甚麼拒我如此之遠?”後生季布對曹丘生友好了,季布名聲遠揚。是曹丘生對季布的宣傳,起了重大的作用。

7、8句“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拜公卿”:指漢高祖廣納賢才,拜季布為郎中,以後又拜為中郎將。

9、10句“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這二句,是楚人對季布的讚譽。

11、12句“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匈奴的單于,曾寫信侮辱呂后,呂后大怒,召集諸將商議此事。《史記。季市欒布列傳》說:“上將軍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去滅匈奴。這是冒險行為)。諸將旨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去打匈奴,結果是---)困於平城,今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環以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複議擊匈奴事。”(不打此仗,於國有利)

詩的最後四句:“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這是對季布的評價,說他為人正直,在承平時代,大丈夫應該剛直不阿,一個唯唯諾諾只顧自保的人,算得上什麼榮耀?這裡借季布的“孤且直”,嘲笑當時社會那些“唯唯”、“無聲”的“群公”,顯出季布是一位利國濟民的無畏的勇士。

詠史詩的一個重要之處,就是要忠實於歷史,不能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來歪曲史實。正如胡震亨在《唐音癸簽》中所說的:“詩人詠史最難,妙在不增一語,而情感自深。”盧照鄰的這首詠史詩,沒有綺麗的詞語,在宮體詩影響很深的當時,他以簡練的筆法,雄健的語言,用事實說明季布是一位值得歌頌的勇士,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大丈夫做人處事,無論何時,都應該有此胸襟!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