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夢醒(七):以更高深的佛家道家修煉提升體系,作為對儒家信仰體系的補充

——中華民族的根基與共產理論的危害
敬謝恩


【正見網2024年06月22日】

(四) 以更高深的佛家道家修煉提升體系,作為對儒家信仰體系的補充

中華傳統最基礎的社會道德提升體系,是以儒家理論和信仰為主體。其追求的基本境界是成為孝子、忠臣;如果不然,則成為高潔的隱士。其最理想的境界是成為聖人。

在整個社會普及儒家信仰的基礎上,道家和佛家給中華民族展現了更高妙的境界,構成了對儒家信仰體系的補充。如何補充呢?首先是從信仰內容方面予以補充,涉及了更廣泛的善惡有報的展現,從本人一生的報應表現以及家族後代的善惡報應,拓展到更廣泛的生死輪迴報應,乃至於更廣闊、更久遠。

另外也從道德實踐方面予以補充。佛家和道家的修煉目的是要解脫生死痛苦輪迴。這個「解脫生死痛苦輪迴」表面上似乎只是壽命問題,似乎與道德無關,但本質上仍然是道德實踐問題。因為,按照道家與佛家的教諭,為了達到解脫生死痛苦輪迴,必須以更高標準、更嚴格的方式完成道德心性提升,必須達到更加淡泊、更加精誠、更加善良、更加純淨,……才能達到超常人的境界。

在中華傳統中,儒家、道家、佛家信仰構成相互輝映、相互補充的關係。道家修真、儒家治世、佛家修善,三者在理論內容方面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就像樹幹、樹根和樹梢形成完整的一棵樹,也像蓮藕、蓮葉與蓮花構成完整的一株蓮,互不矛盾。

在中華歷史中,道、儒、佛都只是在自己領域中引導民眾和信仰者修煉提升自己,總體上並不以消滅其他信仰為任務。中華傳統的道、儒、佛三家客觀上構成了相互輝映、相互補充的關係。中華民族儒、道、佛三家信仰體系的這種相互補充、相互輝映的關係,在世界信仰史上是很獨特的,非常難能可貴的。

這使中華民族對「善惡有報」規律的理解更加高妙、精深,使中華民族把自身「信仰善惡有報」的這個根基扎的更加深厚、牢固。

(五) 形成了以天意、天命等為核心及焦點的朝代觀、國家觀、人生觀

在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中,朝代、國家、皇位、君權、官祿、壽命、健康、子孫等事項都是最引人注目的。中華傳統認為這一切都是在「善惡有報」的規律作用下,在「神佛慈悲」的根本背景下,從而被註定的。

中華文化採取了一種簡明的表達,把宇宙天地體系之中、負責安排人類社會整體以至於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從中兌現善惡有報之規律的、上上下下所有層次的神明體系,概括為一個極簡單、而又極豐富的「天」字,把神明體系的安排和意志概括表達為「天命」、「天意」。

那麼如何對待天命、天意呢?中華文明認為人應該「盡人事以聽天命」。首先要敬天,順應天意、體察天命;同時也要付出自己必要的努力。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天命」與「人的努力」之間關係的主要概括。

由於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天命」與「人的努力」之間關係的這種概括,就把人們對於王朝、國家、個人前途等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於個人如何努力、能否得到、如何對待成敗得失等問題的理解,都連結到對「天、天意、天命、命運、運數」等的理解方面。這給中華民族總體上造就了一種積極進取、同時又能夠淡泊放下的態度。由於這種共同的心理態度,造成了許許多多、各種類型但都富有深度、令人感嘆不盡的人格。

其實這種思想方法具有更重大的意義。這是中華民族在涉及國家、政治的領域再次扎牢自身的根基。這種思想方法的實質,是在涉及國家、政治的領域,把人們的思想再次集中到對「善惡有報」之規律的信仰、以及對「神佛慈悲」的最終信仰上面。

(六) 形成了以「敬德」、「敬祖」為核心的家族傳承、宗族祭祀觀念

中國人注重對祖先的祭祀,在世界各種文明中是比較突出的。對祖先祭祀的時候,有意無意中最突出的,就是各位祖先的品德與功業,需要對祖先的卓越功績和美好品行予以概述,特別加以景仰,儘量在以後的世世代代中予以傳承。

這種祭祀方式使中華民族對於「善惡有報」的認識與記憶更加鮮活詳盡。它完整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於「善惡有報規律必然作用於自己、也影響於子孫」的認識,使這種認識更加牢固;由於結合了每個家族的歷史,所以也更加詳盡。

這種祭祀方式促使中華各家族都更注重孝道和修德、宗族家風教育。它更加促使每個人都要為了孝道、為了家族和榮譽,也必須注意自己修德;更加促使各個家族注意自己的宗族家風教育。

這種思想和祭祀方式也促使各個王朝自身也必須檢查約束自己。因為王朝其實也是宗族承傳,唯一不同的只是由於祖先所積累的福蔭、本家族目前掌握皇權罷了。同樣也必然遵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規律,如果不重德也會失去天下。

總之,無論皇族還是民間,宗族祭祀所圍繞的並不僅僅是血緣傳遞、祖先譜系,這些只是家族祭祀的表面;更內在的線索是對祖先高尚德行的景仰、學習和保持,這才是傳統家族祭祀的真正內涵。這就是在促使中華民族把自身的民族根基扎的更深遠、更牢固。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