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魂兮:黃河污染概況 (二)

高峰一


【正見網2005年07月09日】

寧夏

黃河以四類到五類的水質進入寧夏,在寧夏流經近400公裡,接納上億噸的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後,以五類、超五類的水質進入內蒙古。其入境斷面有6項污染物超標,而出境斷面就有12項污染物超標。據了解,寧夏區域內95%以上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城市排水管網或農田排灌溝渠進入黃河。其中,日排放量100噸以上的重點污染企業90多家,主要集中在造紙、化工、製藥、釀造、澱粉等行業。

寧夏華宇紙業有限公司向農田排水渠排放未經處理的黑水

據在寧夏境內黃河下游的石嘴山市黃河水廠的工作人員介紹,從2001年開始黃河水質急劇下降,水裡的氨氮、揮發酚等含量過高,水廠不得不將殺菌的氯量由原來處理每升水使用0.15毫克增加到4毫克左右,用於澄清、處理有機物的藥料也在成倍增加。枯水期最嚴重的時候,感覺就是在處理污水,有時處理過的水還有些怪味。現在大約有7萬多人在飲用這樣的水。

舊的高污染源還沒有徹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項目又在西部上馬。目前,一些東部污染企業在招商引資的旗號下湧入西部地區。寧夏石嘴山市今年1至4月份引進的70個項目中,高耗能的項目就有43個,部分已經投產的項目其環保後續工作也沒有跟上。

內蒙古

黃河在內蒙古呈現出一個馬蹄形的流向,全長830公裡,流經烏海和包頭兩城市。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這裡就因為土質肥沃,灌溉便利,成為重要的產糧區。黃河進入內蒙古近三百公裡之後就是烏拉特前旗,巴彥淖爾市境內的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烏梁素海過去被稱為是「塞外明珠」,但現在當地老百姓卻把它叫做河套地區的「尿盆子」。現在這個地區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就是通過烏梁素海總排干排進黃河的。在這條總排乾的沿線分布著許多造紙、焦化等企業。由於工業廢水,以及農藥、化肥含量很高的農業退水注入湖區,使水域的富營養化加劇,水草、蘆葦瘋長,湖區明水面萎縮,湖水呈現醬黑色。烏梁素海水質目前基本處於劣五類,昔日的漁場現在已有19種魚類滅絕。現在每年有5億噸的廢水注入湖區,其中經過烏梁素海排入黃河的有0.5億噸。總排干水流入黃河後,和黃河水之間有一條明顯的界限。

再往下游100多公裡,就是內蒙古最大的城市―包頭。包頭市的200多萬市民用水的90%以上來自黃河水,可見包頭市民喝的是從「尿盆子」倒出來的水。包頭是一個工業重鎮,以生產稀土金屬著稱,所以污染也很特殊。包頭市的污水主要是通過幾條排污溝,昆都侖河、四道沙河、西河、東河等直接排入黃河。東河水呈現的是綠色,沿著東河和黃河交匯處上行,水又呈現出一種墨綠色,而且上面還覆蓋著一層灰白色的油污。沿著這道綠色的水溝再往上行,河兩邊堆著大量的垃圾,在一些河段,垃圾甚至堆在了河道中央。根據黃河水資源管理局的監測,這裡的水質全年幾乎都是劣五類。事實上,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並不是包頭最主要的污染源,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對包頭環境挑戰最大的是工業污水。在四道沙河的周圍聚集著很多稀土企業,稀土工業是包頭的特色工業,而稀土行業至今還沒有處理污水的好的辦法。這條河的水呈黃綠色,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惡臭。

根據包頭市環保局提供的數據,2004年,黃河在剛剛流進包頭的時候,全年四類水質占66.7%,五類水質占16.7%,劣五類水為0;而當黃河流出包頭的時候,全年水質四類水只占25%,五類水占33.3%,劣五類水占25%。這個數據顯示,包頭本身對黃河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包頭既是黃河污染的受害者,又是黃河污染的製造者,它是雙重角色。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提供的數據:2004年黃河內蒙古段符合規划水質標準的三類水只占總水量的10%左右,而所謂劣五類水已經超過了40%。

大黑河是流經呼和浩特市的一條黃河支流。目前城市每天排放23萬噸污水,排入西河、小黑河,匯入大黑河,最終排入黃河。西河、小黑河,和大黑河全部為劣五類水體,喪失了對原有水域的淨化功能,加重了對黃河的污染。

陝西

黃河離開內蒙古後,就順著陝西省和山西省的界限南流,到了潼關附近就沿著山西省和河南省的界限向東流。在這一河段水質一度略有好轉,從最差的劣五類恢復到了五類水,而到了潼關之後,劣五類水卻又再次出現。陝西省對黃河的污染主要是通過渭河,橫貫陝西關中平原的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近年水質污染嚴重,整個流域年污水排放量達8億噸,占黃河流域排污總量的18%。渭河幹流全長800多公裡,發源於甘肅渭源縣,主要流經陝西關中地區,在陝西潼關注入黃河。渭河是陝西關中地區唯一的廢污水承納和排泄通道,全省80%以上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通過渭河排泄。據有關環保部門監測,渭河幹流甘陝界、寶雞、咸陽、西安四個監測斷面的水質全部超過三類標準,渭河支流除灞河為三類水質外,其餘灃河、涇河、北洛河等河流均超過五類水質。

渭河成了黃河上游的最大污染支流

潼關往西100多公裡就是渭南市,渭河市是重要工業城市,這個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是渭南化肥廠。在渭河岸邊有一條幾公裡長的排污渠,發黑髮臭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渭河。據當地人說,這是渭南化肥廠排放的污水,氣味難聞。有記者發現這個廠雖然有污水處理設施,但設施經常閒置。據現場採訪過的記者所述,不光是化肥廠,渭南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其它工業廢水也都是這樣直接排入渭河的,渭河在渭南河段的水質和在潼關河段的水質在外觀上幾乎一樣,水體發黑髮臭。在渭南市的上游200公裡處,就是渭河沿岸最大的城市西安,渭河公路大橋下的河道裡泥沙淤積,河床狹窄,一灘灘黑水泛著白沫,散發著刺鼻的臭味,河堤兩岸排污管隨處可見,排污口附近有很多泡沫和污漬。

渭河寶雞以下、水質常年處於四至五類狀態,其中部分河段已遠遠劣於五類。一些較小的支流河道已經成了排污溝。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渭河下游水草豐美,許多農民以打魚為業,現在渭河中只剩一種俗稱"蛤魚"的魚,煤油味濃重,無法食用。儘管知道渭河水已經成了污水,但是對於住在渭河邊上的村民來說,這依然是他們農耕季節能夠用來灌溉小麥的唯一水源。澆了渭河水的麥子產量和質量都明顯下降。要用井水澆,一畝是八九百斤,用河水是四五百斤。後果更為嚴重的是,連年用渭河水澆灌,土壤也發生了變化,澆了後地開始起鹼,基本不長麥了。

渭河入黃後黑黃分明,特別是到了枯水季節,兩條河流顏色的反差就更加明顯了。對黃河幹流來說,渭河的加入,決非只是顏色上的變化。據有關部門監測,渭河的各種污染物含量嚴重超標,全年氨氮的最高值是13.8毫克每升,最低值是2.65毫克每升,超地面水五類水的標準(氨氮是2.0毫克每升)的5倍以上。致使上游從劣五類剛要恢復到五類水的黃河水質,而到了潼關之後,又變成了劣五類水。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

人與環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