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1月2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裡仁第四》)

【注釋】

1、躬:親自。
2、逮:讀音為「帶」,及也。

【語譯】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研析】

孔子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如此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再者,「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第五》)。說的話要先過腦子,這就是修口了。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先再三想一想,根據道德仁恕標準衡量,這就是過濾自己的思想念頭,排除私心雜念或後天觀念對自己的干擾,如此才能有明確的判斷,也才能減少因「說者無意」而造成的遺憾。

【延伸思考】

1、別人請託你做事,你會馬上答應他嗎?為什麼?如果你不會馬上答應他,你的考量又是什麼?(請舉生活實例回答)
2、古人很重信用,你覺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如何落實呢?

【相關資料】

成語故事:「一諾千金」原作「季布一諾」

據《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載,漢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樂於助人,很講信用,凡是答應過的事,一定會設法辦到,因此享有盛名。

當時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財物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聽說季布作了大官,就請求竇長君介紹他去見季布。但是竇長君跟曹丘生說季布不喜歡他,勸他不要去,但曹丘生還是央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竇長君勉為其難地答應。曹丘生拿了介紹信就馬上去拜訪季布,見到季布後,就深深作揖,並且說:「楚人有一句諺語說:『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大家都是楚人,為什麼你一直拒絕見我呢?」季布聽了這句恭維的話,非常高興,以上賓之禮招待。曹丘生住了幾個月才離開,臨走時,季布還送了他一份厚禮。曹丘生繼續替季布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愈來愈大。

後來「一諾千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信守承諾,說話算數。

【課後作業】

請找出其它相關的成語典故,並說說故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