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陳仲舉禮賢下士(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2月29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陳仲舉(1)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2),有澄清(3)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4)所在,欲先看之。主簿(5)白:「群情慾府君(6)先入廨(7)。」陳曰:「武王式(8)商容(9)之閭(10),席不暇暖(11);吾之禮賢,有何不可?」(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注釋】

(1) 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汝南平輿(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人。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桓帝時曾任光祿勛、太尉;靈帝時任太傅,直言抗論,為太學生所敬重。後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2) 登車攬轡(音配):比喻剛任官職。轡,馭馬的韁繩。
(3) 澄清:將污濁變為清淨。比喻撥亂反正。
(4) 徐孺子:徐稚,字孺子,東漢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家貧,品格高尚,學問好,雖朝廷多次徵聘,均不願任官職。陳蕃當太守時,特為徐稚設一榻(相當於現在的床),徐稚來時,就將榻放下,讓徐稚住宿,徐稚一離去就懸掛起來,不准他人使用。人們將陳蕃請人住下的這一做法稱為「下榻」,一直沿用至今。
(5) 主簿:官名。漢以後,在中央或地方官府中,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
(6) 府君:漢時太守的尊稱。
(7) 廨(音謝):官署的通稱。
(8) 式:禮敬。
(9) 商容:商紂時的宰相。因直諫而被貶官。
(10) 閭(音驢):裡巷。
(11) 席不暇暖(音夏暖):比喻迫不及待。

【語譯參考】

陳蕃的言論可以做為讀書人的法則,行為可以做為社會的模範。當他剛就任官職時,就懷有澄清天下的遠大志向。他曾被調任做豫章太守時,才一抵達,就立刻問起徐孺子的住處,想去拜訪。主簿說:「大家的意思是想請您先到官署安頓下來。」陳蕃說:「從前周武王迫不及待到商容住所致意,我也要禮敬賢士,有何不可呢?」 

【研析】

東漢自和帝起,大多是幼年即位,以致於形成外戚專權,之後的整個王朝都處於外戚與宦官的爭鬥殘殺中,並步向衰落。由於有一批士大夫反對宦官專政,雙方展開激烈的政治抗爭,抗爭結果,士大夫失敗,這些人遭到罷官、禁錮,甚至殺害,史稱「黨錮之禍」。

東漢桓帝時,宦官取代外戚把持朝政,他們比外戚更加貪縱奢侈。宦官以結黨、誹謗朝廷等罪名,逮捕李膺等二百餘人,這場政治鬥爭的首領人物就是當時任太尉的陳蕃和司隸校尉的李膺。陳蕃在李膺等人被捕後,曾力諫桓帝,指出該作法與秦朝的焚書坑儒史一樣,桓帝聽了相當生氣,而將陳蕃罷免。史稱第一次黨錮之禍。桓帝死後,靈帝即位,外戚竇武解除黨禁,與太傅陳蕃合誅滅宦官,惟事跡敗露被殺。

本篇即在敘述陳蕃雖然只是一介書生,但胸懷大志。他為人方正,初任官職,就以澄清天下為己任,尤其是當時政局黑暗情形下,一部分官員和知識分子對時政提出建議和批評,貶抑專權的外戚和宦官,褒揚清廉的官員,而蔚為一股清流,即所謂的「清議」。而陳蕃即是當時清議之士相當推崇的領袖人物之一。

禮賢下士是一項美德,自古以來,眾人都知曉這個道理,但能身體力行的並不多。因此,陳蕃禮敬徐孺子的故事,也就傳為千古美談。《世說新語》並將它放在全書之首,可見其所孫涵的重大意義。

【延伸思考】

1、當國家政局混亂或社會失序時,你會透過管道提出建言,或者保持沉默呢? 請分享你的想法。
2、禮賢下士是一項美德,請舉出你所知道的其它歷史人物禮賢下士的做法。
3、請分享你對禮賢下士這項做法的看法。你覺得它可以起哪些作用?

【參考書目】

1、《新譯世說新語》 (三民書局, 1996年)
2、《史記》本紀(上)(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3、《圖說中國歷史》(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4、http://big5.zhengjian.org 正見網
5、http://www.minghui-school 明慧學校
6、http://www.ebaomonthly.com 翼報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