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話「飛天」

牟梅


【正見網2008年06月03日】

當今天的人們漫步在中國諸多的石窟佛寺中時,常常會在其絢爛的壁畫中、在石窟藻井的四角和垂幔上、在龕楣佛光和蓮花化生旁、在佛頂的華縵下邊,發現天衣飛揚、飄帶飛卷、婀娜多姿且恣意飛行的女性形像。她們飄蕩在莊嚴肅穆的佛說法之際,飄蕩在鼓樂齊鳴的天國盛況中,飄蕩在規模宏偉的天國樓台亭閣中,如行雲流水,身輕似燕,時而有花雨灑落,整個石窟和佛寺也因此靈動了許多。她們有一個好聽而且非常形像的中文名字:飛天。但是她們卻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話,而且有著不凡的發展歷程。

飛天溯源

「天」是古印度語「Deva」、「Sura」的漢語翻譯,在佛教中,他不僅指天國、天堂,還指一種最高的、最理想的境界。有時還指神本身,如「功德天」、「吉祥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經疏》中就說:「外國呼神亦為天。」「飛天」顧名思義,就是指空中飛行的天神。其特徵是沒有翅膀,沒有羽毛,憑藉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

根據佛經記載,飛天是由「乾闥婆」和「緊那羅」二神演變而來的。乾闥婆,梵文Gandharva的音譯,意思是天歌神,他在天國裡常飛游於菩提樹下、雲霓彩霧之間,歌舞散花,因此,又稱其為「香音神」、「香神」或「音樂之神」。「緊那羅」,梵文Kipnara的音譯,意思是天樂神,傳說是乾闥婆的妻子,善於歌舞。她主要在天國世界中,為佛陀、菩薩、眾神等表演舞蹈,但不能飛翔在雲霄。後來二者合而為一,演化出了後世的飛天。

此外,佛教還將二神列入「天龍八部」。佛經記載,天龍八部是護衛佛的八位護法神。每當佛講經說法時,他們就會凌空飛舞,奏樂散花。

佛教大約是在東漢末年傳入中國的,而飛天形像也是在此之後開始在中原大地登台亮相。中國典籍中最早出現「飛天」一詞的是成書於東魏(公元547年)的《洛陽伽藍記》,其卷二記載道:「石橋南道,有景興尼寺,亦閹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而出現飛天伎樂的南北朝時期正是佛法開始興盛的時期。隨後,在西魏時期開鑿的敦煌莫高窟中也出現了持樂歌舞的飛天形像。到了佛法發展到鼎盛的隋唐時期,隨著眾多石窟的開鑿、佛寺的建造,曼妙的飛天形像遍布中國各地,乾闥婆和緊那羅之間的差別已經無法分辯了。為了將由乾闥婆和緊那羅二神化來的飛天與樂伎區分開來,後世的一些學者將早期天宮奏樂的乾闥婆定名為天宮樂伎,把後來合為一體、持樂歌舞的飛天定名為飛天樂伎。

「飛天」與「飛仙」

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就存在關於羽人形像的記載,而土生土長的道家修煉更有羽化成仙之說,成仙后的人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山海經》記載:「羽民國在其東南,自生羽,其人為長頰。」「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是以羽民即仙人也。」屈原在《楚辭•遠遊》中寫道:「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後來宋《太平御覽》卷622引《天仙品》說:「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云飛仙。」

從一些出土墓葬中的繪畫和雕刻中,可以找到一些「飛仙」的蹤跡。比如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帛畫中,就有神仙、羽人的造型;還有河南南陽出土的石刻中,有《羽人朱雀白虎圖》和《翼虎羽人圖》等,表現了飛翔的羽人形像。雲貴地區、兩廣以及雲南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至三世紀的部分青銅器上,有頭飾羽毛、羽冠,或身披羽衣,衣著羽尾的人物圖像。再如甘肅酒泉丁家閘晉代墓葬壁畫中,亦有羽人升仙的圖形。

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的魏晉南北朝初期,人們還將壁畫中的飛天亦稱「飛仙」。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揚並走向興盛,外來的「飛天」和中國本土的「飛仙」逐漸有了特指的範圍,即將佛教石窟壁畫中的空中飛神稱為「飛天」,而「飛仙」則專指道家中得道成仙之人或能在空中飛行的天神,如「天仙」、「赤腳大仙」等。

不同時期的飛天形像

「飛天」的形像最早誕生於古印度,後傳入中國,逐漸與中國的藝術風格相融合。由於民族、地域等的差異,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飛天形像也存在著諸多不同。

早期印度的飛天形像具有如下特點:一、受希臘藝術雕刻影響,雕塑飛天多為浮雕,人體造型完美,比例適度,強調女性的自然美感,但缺少動感。二、繪畫中的飛天造型以色塊為主,注重寫實,用色濃重。三、飛天有男性,但多為女性形像,女性飛天具有印度本土特徵:臉型略方,長眉大眼,眉間有痣,豐乳寬臀,半裸或袒露右肩;此外,頭戴花冠、花環,肩披長巾,腹部裹著長裙,赤足,有耳環、腰環、腳鈴等裝飾。她們常常是頭部向左,胸部向右扭轉,臀部左聳,形成優美的S形。但沒有衣裙飄帶,缺乏動感。四、此時飛天構圖多為單身、成雙或左右對稱,多出現在神像上方、門楣等處,缺少群體飛天。

隨著佛法的東傳,西域人開始沐浴在佛法的輝光中。在今天新疆遺存的石窟中,我們可以找到與古印度近似的以及後來逐漸演變的帶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飛天形像。大約在東漢末年,沿著絲綢之路,佛法向中原內陸傳播,飛天的形像也伴隨著其他神佛的形像逐步為漢地藝術家們所了解。在絲綢之路上開鑿的位於今甘肅省的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中,可以說保存了自公元366年到公元1368年近1000年的壁畫雕刻,其中壁畫中的飛天形像差不多有6000身,而且大多保存完好,涵蓋了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元代的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形像,其藝術水平之高、之絢麗亦居全國之冠。而其中尤以莫高窟最為有名,其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據常書鴻先生在《敦煌飛天大型藝術畫冊•序言》中說,「總計4500餘身」。以下將以敦煌石窟為例,進一步了解一下壁畫中所展現的不同時期飛天的特徵,以及是如何與中原文化結合在一起的。

第一個時期:北涼至西魏時期。該時期的敦煌飛天受到古印度與西域飛天的影響,具有強烈的外來特徵。北涼時的飛天為男性,頭有圓光、頭束髮髻,臉型橢圓,深目高鼻,上身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多畫在窟頂藻井的裝飾中,以及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物的頭頂。由於繪畫技法上的原因,隨著歲月的流逝,顏色逐漸褪變,存留到現在的飛天都是白鼻樑、白眼珠,與西域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頗為相似。目前敦煌莫高窟中有北涼時期開鑿的三個石窟,代表是第272窟、275窟。第275窟北壁畫中的飛天頭上就有圓光,戴印度五珠寶冠,身體呈「V」字形,雙腳上翹,或分手,或合手,用身體的扭曲來代表飛動,但似乎還有些僵硬。

北魏時期開鑿的石窟壁畫中的飛天,不僅畫在窟頂、窟頂藻井、故事畫、佛龕上面,還畫在說法圖、佛龕內兩側。他們部分保留了西域飛天的特點,但還有一些飛天的造型有了漢化的傾向,具體來說:臉型由圓潤變的修長,五官勻稱,身材比例加長,有的腿部相當於腰身的兩倍。而且開始使用漢民族的巾帶表示飛翔,飛翔姿態更為多樣,有振臂騰飛,有合手下飛,有遨遊天際,飄過之處,朵朵香花飄落。此時,繪畫手法似更為嫻熟,著色逐漸豐富,飛天的線條描繪也更加自如。代表是莫高窟中的第251窟、248窟。

西魏時期,西域式飛天繼續與中原文化相融合,出現了新的飛天形像。首先是飛天造型基本傾向女性。她們身材修長,面瘦頸長,直鼻秀眼,眉細疏朗,嘴角上翹,微含笑意,完全具有了中原漢民族的外貌特徵;此外,還頭束高髻或披肩長發,上身半裸,腰系長裙 ,肩披彩帶,在雲中飛舞,體態婀娜,飄逸輕盈。其次,伎樂飛天增多。作為香音神的乾闥婆和作為歌舞神的緊那羅已經合為一體,構成了懷抱樂器、翱翔於天國新的飛天形像,即散花飛天和伎樂飛天。這時的線條描繪更加準確,著色也更加豐富艷麗。代表是莫高窟第249窟西壁佛龕內上方的四身伎樂飛天和282窟南壁上層的12身飛天。在飛揚、旋轉的香花中,那12身手持不同樂器的飛天,迎風而翔,非常動人。

第二個時期:北周至隋時期。這一時期是敦煌壁畫從早期進入中期的一個過渡、變革階段。北周和隋朝的統治雖然時間都比較短,但卻在敦煌開鑿了許多石窟。北周開鑿了15個,隋代建造了70個。

由鮮卑族建立的北周政權,崇信佛法。由於北周的統治者與西域通好,在其開鑿的石窟中的飛天形像與北涼時期的相類似,為頭有圓光、戴印度寶冠、臉圓、體壯,上身裸露,腰系長裙的男性飛天,但不同的是伎樂飛天增加。代表是莫高窟第290窟和第428窟中的飛天。比如在第428窟中的諸多伎樂飛天,分別手持琵琶、箜篌、笛子等樂器,形若演奏,動作優美。特別是南壁西側的一身飛天,雙手持著豎笛,雙腳倒踢紫金冠,長帶飛揚,周圍是飄落的香花,飄逸洒脫。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登基做了皇帝後,說自己的前生是比丘僧(和尚),再往前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某弟子,再往前是某金剛。還說:「佛法由我興」。因此他發大願,度僧弘法。由於隋文帝的大力提倡,不僅民間信佛者日眾,而且朝中的諸多大臣也大多信佛。隋朝簡直成了地上佛國。

隋代的莫高窟也蔚然一新。隋代開建的洞窟外,還重新修葺了以往朝代的石窟,數目多達94個,幾乎是莫高窟開鑿二百多年來總數的一倍。洞窟的佛像一下子變得高大恢宏,並且再也不是冷冷清清的,一下子出現了眾多五彩繽紛的菩薩、金剛,仿佛是突然間眾神粲然雲集於華夏大地。而此時也是繪畫飛天最多、種類最多、姿態最豐富的一個時代。

隋代飛天主要畫在窟頂藻井四周、窟內上層四周和西壁佛龕內外兩側,而且以群體形像出現。飛天形像除了西域式飛天外,比較多的是融合了中原文化的飛天。這種中原式飛天造型主要為女性,臉型清瘦,眉清目秀,身材修長,腰肢柔細。她們的髮髻為宮娥造型,穿寬袖長裙,飄帶流暢,呈牙旗形狀。此外,飛天的飛行姿態也更為多樣,有上飛的,下飛的,還有順風橫飛的,逆風橫飛的;既有單飛的,也有群飛的,動作都非常舒展輕柔。代表是莫高窟第427窟和第404窟的飛天。比如第427窟是隋代畫飛天最多的洞窟,共有108身。大多是西域風格的飛天,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手持蓮花,有的手捧花盤,有的揚手散花,有的手持箜篌、琵琶、橫笛、豎琴等樂器,朝著一個方向繞窟飛翔。姿態曼妙無比。而第404窟建於隋代中後期,洞窟內的飛天的服飾則已然具備了中原飛天的特徵,她們同樣是姿態各異,朝著一個方向逆風飛翔,體態非常輕盈。

第三個時期:唐和五代時期。唐朝,是中華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百花齊開,大放異彩的全盛時期。她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同當時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以致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一路遙遙領先。特別是初唐時期的「貞觀之治」,如一輪皓月,照亮了人類歷史的整個夜空。她在文化、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等各個方面,都遠遠的超越了以往的所有時代。唐朝,亦是個佛法廣傳的時代。佛教在歷經兩晉南北朝和隋朝的興起和傳播後,在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大量佛經被翻譯成中文,佛教宗派正式形成,石窟藝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其在造像上的成熟和繁盛,正是當時社會高度文明發展的寫照。

具體來說,來自古印度的飛天形像,經過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代等朝代的發展、交流、融合,終於在唐代完成了最後的蛻變,成為完全中國化的飛天,而且其藝術形像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飛天不僅畫在藻並、佛龕、四披上,更主要畫在大型經變畫之中,一方面表現在大型經變畫中的佛陀說法場面,散花、歌舞、禮讚作供養;另一方面表現天國世界的快樂。

不過從初唐到晚唐時期的飛天形像還不完全相同。初、盛唐時期的飛天創作豐富,具有自由奔放的快樂、翔和、飛動之美。此時的飛天已經完全女性化,成為翩翩起舞的仙女形像,與唐代宮廷貴族仕女類似。她們臉型豐滿,姿態嫵媚,明目皓齒,人體比例適當。衣飾和髮髻雍容華貴。上身半裸,下系長裙,長帶飄飄。她們或環繞在佛陀的頭頂,或飛翔在極樂世界的上空;有的手捧鮮花,直衝雲霄;有的昂首振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持樂器,輕揉慢播;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遊;有的則腳踏翔雲,緩緩下降。真是千姿百態,曼妙瀟洒。代表是莫高窟初唐第321窟的雙飛天,和盛唐第320窟中的四飛天。

在第321窟西壁佛龕的兩側,各畫著兩身雙飛天。她們身材修長,昂首挺胸,雙腿上揚,雙手散花,衣裙巾帶隨風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飄落,十分輕盈美麗。而第320窟的四飛天則畫在南壁《西方淨土變》中阿彌陀佛頭頂華蓋的上方,每側兩身。一身飛天在前,揚手散花,一身在後舉臂緊追。飛天的四周,彩雲飄浮,香花紛落,表現了飛天向佛陀作供養,以及佛國天堂的自由歡樂。

中、晚唐的飛天,雖然仍有富麗堂皇的場面,但從動態和裝飾上,已經趨於平淡或略有些沉重,也缺乏盛唐時的昂揚、快樂的情緒。飛天的形體由豐滿婀娜變為清瘦樸實,衣飾也由華麗轉為淡雅。代表是中唐第158窟西壁大型《涅磐經變》圖上方的幾身飛天。其中位於寶蓋北側一身的飛天,在由上而下的飛舞中,神情莊嚴,十分傳神。

五代時期的飛天,與晚唐的近似,缺乏生氣,代表是莫高窟第98窟和第100窟,榆林窟的第16窟。榆林窟第16窟內所畫的飛天,最大的特點是飛舞的巾帶比身體長三倍,而且中間有飄旋的花朵,下面有彩雲流轉,動感強烈。

第四個時期:宋、西夏、元時期。這一時期的飛天繪畫已經走入程式化和衰落階段。雖也不乏少許精品,但總體而言,只是繼承唐代餘緒,沒有什麼創新。

宋代開鑿的石窟不多,多為對前朝飛天的修改和重繪。與唐朝相比,宋代所繪的飛天,用色不夠亮麗,雖然技法純熟,但缺乏力度。此外,飛天造型過於一致,都是面孔長圓,吊眉細眼,削肩細腰,頭束高髻,不過表情已經少了唐時的神韻。代表石窟是莫高窟的第327窟。在這個石窟窟頂上,畫著一圈飛天,有的捧花,有的奏樂,為佛陀作供養。比較完美的是東坡北側的兩身飛天,她們一身手捧花盤,一身持鳳首箜篌,在天宮欄牆上逆風飛舞,衣裙、長帶飄曳,彩雲飛旋,香花紛紛飄落,還是相當動人的。

西夏時期,河西地區由党項族統治,他們也十分尊崇佛教。因此在莫高窟也開鑿了新的石窟,其所繪製的飛天形像一部分與宋代的風格相同,一部分具有党項族的特點。比如一些飛天被繪製成了深目尖鼻、腮大面圓等具有党項族人的面貌特徵。代表是第97窟中的童子飛天,基本是党項族打扮的男童。此外,榆林窟第三窟和第十窟的飛天,也是具有近似特徵。

元代為敦煌壁畫的末期,這時期開鑿的石窟非常少。此外,由於密宗興起,密宗又分藏密和漢密。藏傳密宗中無飛天,漢傳密宗中現存的飛天也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第3窟南壁和北壁《千手千眼觀音經變》圖上方兩角的四身飛天。這組飛天頭梳錐髻、臉型豐圓,長眉秀眼,手持蓮花。不過飛動感不強,已經沒有了以往飛天輕盈飄逸之美。

除了甘肅敦煌石窟壁畫中的飛天形像外,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福建、西藏等地區的石窟或古剎中,也都發現了不同時期的飛天形像,有壁畫,也有石刻。比如河北的響堂山石窟、隆興寺,河南的龍門石窟,山東的興隆山石窟,山西的雲岡石窟,以及四川的大足石刻,福建的開元寺等。上述繪畫或石刻中的飛天雖稍有差異,但基本與敦煌各個時代飛天的特徵相吻合。在此就不贅述了。

經過了歲月的沉澱,今人眼中的飛天形像是曼妙、輕盈的。她們不僅僅在天國世界中散花、歌舞、禮讚作供養,表現天國世界的快樂,而且賦予人們無限的遐想,賜予人們舞的靈感。甚至有人還在未來佛給人說法之際,看到了飛天散花的美麗場景。也許,這美麗的精靈也在等待一個壯麗時刻的到來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