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的一點理解

大法學員


【正見網2008年12月02日】

我接觸中醫也有幾年了,由於以前學習知識採取的是西方科學的先定義再推理、先觀察再歸納的模式,對中醫感到一片迷茫,因為中醫越是重要的概念越沒有明確定義,沒有有形的「實體」。所幸有緣修煉了法輪大法,才發覺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觀念,慢慢對中醫也有了與以前不同的認識。

現在科學認識的提高是不講求學習人心態的純正、道德的昇華的,只要推導無誤、操作無誤,誰都可以根據書本複製出它的結果。而以前各行各業不是這樣,他講究「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講求技藝的提高。而提高技藝的關鍵不僅是師父教沒教你高級的東西,而是你能不能領會能不能掌握高級東西的問題,那一個人的境界、心態、道德水準就非常重要了。

傳統文化講究「象」與「數」。「象」是怎麼回事呢?我領會到不是你翻開中醫書摳字眼按圖索驥看到的就是真相,這只是目前境界的感性認識,你必須得從中體悟到裡面蘊含的「數」,姑且說「規律」吧,才能發現其實還有真相。好比演奏同一首曲子,技藝提高了聽起來就是不一樣。這才是真正能使人得到昇華的科學。

「數」是怎麼回事呢?我領會到太極不單單是太極,生命不是靜止的,不會停留在一種狀態,太極由陰陽構成,會生兩儀,就變成了兩種狀態;兩儀還由陰陽構成,又會變成四種狀態,同樣又可以演化成八卦八種狀態等等。就像一個錶盤的刻度越分越細,時間指示也越來越精確。中醫的辨證,其實就是確定人體、疾病處於哪種狀態,俗語說「能掐會算」,表現了古代人利用手掌面四指關節定轉盤,大拇指做指針推算事物狀態的辦法。轉盤屢屢出現在中醫古籍尤其是運氣書籍中,今人還嫌多事、費解,據我個人理解是中醫理論最關鍵的東西之一。

那循環的周期不只是二的倍數啊,還有三才、五行、六氣、大七數、天干、地支、甲子啊等等。我領會到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陽互動還可以生出一個小太極出來。比如在太過、不及之間還有平運,在天地之間還有人,構成三才,而三才也由陰陽構成,又可以分為三陰三陽即六氣;把角度從一維拓展到二維,又可發現在東南西北之間還有個中央,就構成五行……由奇數(太極)可得偶數(陰陽),由偶數(陰陽)可得奇數(太極),就可以推出包含各種狀態的錶盤出來。同樣,三才也由三才構成、五行也由五行構成,這樣也可以越推越複雜。

理論推導下去就發現一個問題,這樣太龐雜了,人的頭腦根本無法掌握。比如人由多少個分子,多少個原子構成的?而每個分子、每個原子就算只有高能級低能級兩種狀態,那人實際可能的狀態就是二的多少次方,根本不可思議。這時候要真正把握問題又要由「象」來發揮作用了。中醫講古代名醫扁鵲等飲用了「上池水」開了天目後就不再根據脈理來判斷病情了,一眼望去,真相盡顯,再複雜的病情也一目了然。所以說古代人認識發展的道路和西方科學完全不一樣,人不斷昇華不斷昇華,不僅可以認識規律,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功開悟,直接看到真相。

大法還給我另外一個啟發,那就是不能單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比如說名醫陶弘景著名的《輔行訣》裡面提到了用藥,但他的五味配五行的規律卻與經典看法不同。都認為是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可他的表述是辛屬木、咸屬火、甘屬土、酸屬金、苦屬水。因為不好與中醫現有理論整合,《輔行訣》不好懂,甚至現代有人藉此散布中醫五行學說並無定論,是牽強附會的迷信。修煉大法以後,我的眼界拓寬了。我發現生命過程既有陰又有陽,一個表現就是既有體又有用,陰陽屬性是相反相成的,生命過程的體用也是相反相成的。一件無生命的工具,它具備的體就代表他提供的用。但對於生命運動來說,他的體必然要區別於他的用。比如種子體很堅硬,但它是為了保護即將發芽的幼苗,到了下一個階段堅硬的外殼就得棄掉;又比如夏天枝繁葉茂,但它是為了保證秋天能結成碩果,否則徒然瘋長也沒什麼用。光有體沒有用不行,光講用但沒有體也不行。比如出拳首先要把拳頭縮回來,否則就沒有力量;又比如運動員不斷鍛鍊身體,看似陽盛、很強健,但退役後運動量一下降,各種傷病就上來了,相反煉功人運動緩、慢、圓,看似不是在養陽是在養陰,卻能祛病健身,達到純陽的狀態。所以說觀察事物,可以立足於他的體,也可以立足於他的用,表述上就會有差異。五臟皆有陰陽,也就皆有補瀉,比如說肝木是辛補酸瀉,肺金是酸補辛瀉,對應的就不止是一味了。所以說辛屬木、酸屬金完全是說的通的。就一年四季來說,也有體用,如果強調春夏是體、秋冬是用,那麼木酸收、火苦燥體現的是體,金辛散、水咸潤體現的是用;反之如果強調春夏是用、秋冬是體,就是《輔行訣》的說法。

這是從兩儀分析,從三才分析,對應的就有三味,比如說肝辛補、酸瀉、甘緩。從五行分析,對應的就有五味。陶弘景分析如下: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味咸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朴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子]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蕷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白朮為土,竹葉為金。
此二十五味,為諸藥之精,多療諸五臟六腑內損諸病,學者當深契焉。

這看起來很不好懂,我理解他還是根據五行在推。比如說桂枝味辛、入肝木,辛屬木為木主,那它可以補肝木之虛;蜀椒味辛、入心火,辛屬木生火,那它可以避免心虛而火子盜木母之氣;姜味辛、入脾土,辛屬木克土,那它可以奪脾土為肝木所用;細辛味辛、入肺金,辛屬木被金克,那它可以避免金實而克制肝木,相當於李代桃僵;附子味辛、入腎水,辛屬木為腎水之子,那它可以代替肝木衛護腎母。比如說一個人在生活中要扮演很多角色,在父母面前是兒女,在兒女面前是父母,在太太面前是丈夫……不同場合表現好像不同,其實都是他,也就是說不同辛味藥其實是肝木的不同分身。其它藥可以類推。

那麼中醫就是通過補瀉來糾正髒氣的不平的。比如說小瀉脾湯:
治脾氣實,下利清谷,裡寒外熱,腹冷,脈微者方:
附子(一枚,炮)、乾薑、甘草(炙,各三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脾氣實,表現是什麼呢,土克水,會發現本來屬於腎的水氣被脾奪去了,水克火,脾胃會變得寒冷,脾主腹、脾主四肢,肚子、四肢都會冰涼,大便也會稀溏,甚至完谷不化;但脾胃之外水氣反而不足,就可能會裡寒外熱。小瀉脾湯遵循五行生剋的法則,用水之木附子來幫助腎水復脾土之仇,用土之木乾薑來瀉脾土之實,組成了附子、乾薑這一藥對。那甘草有什麼用?甘草看上去是避免脾土被削弱太過,肝木又來乘脾的,如同脾把妹嫁與肝為妻,既養了肝,又保了脾,更避免了助肝、助脾均可能帶來的爭鬥。這只是一種簡單的治療方案,相應的,根據個人對髒氣的分析判斷可以擬出種種藥對和方子出來。正如陶弘景所言:「其間增減,雖各擅其異,或致新效,似亂舊經,而其旨趣,仍方圓之於規矩也。」

值得指出的是,這裡的小瀉脾湯,就是《傷寒論》裡的四逆湯,中醫經典觀點認為是陽微之極,火衰水盛、水來侮土,當急用姜、附回陽,甘草緩急。這也很有道理,其實就是一個角度問題。

以上只是我涉足中醫目前的淺悟,不當不足之處請前輩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