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62):甘鈄厲戎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23日】

甘(ㄍㄢ)。(gān)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姒姓,以國名為姓。夏朝時期,有諸侯國甘國(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國後,便散居各地,所以後代子孫便以原封國名為姓。

2、出自於子姓,以祖字為姓。根據《姓纂》、《姓譜》記載,「甘,武丁臣甘盤之後。」商朝時,高宗武丁曾就學於甘盤,後武丁為商王,便用甘盤為宰相。於是甘盤的後代子孫就以祖上的名字甘為姓。

3、出自於姬姓,以地名為氏。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資料記載,「周武王同姓,於畿內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恆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羅」。意思指,在周武王時,封同族人於畿內為諸侯王,其中有封於甘地的人,稱為甘伯。後來有甘伯恆公,所以後代子孫也稱為甘姓。這一支甘氏,最初的發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今陝西省?縣的西南)。因此,陝西一帶,一向就認為是甘氏的發源地。

4、出自於春秋時甘國昭公之子帶,所以後人便以甘為姓。

【郡望】

1、渤海郡:西漢時置郡,相當於今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2、丹陽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郡,相當於今安徽省宣城地區。
  
【堂號】

五城堂:戰國時期,秦國甘羅12歲被派出使趙國。趙王郊迎。通過甘羅的外交活動,趙國割了五城給秦,秦國封甘羅為上卿,並把他爺爺甘茂當左丞相的田都賜給甘羅。

【歷史人物】

甘羅

甘羅(西元前247年-?),戰國末期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

甘羅的祖先甘茂,曾經當過秦國的丞相。甘羅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二歲就在秦國丞相呂不韋家當家臣。西元前二三五年,秦王政想出兵打趙國,就先派蔡澤去燕國,勸燕王跟秦國合作,燕王答應了,把太子丹押在秦國,並且請秦國派一個大臣去做燕國的宰相。

秦國的丞相呂不韋想派張唐去,但是張唐推說有病,拒絕前往。呂不韋很生氣,甘羅知道了,就自告奮勇前往說服張唐。甘羅見了張唐,就以當年白起和范睢的故事,對張唐說:「你的功勞比不上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五萬的白起,但是呂不韋的權力大過范睢。當年范睢要白起攻打邯鄲,白起不肯去,范睢一生氣,白起被趕出咸陽,被秦王賜死。現在呂相請你去燕國作宰相,而你卻不肯去。以前范睢沒有放過白起,難道呂相能放過你嗎?據我看,你快要死了。」

張唐聽了,害怕起來,就去向呂不韋道歉,當天收拾行李,準備動身。甘羅說動了張唐後,又自動請求出使趙國,甘羅見了趙王,就說:「秦國聯合燕國,是想攻打趙國,擴大河間一帶的土地。你最好獻給秦王五個城,然後攻打燕國,所得到的將比所失去的多。」趙王聽了,就送給秦王五個城,然後攻打燕國,占領了燕國十九個城。甘羅為秦國擴大了河間之地功勞很大,秦王就封甘羅為上卿, 那年他才十二歲。

鈄(ㄉㄡˇ)。(dǒu)

【歷史來源】

出自於姜姓,炎帝之後,以器皿為氏。戰國時,田氏代齊之後,原來齊國的國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艱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鈄作釜鍋,用以烹煮食物。因此,其支庶子孫後來便以酒器鈄為姓。

【郡望】

遼西郡:戰國時燕置,相當於今河北樂亭以東、遼寧大凌河以西地區。

【堂號】

1、惠楚堂:鈄滔為處州刺史時,有惠政。

2、其它堂號:遼西堂。

【歷史人物】

鈄滔

鈄滔,吳越(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待考,著名北宋初期大臣。為官清正廉明,有德政。行事光明,未有疑其不端者。鄉裡人稱他為「白眉」(意指兄弟輩中的優秀傑出者)。


厲(ㄌ一?)。(lì)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姜姓。源自於西周,以諡號為姓。周宣王姬靜執政時,齊國君主姜無忌去世,諡號為厲,史稱齊厲公。於是齊厲公的直庶子孫便以諡號為姓。

2、以封國名為姓。周朝時,有個諸侯國叫厲國(今湖北省隨縣西北厲山)。在春秋時期,改名為隨國。原來的厲國君主的後代支子便以原國名為姓。

3、孫姓改厲姓。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孫皓,追改宗室孫秀(因為孫皓所惡而奔魏)姓厲。孫秀的後代中留在江東的一支成為厲姓。

4、李姓改厲姓。唐玄宗李隆基稱帝前,唐宗室新興王李晉與太平公主合謀叛亂,後來事敗被誅。李隆基執政後,下詔令李晉族人為厲姓,不准恢復李氏。

【郡望】

1、范陽郡:三國魏文帝黃初七年(226年)將涿郡改為范陽郡,在今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縣、房山縣一帶。

2、南陽郡:秦代始置,漢承秦制,仍設南陽郡,郡治宛,下轄三十六縣。東漢以其特殊的地位而呈現出經濟、文化大都會的面貌。
  
【堂號】

1、半樹堂:宋朝厲元吉,號「半樹」,做烏程尉,後回家隱居。元朝訪問宋朝舊臣,元吉跑到湖裡、海裡,去藏,到了白頭才回家,堅決不做元朝的官。

2、厲姓的主要堂號還有 「佛子堂」、「南陽堂」等。

【歷史人物】

厲鶚

厲鶚(1692年─1752年),字太鴻,號樊榭,清浙江杭州人。

厲鶚自幼喪父,靠其兄賣菸草度日,後寄居佛門,稍長,只要是書沒有不看的。性情孤芳自賞,不流於俗。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當時李紱見了他的試卷,極為欣賞,可卻屢試進士落第。

厲鶚是名詩人,足跡遍及兩浙、齊、魯、幽燕等名山,師法姜夔、史達祖、張炎等人,為湯右曾所賞識,作品多遊覽名山大川之作,以取法宋人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宋詩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詩清淡嫻雅,幽新雋妙,尤長於五言詩。代表作有《秋夜宿葛嶺涵青精舍》、《靈隱寺月夜》、《遊仙百詠》等。

厲鶚是浙西詞派的大將,被認為是浙西詞派的集大成者。自朱彝尊后,浙詞至厲鶚又呈現另一盛世。他的詞標榜「清空」風格,句式練達,措詞高雅,多題詠風景名勝,語言風格清麗。著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詩紀事》100卷,《南宋院畫錄》8卷,《遼史拾遺》2卷等。


戎(ㄖㄨㄥ?)。(ró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姜姓,以國名為氏。周朝時有個國家叫戎國,是齊國附庸。戎國滅亡之後,公族的後裔便以國名為姓。

2、以職官為姓。在周朝時期,有位掌管軍械的官員名戎右,於是後代子孫便稱為戎氏。

3、出自於宋微子之後。根據《潛夫論》及《姓氏考略》資料上記載,上古周朝時(西曆前11世紀),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亂後,把商的舊都周圍地區分封給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定國號為宋,建都於商丘,於是他們的後世子孫便以戎為姓,而這也是正宗戎姓的一支,望族居江陵郡(今湖北省江陵縣)。

4、出自於少數民族。殷、商、春秋時都有戎族。

(1)根據《姓氏考略》記載,戎氏的祖先在帝嚳時已聚居在有女戎國之墟蒲州(山西省運城蒲州)。西周立國後,人口逐漸東移,定居到商丘,以及山東省曹縣東南的渤海附近。在春秋時的貞定年代,楚的火正官戎律移居到湖北江陵,之後律的後人便以戎為姓;又根據《尚友錄》記載,他們是春秋時期少數民族戎夷的後代。一些姓氏學者認為,春秋時期,魯國的西南部有個戎國(今山東曹縣西北部),是少數民族戎人建立的國家。戎族人後來與華夏族融合,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就以國名為姓。

(2)根據《古今姓纂》所記載,古西域有一族叫獯鬻族,族中之女生了一子,神俊異秉,天賦宏才。此童隨獯鬻族之人出兵時來到中原,暗中晉謁周太王,太王以誠相待,當時稱西域為戎,所以又稱為戎氏。其中有允姓山戎,居於燕北,於是後裔有不少人以族名為姓。

【郡望】

1、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楚國郢郡,漢置江陵縣,南齊改置江陵郡,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

2、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
  
【堂號】

柳丘堂 秦末時,戎賜借連敖的引薦跟隨了漢高祖劉邦。因破三秦有功,升了都尉。消滅項羽之後,他被封為柳丘侯。

【歷史人物】

戎昱

戎昱(西元744~800年),唐代荊南人(治所在今湖北江陵)。美風度,能談。少年舉進士落第,雖貧士而體態軒昂,具氣節不自毀其志。愛湖湘山水,因此常來此作客。至德年間以文學登進士。

寶應元年(762年),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767年)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曾與當時流寓江陵的杜甫相識,並得到杜甫的器重。當時,京兆尹李鸞欲將女許配給他為妻,但要他改姓李。古時視改姓如亡命,所以他堅決拒絕這樣做。以詩謝云:「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世路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自謂李大夫恩私至深,無任感激。德宗初年曆任辰、楚二州刺史。

憲宗時,邊境烽火突起十萬火急,大臣均提議和親。皇上曰:「曾聽聞一詩人姓名稍微偏僻、少見,此人是誰?」宰相對以冷朝陽、包子虛,但皇上都說不是。這回皇帝吟詠其所作之詩,眾人方才省悟,對曰:「戎昱也。」皇上曰:「此人如在這兒,他清高的志節,可與作武陵桃花源的陶淵明,相互媲美清詠。曾記其《詠史》云:「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淨沙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因此憲宗笑說:「魏絳之功,何其懦也!」於是士林學子都以能與戎昱交遊唱和為榮。

後流寓湖南,為當時的潭州刺史和桂州刺史作幕僚,頗受信任。建中三年(782年)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

他是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友》較有名。其詩語言清麗婉朴,鋪陳描寫的手法較為多樣,意境上大多寫得悲壯縱橫(詩中常有「愁」、「淚」、「哭」、「啼」、「悲」、「涕」等字),頗為感人。

題材上寫邊塞戎旅和秋思送別的詩很多。其中以《塞下曲》 和《移家別湖上亭》兩首為最著名。《塞下曲》寫戍邊將士在平虜殺敵後凱旋歸來,「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場面十分壯闊,撼動人心;《移家別湖上亭》寫詩人搬家與「湖上亭」道別,亭邊的「柳條藤蔓」仿佛繫著離情,那黃鶯也像與久居此地的詩人認識似的,因為將要離別連連地叫了四五聲 (「頻啼四五聲」),寫得很是生動有趣。他有存詩125首、詩集五卷,今編詩一卷。明人輯有《戎昱詩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