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51):荀羊於惠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08日】

荀(ㄒㄩㄣ?)。(xún)

【歷史來源】

1、起源於遠古時期,是軒轅氏部落首領黃帝的後代。相傳,黃帝有25子,分為12個姓氏,而荀便是12姓氏其中之一。

2、在黃帝時期,有位大臣叫荀始,是位手巧心靈的藝師。他專門負責製作大小官員的官帽。於是後代子孫便以祖父的名字命姓,稱為荀氏。

3、出自於姬姓,以國名為氏。根據《姓苑》所載,西曆前11世紀,周文王姬昌的第17個兒子被封在郇(今山西省臨猗縣,有一方說詞在今山西省新絳縣),建立郇國,為伯爵,史稱為郇伯,又稱郇叔。春秋時被晉國武公所滅,於是後代子孫便以國名為姓氏,之後又去邑字旁而加草字頭,便成為荀姓。

4、也是出自於姬姓,春秋時晉國公族,隰叔之後,以邑名為氏。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荀本來是姬姓諸侯國,後來被晉國所滅後,成為荀邑(在今山西省晉平縣西)。隰叔被封在荀,為荀侯,後裔便以封地為姓,稱荀氏。直到漢宣帝時,因宣帝名詢,而荀與詢同音,荀姓只得姓孫,連他們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孫卿。

【郡望】

河南郡:漢高帝時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堂號】

1、作冠堂:黃帝有臣子叫荀始,創作冠(帽子)。

2、蘭令堂:戰國時,荀卿是齊襄王的老師,後來有人在襄王面前說他的壞話,他就去了楚國,做了蘭陵令。他厭惡當時政治污濁,遂研究孔子、墨子等學問,創性惡之說。著有《荀子》一書傳世。

【歷史人物】

荀灌娘

荀灌娘生於晉惠帝元康元年,從小不喜歡讀書寫字,更與針織女紅無緣,卻偏愛舞槍弄劍,打拳踢腿,小小的女孩兒家,比男孩子還要剽悍。她的父母無可奈何,索性順其天性發展,並聘請名師授武藝。荀灌娘十歲以後,已能騎馬張弓,一根小銀槍更是揮舞的出神入化,儼然就是個小女俠的模樣。

苟灌娘的父親是被譽為「履孝居忠,無慚往烈」的荀崧,他世襲侯爵,曾任襄陽太守,繼擢平南將軍,坐鎮宛城,都督江北諸軍事,後封曲陵公。

荀崧由襄陽太守調昇平南將軍,是在晉愍帝建興元年,當時駐節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南陽是一片平原地區,荀灌娘整天馳騁在廣漠的原野上,射飛鳥,獵狐免,常常滿載而歸,城裡城外只要一看到一騎駿馬奔馳而過,大家就都知道這是荀灌娘,此時論槍如游龍飛虎,談箭已能百步穿揚,父母愛如掌上明珠,滿城軍民更是交相讚譽,而此時荀灌娘實際上也才十三歲。

就在荀灌娘十三歲這年,春耕剛過,幾萬賊兵在匪首杜曾帶領下由西域流竄到宛城。當時宛城守軍僅有千人,又在青黃不接的時侯,貯存的糧草十分有限,勢難長期固守,情況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為奸人構陷而全家遭難,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鋌而走險。初意是為父報仇雪恨,後來卻因召募的匪徒成份複雜,漸成騎虎難下之勢,騷擾州縣,奸淫擄掠,所過之處,廬舍為虛,朝廷連番圍剿。於是流竄宛城,想取得這個富庶的地區,作為根據地,休養整備,再圖大舉。

荀崧自忖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輕言出擊,然而長此困守,待至矢盡糧絕又當如何呢?想來想去,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派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突圍出城,馳往臨近的襄陽求救。因為襄陽太守石覽,是荀崧的舊部,這時他駐守襄陽,兵強糧足,雄視一方,只要能發兵前來,必可解救宛城之圍。荀崧把自己的計劃向文武官員宣示以後,大家雖然十分贊同,但卻沒有一人願意擔任突圍求救的任務。

荀崧感嘆不已,正在一籌莫展的時侯,驀然間,荀灌娘由屏風後轉出,朗聲說道:「女兒願往襄陽投書請援!」荀崧大驚,加以拒絕:「滿庭文武都不敢擔此重任,你一個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夠突出重圍,又如何能夠抵擋賊兵的追殺?」不料荀灌娘卻答道:「女兒雖然幼小,但卻習得一身武藝,乘敵不備,出其不意,必可突圍而出。與其坐以待斃,何不冒險一試?倘能如願,不僅可以保全城池,實際上也拯救了黎民百姓的生命財產,如果不幸為賊兵所阻,頂多也不過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裡求生,冒險一行呢?」

事實確實如此,荀崧考慮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與安排,終於同意了女兒的請求,於是選派了壯士十餘人,組織了一支閃電突擊隊,藉著濃濃的夜色作掩護,一涌而出,向襄陽城飛奔而去,馬快情急,穿壘而過,賊兵措手不及,眼睜睜地看著一隊人馬消失在黑暗的遠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後抵達襄陽,襄陽太守石覽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聽到荀灌娘的慷慨陳詞,對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軍萬馬包圍的精神和膽識,不禁大為感動。當即發兵,而且還修書一封連夜飛馳荊州太守周仿,請他協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圍。
  
最後兩方大軍趕到救援,如火如茶的戰鬥在宛城四周展開,荀灌娘揮舞銀槍左衝右突,於是大獲全勝。
  
荀灌娘以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子,竟能力排眾議,突出重圍,以其勇毅與純誠,搬來大軍救援,復以奮不顧身的膽識與豪氣,連番擊殺賊將,獲得輝煌的勝利,宛城所有的軍民賴以保全,整個國家也深受其利,荀灌娘能夠名垂千古,實非偶然。只是正史上沒有提及她爾後的一切,稗官野史中也找不到除此之外的一點兒蛛絲馬跡。

羊(ㄧㄤ?)。(yáng)

【歷史來源】

1、周官羊人之後,以官為氏。周代有個官職為羊人,所以後代子孫便以官職為姓。

2、出自於祁氏,原本為羊舌氏,為春秋時晉國大夫祁盈之後。一開始封於羊舌(今山西洪洞、泌縣一帶),其後代子孫便改姓為羊舌氏。後來去舌為羊氏。

3、出自於姬姓。春秋時,晉靖侯的兒子公子伯僑有位孫子名突,晉獻公時封為羊舌大夫,子孫稱作羊舌氏。羊舌突有五個兒子,其中大兒子羊舌赤,字伯華,二兒子羊舌胼,字叔向,兩位都是晉國賢臣。春秋後期,羊舌氏被其他晉卿攻滅,其中有位子孫逃至國外,改姓羊。

【郡望】

1、泰山郡:山東泰安縣境。
2、京兆郡:今陝西長安。

【堂號】

種璧堂:漢代羊公,名伯雍,施捨茶湯3年。有一人喝了以後從懷中掏出一升石子,對羊公說:「你種了這石子,可以得到美玉,還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羊公就把石子種了下去,果然長出玉來。鄰居徐氏有一女兒很漂亮,沒有訂婚,因為她要討一雙白璧做的彩禮才許親。羊公知道了,便跪到種石子的地方去挖。果然得到五雙白璧,歡天喜地送到徐家。徐氏一見就許了婚。結婚後,生了10個兒子都很有才。羊公後來做了宰相。

【歷史人物】

羊祜

羊祜(西元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魏末任相國從事中郎。晉武帝(司馬炎)篡魏後,與羊祜策劃滅吳計謀。

泰始五年(西元269年),以尚書左僕射都督荊州諸軍事,出鎮襄陽。羊祜在出鎮襄陽期間,著力經略荊州。他首先設奇計誘使東吳放棄了石城(今鍾祥縣治)這一重要軍事據點,由晉兵占據,解除了吳對襄陽的威脅,有力地控制了東吳的荊州夏郡(今鄂州)在漢水東、長江北的大片土地。

接著晉武帝即刻下詔撤銷江北都督,改置南中郎將,並把原屬江北都督管轄的駐漢東、江北部隊,劃歸荊州都督羊祜統率,使其兵力擴大到八萬多人。羊祜抽調四萬人墾田八百多頃,改變了羊祜初到襄陽時軍無百日糧的狀況。

不久,荊州八萬多士兵已經積有十年餘糧。與此同時,他對東吳的百姓盡心照顧並關懷備至;對東吳將士以德予以招徠;對東吳駐荊州的統帥,派遣使節與之經常交往,發展良好交情,使之各自保守疆界,互不侵擾,即所謂「從容以收大功」。

他還屢呈滅吳方略,屢薦平吳良將,先後推薦王浚留任益州刺史,舉杜預代己。這兩人都在滅吳和統一南方的戰爭中,建立了功勳。太康元年(西元280年)三月,滅吳的捷報傳到洛陽,群臣致賀。晉武帝舉起酒杯,流著眼淚說:「此羊太傅功也!」

羊祜死後,襄陽百姓在他平生嘗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祭祀。望其碑者,莫不流淚,因名為「墮淚碑」。

於(ㄩ?)。(yú)

【歷史來源】

1、根據《世本》記載,黃帝時有位臣子名於則,發明了用麻編織的鞋子履,結束了古人光著腳的歷史,因功大被封在於(今河南內鄉),稱為於則。於則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稱為于氏。通常認為,於則是于姓的始祖。

2、出自於有熊氏,以封地名為氏。黃帝的孫被封在商於(今河南省淅川)。後代子孫便以封地於為姓。

【郡望】

1、黎陽郡:西漢的時候設置了黎陽縣,北魏改設黎陽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濬縣東北一帶,與晉代頓丘郡的位址大致吻合。

2、京兆郡:即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以東至華縣一帶。

3、廣陵郡:東漢時置。在今江蘇省揚州市一帶。
  
【堂號】

救民堂:明朝時,於仲寬為永新知縣。那時南鄉龍仁和為亂,帶兵的將軍要把南鄉人殺光,好報他的戰功。仲寬堅決反對。南鄉人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寬的姓當兒子的名,永遠紀念。

【歷史人物】

于謙

于謙是明朝人,他不但使明朝在生死存亡的關頭,轉危為安,而且他三十餘年的官場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深受百姓的愛戴。但當時政風敗壞,攀緣附會、貪污納賄的情況十分嚴重,使他這種半神的操守,屢屢遭受打擊。

帶有清風

先是參加科舉考試時,因為不肯給主考官額外的禮數,故招致怨恨,由狀元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幾乎名落孫山。

為官時,他看到國家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可是官場裡許多人不以國家社稷為重,普遍存在著妒賢忌才、爭權奪利的現象,令他十分的痛心,故曾自我期許:「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那時太監王振權傾朝野,貪贓枉法、作威作福。每逢朝會,晉見王振的人都要奉獻一些金銀財寶,以求得仕途順利。于謙上京奏事,每次都是兩手空空、不帶一物。如果有人勸他即使不帶金銀珠寶,也得帶點土產、做點人情,以免得招來禍患時,他往往揮動兩袖,笑著說:「帶有清風!」

不畏權勢,興利除弊

于謙相貌英挺、頭腦清晰,每次上朝奏事都是聲音宏亮、有條有理。當時漢王朱高煦在山東叛亂,宣宗御駕親征。高煦兵敗跪於軍前,于謙秉承宣宗之令,以高亢的語調,歷數高煦的罪狀,高煦渾身戰慄,頓首稱:「臣罪萬死!」宣宗對於謙的表現非常滿意,論功行賞時,賞賜與出生入死的將領相同。

雖然是七品的小官,但他的優異表現,使宣宗對他另眼相看。明朝設立巡撫時,宣宗欽點于謙為兵部右侍郎,負責巡撫河南、山西兩省,把他一下子從七品直升至三品。于謙不負眾望,足跡遍歷兩省各地,到處視察政事、興利除弊。這一段期間,他創行平糶條例、義倉、平準倉、惠民藥局,並且無償貸給貧民大量糧食、加築黃河堤岸、允許百姓直接到衙門申冤等,使兩省百姓的生活,獲得極大的改善。

總之,為了黎民蒼生,于謙不惜得罪權貴,做了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可以說他人到哪裡,正義公理就跟到哪裡。

穿盔戴甲,力挽狂瀾

後來,明朝邊防日益吃緊,兵部事務日益繁重。在此緊要關頭,于謙奉命入京,擔任兵部左侍郎一職。

當時蒙古瓦刺軍席捲南下,英宗聽信太監王振的話,御駕親征,結果土木堡一役,明朝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英宗也被俘虜了。消息傳來,人心惶惶,有人主張南逃、有人主張投降。在危急關頭,于謙挺身而出,痛斥主張逃跑或投降的人,並立即調集各路兵馬保衛京城。

瓦刺軍以英宗為人質,要明朝投降,否則就要殺掉英宗。此時又有人主張獻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謙義正詞嚴地質問:「到底國家重要,還是英宗個人的生命重要?」堅持拒絕敵人的最後通牒。

于謙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加強長城各關口的防守,同時要求嚴懲土木堡戰敗的禍首王振及其黨羽。此舉大快人心,令朝廷上下士氣為之一振。受到他的鼓舞,朝中大臣也逐漸恢復了信心,並以朝中不可一日無君為名,擁立嗍王為皇帝。

調集相當的兵馬以後,于謙親自穿上盔甲迎戰敵人,將士們在他的激勵下,決心背水一戰。敵軍的首領也先此次入侵,勢在必得。不料,嗍王即位使他的要挾失敗,而于謙的英勇更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於謙的奮戰不懈之下,瓦刺軍大敗,也先倉皇帶著英宗逃出關外。

明朝獲勝後,論功行賞,于謙功勞最大,但他卻說:「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豈敢邀功!」並將勝利歸功於全體將士。

以莫須有的罪名遇害

于謙對也先的誘降、脅和、反間等各種陰謀詭計,一一予以擊破。瓦剌因屢次失敗,厭戰情緒日益高漲。也先見明朝無機可乘,於是遣使求和,並表示願意歸還英宗。不久,英宗被接回北京。對於英宗的歸來,景帝大傷腦筋,經過一番琢磨,讓他居住在皇城內的南宮。

幾年後,景帝突然病倒。石亨、徐有貞等奸臣見機不可失,於是率領千餘名士兵,撞倒宮門,擁英宗復位。這一場宮廷政變,史稱「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

英宗復位後,徐有貞等人以「意欲」迎立外藩為帝的罪名,誣判于謙與大學士王文兩人謀逆。審訊時,王文道:「迎立外藩須有金牌、符信,而且遣人必須使用馬牌,究竟有無此事,向兵部查證即知,何以無故冤枉人呢?」徐有貞強詞奪理說:「事尚未成,當然沒有實跡可查,但有此心即已可誅。」王文大聲說:「犯罪必須有證據,怎可任意揣測人心,陷人於死罪?」于謙平靜地對王文說:「算了,徐有貞等欲公報私仇,辯論又有何用?」審判官蕭維楨插口道:「於公可謂明白人,事關朝廷大事,承認死,不承認也是死!」說完就將他們判處死刑,並下獄治罪。

死刑消息傳來,山西、河南兩省計有一萬多人連夜奔赴京師,要求釋放于謙。紳民們在奏書中說他做河南、山西巡撫時政績斐然,並列舉他設立尚義倉、平淮倉、治理黃河、免除稅賦等事跡,而且說他是兩省百姓救苦救難的活菩薩。懾於紳民的壓力,王振不得已只好釋放于謙,並降職使用。紳民知道後,又再一次奔赴京請願,王振只好讓于謙官復原職。

縱使如此,死刑案還是奏請英宗裁決。英宗見到奏章時,猶豫地說:「于謙實是有功,不應加刑。」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等,今日之事有何名譽可言?」英宗只好詔令于謙死刑。他死後,英宗派人去抄他的家產時,才發現他「家無餘產,蕭然僅書籍耳。」

後來繼任的兵部尚書陳汝言貪污納賄,使于謙整頓國防之前功俱廢。不久,塞上又邊警頻傳,英宗方愀然嘆道:「倘使于謙在,北虜安敢如此!」

于謙死後葬於杭州西湖,後人稱為于少保墓,與岳忠穆相映生輝。每年清明時,男女老幼至墓前拜祭者,絡繹不絕。

惠(ㄏㄨㄟ?)。(huì)

【歷史來源】

1、源自於黃帝的後代,以祖字為氏。遠古時期,黃帝之孫叫顓頊,顓頊之孫叫吳回。而吳回有位兒子叫陸終,陸終的第二子叫惠連,其子孫便以祖上的名字「惠」命姓。

2、出自於姬姓,以諡號為氏。周朝時,有位君主叫姬閬,稱號惠王。於西元前676-西元前652年在位,死後諡號為惠,史稱周惠王。於是後代子孫便以祖上的諡號為姓,稱為惠姓。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和《萬姓統譜》的記載上考證,惠氏的家族歷史約在2600年左右,所以惠氏後人尊周惠王為惠姓的得姓始祖。

3、出自於滿族旗人和小數民族的改姓。根據民間傳說和有關料佐證,清朝年間,惠氏還增加過新的血液,這就是當時滿族旗人改姓惠。如富察氏。道光年間官拜陝甘總督的惠吉,滿洲鑲黃旗人;同治年間的廣西提督惠慶,出身於正黃旗。此外,瓜爾佳氏、薩爾圖克氏等也改成了惠姓。(這一點與民傳說的惠姓人與富〔音〕不通婚互相印證。)

【郡望】

1、琅?郡:秦始皇時置。相當於現在山東省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
2、扶風郡:漢武帝時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
  
【堂號】

1、景言堂:宋朝時,常熟知縣惠疇,勉勵農民勤於農事,發動人民學文化,表揚獎勵好人,懲罰壞人,把地方治理地很好。他建了一座閣子,丞相在上面題上「景言」兩個字作為對他的旌表。

2、惠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扶風堂。

【歷史人物】

惠士奇

惠士奇(西元1671-1741年),字天牧,一字仲孺,號松崖,又號豐農,晚號半農,人稱紅豆先生。清朝江蘇吳縣人。官編修、侍讀學士,曾典試湖南,督學廣東。傳父周惕之學,撰《易說》、《禮說》、《春秋說》,搜集漢儒經說,徵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釋,方法較宋儒為審慎縝密。

父名惠周惕,子惠棟亦以文名。康熙五十年進士,兩次擔任會試同考官。雍正初年,負責修築鎮江城,因資金不濟停工,削籍歸裡。乾隆元年(1735)恢復為侍讀,免除修城欠款。叫他纂修《三禮》。過了四年,告老回鄉,卒於家。

士奇師承家學,盛年在繁雜的政務之暇,兼治經史。晚年,對「經學」尤有研究,極力矯正漢儒王弼以來空疏說經的弊病;在註疏禮制方面,在古音古字上,不讓以往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再出現,並援引諸子百家之說,來相互引證以確定其真義。對《春秋》、《大學》等都有深入、獨到的研究。

他的著述很多,有《易說》六卷、《禮說》十四卷、《春秋說》十五卷、《大學說》一卷、《交食舉隅》三卷、《琴笛理數考》四卷。長於賦,清聖祖嘗問廷臣誰工作賦,蔣廷錫以王頊齡、湯右曾與士奇對。其詩沈德潛謂為「近唐人,以自然為宗。」著有《紅豆齋詩文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