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9月13日】
蓋(ㄍㄜˇ)。(Gě,Gai)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姜姓,以邑名為姓。春秋時期,齊國有公族大夫王歡受封於蓋邑(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又作.ヒ亍K?暮蟠?鈾鏌苑庖孛??希?莆?切鍘?p>2、出自少數民族中有蓋姓。根據《魏書》的記載,盧水胡人中有蓋姓。
3、出自蓋樓氏複姓所改。根據《魏書》記載,又有蓋樓氏複姓改為單姓蓋氏。
【郡望】
1、漁陽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雲縣西南。
2、安陽郡:後魏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泌陽縣西。
3、洛陽:戰國時秦襄王置洛陽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三川郡。西漢時為河南郡治。東漢建為都城。三國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隋唐五代中梁晉漢周及北宋亦以洛陽為陪都。
4、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堂號】
多士堂、崇賢堂:唐朝時候,蓋文達、蓋文懿兄弟二人都是名儒,人們見他一門多士 ,稱二蓋。蓋文達博覽群書,尤其精於三家《春秋》,由文學殿學士升諫議大夫,拜崇賢學士。蓋文懿為國子監助教,曉譬密征,遠近敬仰,拜國子博士。
【歷史人物】
蓋寬饒,生卒年待考,字次公;魏郡漁陽人(今北京密雲)。著名漢朝大臣。
他極為剛正,看到朝廷中有不正之風,就根本不管會得罪什麼人,都要在上朝時向皇上說個明白,於是朝中人人小心,風氣也清廉一時,就連皇親國戚做事情也都小心翼翼的。
蓋寬饒當初被封為司馬的時候,還沒走出大殿,就割去長衣,讓它變短離開地面,戴著高大的帽子,佩帶長長的寶劍,親自巡察士兵的營舍,看他們吃住的地方,親自慰問患病的士兵,並安排醫藥,對他們的恩情很厚。
等到歲末交接工作,皇上親臨慰勞軍隊之後,幾千名士兵都叩頭自願請求多服役一年,來報答蓋寬饒的厚德。漢宣帝嘉獎了寬饒,並讓他做太中大夫,巡察世風。
他提倡、讚譽好風氣,對壞的風俗習性則多有貶責、排斥,盡職盡責。
後來,他被提拔為司隸校尉,追查檢舉沒有什麼迴避的,皇親國戚以及郡國官員到長安,都畏懼他而沒人敢觸犯禁令,京城非常清明。平恩侯許伯喬遷新居,丞相、御史、將軍、中二千石都去道賀,蓋寬饒卻沒去。許伯專門請他,他才去。他從西邊的台階登上許伯家廳堂,被安排在面朝東的特殊尊貴的座位上。許伯親自為他斟酒,說:「因為您後來。」蓋寬饒說:「不要給我多斟酒,我是個容易借酒發狂的人。」丞相魏侯笑著說:「次公清醒時也敢發狂,為甚麼一定要酒呢?」在座的人都看著他,對他十分謙敬。這就是「酒逼蓋寬饒」的由來。
那時皇上正嚴刑峻罰,信任宦官,蓋寬饒就用密封的奏章進諫。皇上認為他怨謗朝廷的毛病始終不改掉,把奏章交給中二千石,當時,執金吾們相互討論,認為寬饒的真實意圖是叫皇帝禪讓帝位,實在是大逆不道。
諫大夫鄭昌同情蓋寬饒,忠心正直憂國憂君而遭罪,就上書說:「我聽說山中有猛獸,野菜因為它而不被採摘;國家有忠臣,奸佞之人因而不興起。司隸校尉蓋寬饒居住不追求安逸,飲食不追求溫飽。做官時有憂國憂民的忠心,退職後又有為節操而死的大義。為官的職責是監督官員,所以正直行事,仇人多朋友少。上書陳述國事,司法部門卻給他定了死罪。我有幸身任大夫之職,做的又是諫官,有話不敢不說。」
皇上沒聽取鄭昌的意見,還是免除了蓋寬饒的官職。蓋寬饒因而在宮前北樓下用佩刀自殺。眾人無不感嘆:良藥苦口,忠臣難為啊。
益(ㄧ?)。(Yì)
【歷史來源】
1、出自州名,以地名為姓。漢朝時,四川省廣漢屬於益州管轄,在這個地方居住的人,後來有些便以州名為姓。
2、出自縣名,以地名為姓。根據《太平環宇記》記載,古時有縣名為益都(今山東省壽光市境),此縣的居民有些就以縣名的頭一個字當作姓氏。
3、源自於嬴姓,以祖上名字為姓。顓頊高陽氏的後裔中有叫伯益,被推舉為嬴姓各族的首領,並且賜姓為嬴。後來他成為秦國的始祖,亦即為秦始皇。他的子孫當中有些便用祖上的名字作為姓氏。
【郡望】
1、馮翊郡:漢武帝的時候設置了左馮翊,三國時期魏國將其改為馮翊郡。相當於今天的陝西省大荔縣。
2、成陽:古縣名,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漢城陽郡治莒縣,旋為國。東漢初廢,末年再置。漢又有成陽縣,在今鄄城縣境,為濟陰郡屬縣。晉以漢城陽郡為東莞,而以成陽為城陽縣,北齊廢。金又於今莒縣一帶置城陽軍,旋改莒州。
【堂號】
懷遠堂:元朝的益智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善於治理政務。曾經做過懷遠將軍、曲靖宣慰使等官職,對於他的治理,百姓感到很信服。
【歷史人物】
○益 智:元朝名將,有勇有謀,胸懷大略,朝廷任他為懷遠大將軍。他管理軍事、處理民情都很周到,有遠見。部下人起先或者不明白他的用意,而隨著事情進展,便知道了益智的遠謀,無不佩服。
桓(ㄏㄨㄢ?)。(Huán)
【歷史來源】
1、以祖名為姓。根據《姓氏考略》記載,黃帝有一位大臣名叫桓常,於是子孫後世就以桓字為姓。桓常被認為是桓姓的始祖。
2、出自於姜姓,以諡號為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襄公的弟弟有一個兒子叫小白,在齊襄公被殺害以後,他從莒國進入齊國,成為齊國的君主,後來他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死後得到諡號為桓,歷史上稱為齊桓公。他的子孫便以桓作為自己的姓。
3、出自於子姓,以諡號為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資料上記載,宋國有位國君叫卿,他死後諡號也為桓,歷史上稱他為宋桓公。他的後代以祖上的諡號作為姓。
4、出自於鮮卑族烏丸氏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烏丸氏(原為烏桓氏),進入中原後從漢姓,改為桓氏。另外有桓侯氏簡為桓氏。
【郡望】
譙郡:東漢建元年間的時候,將沛郡分出了一部分設置了譙郡,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地區。治所在譙縣,也就是今天安徽的亳州。
【堂號】
匡晉堂:晉朝桓氏有十一個將軍(桓石秀、桓石虔、桓尹、桓沖、桓雄、桓雲、桓濤、桓溫、桓霍、桓謙、桓振)來匡扶漢室。
【歷史人物】
桓玄(西元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靈寶,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東晉末期桓楚國建立者。以下是一則史書上的記載,預言桓玄滅亡的童謠:
東晉晚期有位大臣名叫桓溫,他有才幹也立過一些功勞,對待下屬也很有一套,因此權傾朝野。到他晚年時,則日益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野心越來越大,但終其一生,始終都沒有篡位造反。桓溫死後,他的兒子桓玄漸漸也掌握了很大的權力,而且他的野心比其父還大。元興二年(西元403年),桓玄逼迫東晉安帝司馬德宗把皇位讓給他。
桓玄篡奪皇位後不久的一天,朱雀門下忽然出現了倆個小孩,他們一起唱著奇怪的童謠,路邊還有幾十個小孩隨聲合唱。童謠中唱道:「芒籠茵, 繩縛腹,車無軸,倚孤木」。歌聲極為哀傷,聽到歌聲的人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忘了歸家,但誰也不知道這童謠所表達的意思。於是有人跟著這倆個小孩,發現他們走到官府閣樓下時,突然變成了一對鼓槌。鼓吏看過後,發現正是過去丟失的鼓槌。眾人皆不解這奇事意味著什麼。
第二年(西元404年)的二月,以劉裕為首的數名東晉將領開始起兵討伐桓玄。同年三月,桓玄軍屢戰屢敗,桓玄不得不逃亡。隨後不久,他就在逃亡途中被殺。之後,桓玄的頭顱被人用破籠茵包裹著送給東晉;他的屍體則被用芒繩捆綁著沉入江中。
至此,人們才知道那首童謠是在預言桓玄的滅亡。「車無軸,倚孤木」(「車」的正體字為「車」)是一個字謎,謎底就是「桓」字;而「芒籠茵,繩縛腹」則是預言桓玄的頭顱將被破籠茵包裹,其屍體則將被人用繩捆綁著。而那倆個唱童謠的小孩,大概是神靈有意用鼓槌變化出來,以便警示於人的。
看了這則歷史記載後,誰都會明白:人做了什麼事,將會得到什麼樣的後果,在神的眼中是一目了然的,歷史上桓玄篡位後會得到什麼樣的下場,也是早有安排的;也正因為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所以歷史上那些預言家們,才能通過一定的方法知道未來要發生的事。歷史上那些神奇的預言故事相當的多,這也是任何一個正視歷史記載的人都否定不了的。
公(ㄍㄨㄥ)。(Gōng)
【歷史來源】
出自於姬姓,以爵號為姓。周朝時,魯國郡主魯定公,將他哥哥的兩個兒子,一個叫衍,一個叫為,都封為公爵,時人稱之為公衍、公為。公衍、公為的後代就以祖上爵號為姓。
【郡望】
1、括蒼郡:隋置括蒼郡,現在浙江省麗水市。「括蒼」,起源於山名,據《括蒼山恩仇記》等記:括蒼山原名栝蒼山,因為古時山上多栝木,鬱鬱蒼蒼,因此山名栝蒼。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分麗水市松陽縣東鄉之地置栝蒼縣。唐朝時,栝蒼山所屬地區叫「栝蒼郡」,也叫「栝州」。但到了唐大曆十四年(779年),因避唐德宗李适(Kuo括)的名字諱(暈,連同音字都不行,太霸道專制了),後改名叫「處州」。
2、蒙陰縣:因在蒙山之陰而得名。周時為蒙邑、堂阜邑、艾邑,分屬魯齊。西漢初始建,隸屬兗州泰山郡。王莽篡位後,改稱蒙恩縣。東漢初,地屬蓋、牟二城。三國魏復置蒙陰縣,屬徐州琅?郡。西晉末因戰亂廢。南北朝時,北魏於其地置新泰縣,屬南青州東安郡。東魏復置蒙陰縣,仍屬東安郡。北齊將蒙陰縣併入東泰山郡之新泰縣。經隋、唐五代直至南宋景定三年,共712年,都屬新泰縣。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蒙陰地由新泰縣劃入沂水縣,稱新泰鎮。元皇慶二年(1313年),重置蒙陰縣,屬益都路莒州,遷沿今址。
【歷史人物】
公鼐(西元1558-1626年),字孝與,號周庭,今山東蒙陰人。出生於明代後期的一個聲勢顯赫的「館閣世家」裡。從其高祖公勉仁開始,代代蟬聯進士,至公鼐一代,正所謂「五世進士」。他們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樹。而公鼐的文學成就最為突出。
公鼐從小聰明過人,童年即能作詩,十七八歲時他的文章就「炳著海內」。主持科舉考試的官吏親眼目睹了公鼐的才華,十分驚異佩服。
明朝以來的院試,根據各縣大小,人口多少,分給一定數量的名額。蒙陰原屬下級縣,由於公鼐的特異慧敏,主考機關升蒙陰為「中邑」,每屆增加六個秀才名額。對公鼐個人和蒙陰全縣,都是一件榮耀之事。
公鼐中進士後,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改庶吉士,屢遷左諭德,為東宮講宮,左庶子」。後引疾辭官回鄉。光宗繼位後,召拜為祭酒,繼升為禮部右侍郎。
1615年,山東遭天災,「賣兒貼婦苦不售,時當盛夏苦無糧」。公鼐上書請求賑濟,得到允許,崇禎皇帝在《諭祭公鼐文》中曾提到公鼐「發粟賑濟,仁殫鄉旅」。
公鼐居官期間,雖是「兩代帝師」,但處於皇黨、後黨、宦官、朝臣的黨派傾軋中。公鼐第二次引疾歸後,被削職罷官,從此他脫離仕途,69歲時卒於故鄉蒙陰。崇禎初年公鼐是非昭雪,「復官賜恤,諡文介」,追封禮部尚書。
公鼐在文學上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詩的創作上,他的賦及散文也很具特色。史料記載,公鼐有《問次齋集》100卷行世。他有很多詩、賦、散文存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