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窮節乃見:為嚴將軍頭

幸紫 整理


【正見網2009年11月17日】

嚴顏(西元?-219年),字希伯,東漢末年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

嚴顏初為益州牧劉璋部將。建安十七年(西元212年),劉璋懾於北方曹操的威脅,遣法正於荊州(今湖北)迎劉備入益州(今四川),當時嚴顏為巴郡太守,知道劉備入蜀事,曾說:「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認為這是愚蠢舉措。結果確如嚴顏所料,建安十九年(西元214年) 諸葛亮率張飛等溯江而上,攻破江州,生擒嚴顏。張飛對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嚴顏回答說:「卿等無狀,不守信義,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張飛大怒,喝令將嚴顏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地說:「砍頭便砍頭,何為怒邪!」於是,張飛為其所動,便釋放了嚴顏,並將其引為賓客。(事見《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又《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裡」,對於此事是這樣描述的:

當嚴顏被刀斧手押到張飛面前的時候,昂首而立,不肯下跪。見此情形,張飛不禁怒目咬牙,大聲呵斥:「大將到此,何為不降,而敢拒敵?」嚴顏全無懼色,也厲聲叫道:「汝等無義,侵我州郡!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如此強硬的態度,使張飛更加怒髮衝冠,喝令將嚴顏推出斬首。嚴顏仍然面不改色,高聲喝曰:「賊匹夫!砍頭便砍,何怒也?」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乃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嚴顏感其恩義,乃降。

面對死亡,嚴顏的錚錚鐵骨、凜凜正氣,大大地撼動了魯莽的張飛,喚起了他對嚴顏--「好漢識好漢,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的敬意。這威震天下的張飛能如此折節下士,推崇自己,這情景,頓時使嚴顏深受感動。「士為知己者死。」對方以義相釋,自己豈能不以義相報?於是,他胸中的敵意頃刻全消,心甘情願地表示願降。

中國五千年神傳文化的精髓、傳統的道德觀念──「忠」、「孝」、「節」、「義」藉著一部《三國演義》而予以充分的發揚。張飛號稱勇猛粗獷,長坂橋厲聲大喝,退卻曹操百萬兵,說明他不僅粗中有細,更能慧眼識英雄而將嚴顏釋放;而嚴顏雖然視死如歸,可「肝膽相照」的義氣,是當時思想單純、心懷坦蕩的英雄人物,最易認同、最易相知的媒介與溶劑,於是,善意的釋放獲得善意的回報,演繹了英雄彼此相惜的戲碼。時至今日,重讀此事,依然讓人為這「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的告白而熱血沸騰、而心中澎湃不已!只是這武將的氣節、風骨,早已在冗長的歲月與利益的衝擊裡,埋沒在荒煙蔓草間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