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典籍《普濟方》的來歷

連楚


【正見網2014年10月31日】

《普濟方》是中醫典籍,也是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給中國人留下的一筆財富。它的來源,要從中國明朝說起。

明朝周王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位皇子,命運多磨。然而,他沒有消沉,立志於救荒濟民。

朱橚身為藩王,終生不得離開封地。所謂“有罪無罪”,無非是有沒有未經批准離開封地了?是否僭越了?其實是很鬱悶的。

朱橚的父親朱元璋駕崩後還不到四個月,新君建文帝就派大將李景隆逮捕了朱橚、及其妻子、兒女,把朱橚貶為庶人,遷徙往荒蕪的煙瘴之地——雲南。(“破其家,滅其國,”“久羈絕繳瘴癘之地”。)抄家者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逼勒交出王府財物。

朱橚被與妻兒隔絕關押,見不到妻子。看守者在牆上鑿了一個洞,遞進每天的飲食,使朱橚從洞中取食、備受折辱。

朱橚的親哥哥朱棣求情無效,反遭圍捕,憤而起兵。直到戰爭的第四年,建文帝迫於全面敗退的壓力才把朱橚從雲南遷回,但仍禁錮在南京。

朱橚被朱棣兵從南京解救出來時,聽到有人來到他的關押處,以為死期臨近,倉惶驚恐,等知道是哥哥朱棣的燕軍來營救,才鬆了口氣說:“我不死矣。”

朱橚獲救後,帶著哥哥朱棣贈給他的大量鈔幣,返回到開封的封地。他把他的護衛軍隊主動交還朝廷,專心研究本草、方劑。

絕處重生後的朱橚,對朝不保夕、備受困頓的生活深有體會,決心為百姓做點事。

由於開封是黃河易泛濫地區,朱橚根據開封土地廣闊、野生植物繁多的特點,考察、核實可供食用、可以救荒的植物,作為災荒時的救急之物。永樂元年(1403年),剛剛獲救的朱橚,用王府的財力,收集了四百多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種在開封的王府中,親自閱視,讓畫工把這些植物繪圖,編輯成《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共記有植物414種,詳細描述了各種植物的形態、產地、可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便於災荒年月百姓以野生植物代糧度荒,避免誤食傷身。在此書影響下,明代有7部野生植物著作編撰出版。

朱橚還用王府的財力,大量收集中醫古方。朱橚所編《普濟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中醫方劑書籍,載方達61739個,被收錄於《四庫全書》中,附圖239幅。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曾採用了《普濟方》中的大量材料。可見其價值。《普濟方》至今仍是中醫的權威著作。

朱橚在中醫專著《袖珍方》一書中說“予當弱冠之年,每念醫藥,可以救夭傷之命,可以延老疾之生,嘗令集‘保生余錄’、‘普濟’等方。……惟為善跡有益於世,千載不磨。……將以救人之疾……”表達了他救荒濟民的願望。

朱橚生於富貴,雖然遭遇了被囚禁之苦,差點被幽禁終生,命運多磨,卻沒有消沉,在經歷了人生的磨難之後,未忘百姓,撰書救荒濟民。他生為皇子,無緣帝位;身為藩王,處境尷尬,不適合參政,終生不能離開封地,其實是很鬱悶的事。但他卻走上另一條路,用王府的財力大量收集本草、方劑,以本草、方劑濟民,留下一段善跡。

(來源《明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