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感:隱蔽很深的人心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5年08月11日】

有些人心明明是錯的,但卻被舊的因素和觀念所左右。讓我們很難清醒的認識到錯誤的點在哪裡。

前段時間領導發我一份文件,讓我去很遠的地方的一個外協單位去蓋章。因為單位比較遠,所以就想著過幾天湊幾個文件一塊去(以前一直都是這樣的,是和領導商量好的)。過了半個月後又有兩個文件需要蓋章。三個文件一起去就比較合適了。

匆匆忙忙的到了外協單位,蓋完章就回來了。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後,自己感覺心裡不踏實,就想著再看一下蓋章是否有錯誤。這一看嚇一跳,原來有一份文件忘了,下午還要過去一趟。

此時心裡有些不安定,認為是自己上次偷懶了,這次也就補上了。趟數並沒有減少。是自己的懶惰促成了麻煩。

但這樣一想的時候,就發現問題了。從工作效率的角度看,幾份文件湊一塊蓋章是正確的,為甚麼會出現錯誤呢?問題應該是自己的觀念,一遇到問題就會大腦飛速運轉,去找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這不也是人心在作怪嗎?自己認為自己偷懶的觀點是不是也是舊的因素的干擾嗎?

放下自我說起來很簡單,卻不知我們的一思一念都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稍不留意就會陷入其中。我們衡量問題的標準是法理而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觀念。

遇到問題先找自己是對的,但往往我們在尋找的時候會出偏。沒有站在大法的基點去看問題,而是就事論事發揮自己的想像。

師父講「要多看自己是不是思想對頭。矛盾的對方表現的越對自己不利就更容易認為他不對、肯定是他錯了。修煉是很複雜的,去人心是最難的。多向內找自己,就找自己的心。大家都找自己、共同協調好最重要。」 (《洛杉磯市法會講法》)

如果領導強調要我們馬上去做的事情,我們拖拉就是錯的。而如果領導允許我們可以等一等的,我們這樣做了就是對的。不存在懶惰的問題,而是一種合理的分配而已。  

我們平時遇到問題往往會找一堆自己的問題,比如:懶惰、私心、顯示心、嫉妒心等等。這種找法往往是錯的,並不是事件的根本。因為在我們沒有圓滿之前,這些心都會有的,但或許只是一種痕跡而已,並不是真有。

真正靜下心來,去發現自己的人心,才是根本。有時候幫助我們找人心的心也未必一定是對的,也許它就是舊的因素,需要去掉的人心。

本階段的一點理悟,寫出來與同修分享,也請同修指正錯誤。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