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四聖試禪心」:切莫羨慕人世間的小康生活

新月


【正見網2025年08月11日】

在古代有良田、店鋪和美妻,就是小康的生活。是人們所羨慕的。而今天有企業和店鋪、存款,就是人們希望的美好生活。看上去的美好,其實也是轉瞬即逝的過眼雲煙。

在《西遊記》中也有類似的考驗。

那婦人道:「舍下有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山場果木三百餘頃;黃水牛有一千餘只,況騾馬成群,豬羊無數。東南西北,莊堡草場,共有六七十處。家下有八九年用不著的米穀,十來年穿不著的綾羅;一生有使不著的金銀,勝強似那錦帳藏春,說甚麼金釵兩行。你師徒們若肯回心轉意,招贅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榮華,卻不強如往西勞碌?」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無言。(《西遊記》第二十三回  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這一橋段,其實就是在考驗師徒四人對小康生活的留戀。唐僧的表現很好,直接拒絕了。悟空和沙僧根本就不感興趣。唯獨八戒喜歡。其實八戒在高老莊的生活就是這種生活。這一次還是沒有守住。

人都是想要這種小康生活的。看上去簡單卻是很舒適。特別適合八戒這種懶惰貪心的人。這是一個人要做人還是神的問題,也就是人神的區別。

仔細想想,這一關似乎是專門針對八戒的。因為唐僧根本就看不上,悟空沙僧沒興趣。

師父講「到了近代創世主要用人體救度宇宙眾生時,人體中原有的生命多數由「神」轉生為人所替代。因為人體可以在苦中消罪業,同時在無正理中,能堅守神說的正理,又能保持善良就會得到生命的提高。末後已到,三界天門已開,創世主已在選擇這種人救度。」(《為甚麼會有人類》)

古人嚮往這種小康生活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因為那時正法還沒有開始。都是在為正法做鋪墊的。今天就不同了,正法開始了。大法師父也破了迷。告訴了世人真相。

今天的人大都是天上的神轉世來到人世間得法的,不應該留戀人世間的這些利益的。

《西遊記》講的是一般修煉人的標準,今天的大法弟子要做的更好,按照大法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言行。世人也應該清醒了,因為很多人都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帶著使命下世來的神。

這段時間自己對經濟問題有些鬱悶,因為經濟條件一直不好,就是找不到原因。後來才明白,這不就是在羨慕人世間的那種有錢、有車的美好生活嗎?

看似是小事,背後卻是強大的人心。正法接近尾聲了,不要再羨慕人間的小康生活了。放下人心,走向神的時候到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