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才搧滅火焰山的因由

楚若薇


【正見網2025年01月09日】

《西遊記》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中說道,唐僧師徒四眾,「同心戮力,趕奔西天」, 「進前行處,漸覺熱氣蒸人」,原來是來到火焰山地界。一問才知,離此六十裡遠便是火焰山, 「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裡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 又探聽到: 「鐵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來,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 那個鐵扇公主在西南方一千四百五六十裡的翠雲山芭蕉洞。

這便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難,在這一難中沒有妖怪要對唐僧如何,只有這火焰山擋住了前行的路。看起來,只要借來芭蕉扇,搧滅火焰就完事大吉了。這對孫悟空來說,也不當回事兒。 

孫悟空駕起雲頭霎時便來到翠雲山,徑至芭蕉洞口拜求芭蕉扇。那鐵扇公主原是曾與悟空結義的牛魔王之妻,其子枯松澗火雲洞聖嬰大王紅孩兒,在觀音菩薩處做善財童子。為此鐵扇公主心懷怨恨,「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陰風,把行者扇得無影無形,莫想收留得住。……那大聖飄飄蕩蕩,左沉不能落地,右墜不得存身,就如旋風翻敗葉,流水淌殘花,滾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 。孫悟空認得是五萬裡外靈吉菩薩所在的小須彌山。靈吉菩薩送他一粒定風丹,「管教那廝扇你不動」 。孫悟空「把定風丹噙在口中,搖身一變,變作一個蟭蟟蟲兒,」趁著鐵扇公主喝茶,「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內,……疼痛難禁,坐於地下叫苦,」 只得答應。孫悟空拿了扇子便來到火焰山,「行者果舉扇,徑至火邊,盡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騰起,再一扇,更著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漸漸燒著身體。行者急回,已將兩股毫毛燒淨,」方知此扇不是真的。 

《西遊記》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中講道孫悟空再去找牛魔王借扇的經過,那牛王聞言,咬響鋼牙罵道:「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你既欺我妻,又滅我妾,多大無禮?上來吃我一棍!」原著中這樣描述:「這牛王那容分說,掣混鐵棍劈頭就打。這大聖持金箍棒,隨手相迎。」後來趁牛魔王去亂石山碧波潭吃酒,孫悟空偷走了他的坐騎金睛獸,並且化作牛魔王的模樣, 「大聖假意虛情,相陪相笑,沒奈何,也與他相倚相偎。」從鐵扇公主手中騙出了真的芭蕉扇,然後現出本相,「那女子一見是孫行者,慌得推倒桌席,跌落塵埃,羞愧無比。」 

那孫悟空好不得意,原著中是這樣描寫: 「這大聖,不管他死活,捽脫手,拽大步,徑出了芭蕉洞,正是無心貪美色,得意笑顏回。將身一縱,踏祥雲,跳上高山,將扇子吐出來,演演方法。將左手大指頭捻著那柄上第七縷紅絲,念了一聲哃噓呵吸嘻吹呼,果然長了有一丈二尺長短。拿在手中,仔細看了又看,比前番假的果是不同,只見祥光幌幌,瑞氣紛紛,上有三十六縷紅絲,穿經度絡,表裡相聯。原來行者只討了個長的方法,不曾討他個小的口訣,左右只是那等長短。沒奈何,只得搴(qiān)在肩上,找舊路而回不題。」未成想被牛魔王趕上,變作豬八戒模樣,又把扇子誆了回去。 

孫悟空兩番借芭蕉扇都未成功,這是什麼原因呢?孫悟空只把這件事當作一項任務或一個項目去完成。西天取經是一項神聖的使命,但是也要內心歸正到同樣神聖的狀態才行。孫悟空的行為是取經團隊的集中體現,內心歸正到位了嗎?路走的是否正呢?孫悟空一借芭蕉扇是通過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要挾的方式拿到了一把假扇,還燎了自己兩股毫毛;二借芭蕉扇是通過化作牛魔王模樣哄騙到手的,戲弄了結義兄弟的妻子,使其蒙羞,還「得意笑顏回」,並且覺得自己道德高尚, 「正是無心貪美色」。孫悟空的這段故事,在被反理主導的、迷一般的塵世間,常常被當作是正面的、有辦事能力的象徵為人們所稱道。 

但在牛魔王那裡,因為妻妾被戲弄增加了個人的怨恨。那火焰山土地對牛魔王言明:「唐三藏西天取經,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快將芭蕉扇來搧息火焰,教他無災無障,早過山去;不然,上天責你罪愆,定遭誅也。」奈何牛魔王被仇恨沖昏了頭,聽不進去。最後,托塔天王和哪吒率天兵天將來助戰,牛魔王被照妖鏡照住本象,一連砍了十數個頭,方才歸順,鐵扇公主雙手捧出芭蕉扇,並告訴孫悟空息火之法: 「要是斷絕火根,只消連扇四十九扇,永遠再不發了。」 

《西遊記》原著中借土地之口說出一番道理:「古語云,行不由徑,豈可轉走?」此處的「行不由徑」是一個成語,出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走路不走捷徑。比喻為人正直,行事光明正大,辦事遵循正道,不投機取巧。也只有心正,行的正,才能走過關難,求得真經。此外,這火焰山並非牛魔王放的火, 「此間原無這座山,因大聖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被顯聖擒了,壓赴老君,將大聖安於八卦爐內,煅煉之後開鼎,被你蹬倒丹爐,落了幾個磚來,內有餘火,到此處化為火焰山。」由此說來,還是孫悟空過去大鬧天宮造的業,今天要還這個業力了。 

孫悟空最後連扇了四十九扇,徹底斷絕了火根。那麼,火焰山真的是靠息火法搧滅的嗎?其實未必,這只是表面這層的表現形式,取經路上的關難是要修過去的。一到火焰山地界便是修心的開始,在去除了執著,轉化了業力之後,這個關難自然就會消失。如果孫悟空最初就能走正,後面的情況就不會那樣形勢複雜、衝突激烈。佛法無邊,只要心性到位了,實際上是不需要小道的什麼息火法的。阻攔前行的火焰山其實根子是在心裡,只有歸正自己的心,方能除去心中的火焰山。「牽牛歸佛休顛劣,水火相聯性自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