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無字之經」與通天河曬經石的寓示

楚若薇


【正見網2024年05月26日】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中講到,唐僧師徒經歷了一路的千難萬險,可謂是「挑禪遠步三千水,飛錫長行萬裡崖」,終於來到了西方佛地,得以「功成行滿見真如」。靈山腳下玉真觀的金頂大仙已在此等候取經人足足十四年了,遂「攜著唐僧手,接引旃壇上法門」,指引唐僧師徒走上靈山登雲道,去往靈鷲高峰佛祖聖境。來到仙凡之隔的凌雲渡之後,發現那獨木橋又細又滑走不得。幸有南無寶幢光王佛撐著無底的船兒來接引,「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從此脫去凡胎,過了凌雲仙渡。由此可以看出,若無人接引,便不會知曉從凡界進入佛國世界的路徑。

待唐僧上得靈山,進入雷音寺,來到大雄寶殿前向如來佛祖拜求真經,如來吩咐阿儺、伽葉,將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阿儺、伽葉引唐僧來到珍樓寶閣,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三藏聞言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 最後將一卷卷收在包裡,馱在馬上,又捆了兩擔,八戒與沙僧挑著,叩謝了如來,下山奔路去了。

寶閣上的燃燈古佛,知是阿儺、伽葉將無字之經傳去,「卻自笑云: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便教白雄尊者駕狂風前往將經包捽碎,拋落塵埃。唐僧看過散落的經卷,方知是無字之經,便返回去稟過佛祖換經,沒成想如來卻說:「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奈何二尊者仍要人事,唐僧將唐王親賜紫金缽盂奉上,只求「以有字真經賜下」。於是從「各部中檢出五千零四十八卷」,唐僧謝恩領經而去。隨著八大金剛,飄飄蕩蕩駕雲向東土而去。

阿儺兩次索要「人事」,而且如來佛祖知道後並未說什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這是幫助唐僧放下最後的人心。唐僧還是把這個唐王親賜的紫金缽盂看的重了。到了脫去凡胎、出世間的層次,如何還能有將這個凡界的御賜當成「人事」的凡心之念呢?

「無字」與「有字」,哪一種才是真經?長久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何為經?只有佛陀傳的法才可成為經。修煉中的人留下的東西都不能作為經。 「無字」與「有字」都可以是真經,只是其內涵在不同層次中的展現方式。在世間常人層面的展現就是在「有字」的經卷,而在更高的層次中的顯現就不是世間的這種字了,只有達到那個境界後才能看的到。所以,在常人的層面就看不到高層次的真經中的字和內涵,所看到的也就是無字之經了。為甚麼如來佛祖卻說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傳無字真經是好的呢?這是因為人類社會本就是個反理主導的五毒亂世,真經不可輕易傳世,而無字真經只給達到那個境界的有緣人展現,並未顯現於世間。既然唐王有禮佛取經之願,所以隨緣傳了有字的經卷。但是,說到這有字之經,其實並非都是真經,又埋下了後面通天河的第八十一難。

《西遊記》第九十九回是這樣描述的:觀音菩薩說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 於是安排「將他四眾,連馬與經,墜落下地。」恰好落在通天河西岸,遇到當年馱他們過河的那個老黿將他們和馬馱渡河東。只因唐僧忘了當年老黿托問如來之事,老黿「把他四眾連馬並經,通皆落水」,「只是經包、衣服、鞍轡俱濕了。」 於是,「移經於高崖上,開包曬晾,」「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經不全,曬經石上猶有字跡。」這裡所說的「本行經」指的便是《佛本行經》,即唐僧從靈山取得的那《佛本行經》一百一十六卷。

熟悉佛教歷史的都會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並未留下經書,佛教的經書都是在釋迦牟尼佛離開五百年後,才由後人回憶整理出來的。而且還將某些完全由後人編寫的內容也列為了經書,其中就包括這部《佛本行經》,又稱《佛所行贊》,被確認是古印度馬鳴所著。書中以詩體敘述佛陀行跡,記載佛陀前生的生活至覺悟之時的完整故事。被曬經石沾破,是否也是某種劫數和寓示呢?非是佛陀所講的皆不可當作經;也不教世間流傳全部真經。因為如來佛祖教阿儺、伽葉只「每部中各檢幾卷」,顯然並未將全部真經傳與唐僧。

為甚麼不能給世間留下全部真經呢?因為釋迦牟尼佛講過一個流傳很久的傳說,待到末法亂世,優曇婆羅花大範圍開放的祥瑞就是在告訴世人,真正的佛家大法開始度人了。如今適逢其時,現世的眾生如何把握住這萬世難遇的幸運機緣呢?!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