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西梁女國被攝入琵琶洞的緣由

楚若薇


【正見網2025年01月18日】

唐僧師徒乘船過了子母河,進入西梁女國地界,來到城外迎陽驛安歇。那女官驛丞遂進城至五鳳樓稟報女王。在宣至殿上女王聽驛丞講道:「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誠是天朝上國之男兒,南贍中華之人物。」女王便有留下御弟成親之意,倒換關文讓唐僧的徒弟去往西天取經。

但這婚配之事,無媒不可, 於是便由太師作媒,驛丞主婚,一同到館驛向御弟求親。《西遊記》原著第五十四回中這樣描寫唐僧的反應,「三藏聞言,低頭不語。」孫悟空出面答應親事,卻有個「將計就計」的盤算,在喜筵後,送出城外,「老孫卻使個定身法兒,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動,我們順大路只管西行。」太師回去復命後,女王擺駕來迎接唐僧,女王「與長老同登鳳輦,並肩而坐」,回到五鳳樓,「即與長老攜手相攙,下了龍車」。筵宴散了之後,倒換官文,唐僧假意要出城送三個徒弟西行,「女王不知是計,便傳旨擺駕,與三藏並倚香肩,同登鳳輦,出西城而去。」卻說這時節,「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未成想,「只見那路旁閃出一個女子,喝道:『唐御弟,那裡走!我和你耍風月兒去來!』……那女子弄陣旋風,嗚的一聲,把唐僧攝將去了,無影無蹤,不知下落何處。」

唐僧為甚麼有此一難?且看唐僧在西梁女國是如何做的。俗話說:「出家人不打誑語」,說的是一個和尚不能說謊話、大話、吹牛的話,在佛教的戒律中表述是「不妄語」,就連在家居士的五戒中也是要遵守的。為了倒換官文就去騙那個西梁國女王,而且把婚姻大事當作兒戲,把個三十六計都用上了。殊不知,在人世間,婚配乃天作之合,喜筵便象徵婚配禮成,也表示唐僧已經還俗了。並不是以「洞房花燭夜」「喪元陽」為分際。既然已經還俗,也就不受比丘的具足戒約束了。

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所傳的那一門的修持方法就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因為修煉的是副元神,所以要出家,遠離世俗,斷絕世間的一切誘惑,守戒律是最基本的,極為重要的。釋迦牟尼佛也知道在末法末劫之後會有在世俗中修煉的佛家大法在世間開傳,他的弟子也將在轉輪聖王下世後所傳的宇宙大法中圓滿。

那麼,唐僧是否可以就此留在西梁女國,然後「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呢?這種格式化的表述形成源自大乘佛教中《維摩詰經》引入中國之後,它以在家居士維摩詰為中心人物,雖家財萬貫,卻能救助貧民、布施僧侶,樂善好施,闡揚大乘菩薩道,積極入世又不沾俗塵。由於它很符合主流社會文人的文學旨趣,南北朝時期一度成為文人學士清談闊論的熱點,從而帶起一陣佛教世俗化的潮流。然而,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東西是不能稱為「經」的。佛教中的僧人或居士在不同層次所講的東西列入佛經便是亂法的開始,所以說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這種表述,雖然在社會上有不少流傳,但卻是帶著佛教中的印記和信息,也不能摻入到宇宙正法時期的大法修煉之中,而且大法修煉者在世間的正法修煉中提升,也不是那種意義的 「菩薩行」 或孔子學說嬗變後的「入世」。

再說唐僧被那女怪捲入毒敵山琵琶洞,隨後孫悟空「捻著訣,念個咒語,搖身一變,變作蜜蜂兒,……飛舞入門檐。」看見唐僧正與那錦繡嬌容、軟玉溫香、美若西施還裊娜的女怪坐在那裡,唐僧沉思默想道:「我待不說話,不吃東西,此怪比那女王不同,女王還是人身,行動以禮;此怪乃是妖神,恐為加害,奈何?我三個徒弟,不知我困陷在於這裡,倘或加害,卻不枉丟性命?」由此可以看出唐僧意志已是不堅定,有幾分妥協了。「那怪將一個素饃饃劈破,遞與三藏。三藏將個葷饃饃囫圇遞與女怪。女怪笑道:「御弟,你怎麼不劈破與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葷。」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葷,怎麼前日在子母河邊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鄧沙餡?」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行者在格子眼聽著兩個言語相攀,恐怕師父亂了真性,忍不住,現了本相」 。

這裡那女怪話語中暗藏機鋒,點出唐僧在子母河打胎破戒,現在又吃鄧沙餡意味著已有妥協之意。唐僧的應對唱和話語則透出理屈躲閃和順應環境之意。那女怪若再進一步色誘和逼迫,唐僧的元陽還能守住嗎?幸好有孫悟空的出現解救了意亂的唐僧。這一難乃是由於前番在西梁女國破戒未通過考驗而招來的,相當於加大難度後的又一次考驗。

孫悟空未能制伏那個女怪,反被其「倒馬毒」所傷,幸得觀音菩薩顯化,去請來昴日星官 「立於山坡上,現出本相,原來是一隻雙冠子大公雞,昂起頭來,約有六七尺高,對著妖精叫一聲,那怪即時就現了本象,是個琵琶來大小的蠍子精。星官再叫一聲,那怪渾身酥軟,死在坡前。」這才救出了唐僧。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中這樣描述唐僧:「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取經路上遇到的女妖分為兩類:一是要吃唐僧肉,意圖長壽長生;二是色誘,圖謀獲得唐僧的元陽。修行的原體如此珍貴,那麼何謂修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給出的解釋是:「修習實踐;學佛、學道。」 「修行」一詞在古時已有,意為君子修養德行。後來佛教、道教將「按照教理踐行」稱為修行、修道等,並逐漸成為「修行」一詞的主要詞義。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五欲、求涅槃道為最終的歸屬。因此,「修行」一詞已有佛教和道教的特定內涵於其中,與大法中「修煉」一詞的含義不同,還涉及到「不二法門」的問題,是不可以混淆使用的。

「千古流傳成勝跡,幾人修煉得真機。」「堅心一志任前程,大道於人終不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