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生無悔

文/鍾延


【正見網2002年03月24日】

人的一生中,總會因為許多原因做一些錯事,可能是一念之差,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可能是無心,也可能是有意。但是,人最痛苦的時候,可能不是在有人告訴自己,哪裡做錯了,或受到他人譴責的時候。而是,午夜夢回時,甦醒的良知象鏡子一樣照到了自己靈魂中醜陋的一面時的痛悔和難過。

隨著人類在物質利益上獲得越來越多的滿足,人們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自恃。因此,「悔恨」被認為是一種不良的、缺乏理智的痛苦的情感體驗,越來越遭到排斥。「我做事從不後悔。」已經成了有些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自信」。

但是,往往這種「自信」會在良心甦醒的某一時刻灰飛煙滅。絕大多數時候,人以為自己很清醒,卻已經深深陷在迷中了。可能就是為了眼前的利益、可能僅僅是為了一時的舒服和痛快,去違心的說謊,傷害別人,怨恨別人……但是,當人們真正明白時--因為自己的過失而感到痛悔時,卻又總為自己找一些「不得已而為之」的理由敷衍搪塞,或讓自己趕快遺忘這種悔意。久而久之,舊的過失沒有改過,新的過失已經造成。長此下去,人已經在不自覺的墮落之中了。

人們都是有明白的一面的,但是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之中,人善良無私的本性就像顛簸在驚濤駭浪之中的一葉扁舟,若隱若現,稍不留神,就會被巨浪吞噬。「萬丈紅塵終將化成青苔的記億」,往往在人們的生命之路走到盡頭之時,才醒悟到是非成敗轉頭即空,而人在爭爭鬥鬥甚至不擇手段為自己的利益鑽營的時候,往往失去的是作為一個人最珍貴的東西--美好的道德。那時的悔恨將成為終身的報憾,再也無法補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類周而復始、一代又一代的在人生盡頭品嘗著失去本性後的痛悔的苦酒,卻無法在後人「觥籌交錯」之間涌動的奮鬥和發跡的慾望和貪婪中泛起絲毫的漣漪。沉浸在享樂和安逸中的人總是健忘的,偶爾的悔恨,已經不能將人從危險的境地拉回來,「惡夢」醒來後,繼續追求更大的享樂和安逸。

其實,無形中人們放大了悔意消極的一面,卻沒有把悔恨轉化為校正自己的契機。如果人能夠在懊悔之餘,反省自己,設法挽回損失,並徹底的提高自己,將懊悔作為超越自我的起點,那麼,不是已經在完善自己了嗎?人們在內心深處都在嚮往著一種境界:就是在任何時刻都能夠堂堂正正、無愧於自己的良知。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才能獲得內心真正的寧靜與祥和。這種境界凝聚的力量又可以超越一切凡世的物質和情感,代表著真正的解脫和幸福。能夠做到這一點很難。但也許這正是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為什麼,人在犯錯誤時,無法認識到,甚至在悔恨之餘,還不能改正呢?其實是因為衡量標準出了問題。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不斷地檢討和反省自己,固然重要。可以在防微杜漸中使人明白道理,不斷改正和提高自己。但是,如果在正法洪傳之時,能有幸得宇宙大法,並不斷的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按照其法理衡量,在做事之前不就已經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了嗎?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無怨無悔。這正是人類應當遵循的回歸之路呀!

在特殊的歷史時刻,請不要對善意規勸你的人惡言相向,不要對講給你真相的人默然冷對,不要將手中的真相傳單隨意丟棄,在不久的將來當你回想起曾經善待過「真、善、忍」的那一刻時,你會在內心默念:人生無悔。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