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直」不等於沒教養》一文想到的



【正見網2016年01月21日】

看了前一段時間的《直”不等於沒教養》這篇文章之後,有同感,我們當地也有類似的人,當同修們指出其不修口時,她就說,我就是直,我說話就這樣,有什麼說什麼,不會拐彎抹角,還說是為了同修好等等。

這個話聽起來似乎有理,有問題就應該指出來啊,其實不然。該同修是用這個“直”來掩蓋自己的不修口,不修心,掩蓋自己放縱的魔性。

我們修的是“真善忍”,而不是“直”,“真善忍”要求我們要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寬容忍讓,事事處處都要為他人著想。那麼做什麼事情,說什麼話之前,都要明白自己是煉功人,說的話,做的事符不符合法,應不應該說,應不應該做,而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個“直”的背後,可能摻雜了妒嫉心,爭鬥心,顯示心,驕傲自大之心等等種種不好的東西,長此下去,可能會被邪惡因素利用,做出對自己的修行不利的事。

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經常以玉來比喻君子,所謂“君子如玉,溫文爾雅”,描述的就是君子那種待人處事的表現。

孔子認為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看要看得明確,不可以有絲毫模糊。聽要聽得清楚,不能夠含混。神色要溫和,不可以顯得嚴厲難看。容貌體態要謙虛恭敬有禮,不可以驕傲、輕忽他人。言語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做事要認真敬業,不可以懈怠懶惰。有疑惑要想辦法求教,不可以得過且過,混過日子。發怒時要想到後果,不可以意氣用事。遇見可以取得的利益時,要想想是不是合乎義理?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意思是:不固執己見,才能看得明白;不自以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自我誇耀,才能建功立業;不自大傲慢,才能長久。又曰:“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就是說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我表現;要自尊自愛,不要妄自尊大。這都是教人屈己尊人,不可有高傲之心的論述。

當然,並不是說看到同修的問題不能說,但這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說話的基點問題,是不是真的以誠待人,是不是真心為他人好,而不是在逞一時的口舌之快,第二是注意說話的語氣與方式,用慈悲與智慧來對待身邊的一切,無論同修還是應該救度的眾生。

邪黨文化中的“假惡鬥”,批判式的說話方式,對於修煉人來說,是首先應該去除的東西。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