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預言中的國共兩黨宿命和「大災難」(六):劉伯溫《燒餅歌》預言國共內戰聖人救世

壬靜思


【正見網2017年04月24日】

五.劉伯溫《燒餅歌》

《燒餅歌》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預言之一,記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詢問開國軍師劉伯溫關於未來世事時的對話。 《燒餅歌》從明朝開始一直預言到民國初期蔣介石上台,然後朱元璋(“帝”)問了一個關於“胡人”的問題,引出劉伯溫(名基,字伯溫)從國共內戰開始直至聖人救世的一段著名預言:

帝曰:“胡人至此敗亡否?”
基曰:“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人方罷休。炮響火煙迷去路,遷南遷北六三秋。可憐難渡雁門關,摘盡李花胡不還。黃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萬八千眾。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難恕有罪無不罪,天下算來民盡瘁。火風鼎,兩火初興定太平;火山旅,銀河織女讓牛星。火德星君來下界,金殿樓台盡丙丁。一個鬍子大將軍,按劍馳馬察情形。除暴去患人多愛,永享九州金滿籯。”
帝曰:“胡人此時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人方罷休。

解:“九十九”乃“一百減一”,“百”字減去下面“日”字中的“一”橫,成一“石”字,指蔣介石。 “胡人”同上文對《推背圖》第四十一圖的分析,指由前蘇聯扶持起家,暴力強行使外夷“共產”異說入侵中華的中共。

蔣介石勵志徹底消滅共產外夷。

炮響火煙迷去路,遷南遷北六三秋。可憐難渡雁門關,摘盡李花胡不還。

解:“六三”為十八。 “南”指南京,“北”指“台北”。
“炮響火煙迷去路,遷南遷北六三秋”:從1931年初民國政府第一次“圍剿共匪”,至1949年退守台灣(民國政府首都也由“南”京遷到台“北”),蔣介石與入侵中華的共產外夷和日本侵略者輾轉苦戰十八個春秋。

“雁門關”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中原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前線要塞,這裡喻指抵禦從北方蘇聯發源的共產外夷入侵中華。 “李”指民國政府撤離大陸時的代總統李宗仁,“胡”指最後一位撤離大陸的國軍上將胡宗南。

“可憐難渡雁門關,摘盡李花胡不還”:可惜蔣介石沒有能夠抵禦住共產外夷入侵中華,李宗仁撤離標誌民國政府在大陸的政治統治結束,胡宗南撤離標誌軍事行動結束。

黃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萬八千眾。

解:“牛”的古代象形字是“”,其上部(“山”指上部)“”似一“厶”字。 “一洞”指一“口”字。厶下一口成一“台”字,指台灣。 “投拾”是收留之意。 “千”指一千倍。 “萬八”的一千倍是一千八百萬,大約是台灣的人口數目。

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難恕有罪無不罪,天下算來民盡瘁。

解:國民黨先撤退到台灣的人員得到了平安,留在了大陸的人員後來想去往(“到”的一個意思是去往)台灣,都遭到了中共的整肅殺戮。

中共聲稱鎮壓“反革命”(“難恕有罪”),結果造成幾乎所有留在大陸的國民黨人員遭到鎮壓(“無不罪”)。中共反反覆覆的運動,算來使得所有的人民都受到了傷害(“民盡瘁”)。

根據中外學者的各項研究,在中共建政初期的“鎮反”、“土改”等運動中,數百萬留在大陸的國民黨人員遭到了中共的殺害。

火風鼎,兩火初興定太平。火山旅,銀河織女讓牛星。

解:這兩句使用《易經》中的兩卦預言了台海兩岸關係的宿命。

“火風鼎”乃《易經》第五十卦,吉卦,去故取新之意,比喻國共兩黨關係在台海兩岸各持一方後開始進入新階段。 “兩火”成一“炎”字,意紅色,喻中共政權。從中共建政時(“兩火初興”)開始,台海兩岸逐漸進入了和平穩定狀態。

“火山旅”是《易經》第五十六卦,卦辭為“旅,小亨,旅貞吉”。其中第一個“旅”的意思是客居他鄉,喻指國民黨背井離鄉,客居台灣之狀況。 “小亨”意小通順,即小事可以,大事不行,喻國民黨在台灣偏安而治。 “貞”意正道,“旅貞吉”意指只有途中堅守正道才能吉祥,喻國民黨只有堅守正道才能保持其偏安統治的地位。

那麼最終結果如何呢? (在大災難後)台海兩岸的關係最終還是發生了變化‭ ‬——‭ ‬“銀河(指台灣海峽)織女(指台灣)讓牛星(指大陸)”。劉伯溫自己的另一部預言《金陵塔碑文》的尾聲中也隱含了同樣意思:“淺水鯉魚(指台灣民國)終有難”。

接下來《燒餅歌》描述了一場巨大的“天火之災”:

火德星君來下界
金殿樓台盡丙丁

解:“火德星君”指火神,“火德星君來下界”既比喻天火從天而降的景象(比如彗星帶火從天而降,或極度高溫的天氣等情景),也比喻火神下界到世間施以火災;“丙丁”之五行屬火,“盡丙丁”比喻全部被吞噬於火海之中。

佛家《五公經》亦有“天使魔王把火燒,一切萬民遭辛苦”等描述,道家《太上洞淵神咒經》也有“鬼長三尺六寸,常持天火,燒人宅舍”等描述,是大災難的一些表現。這些描述相似於《聖經.啟示錄》中神懲罰撒旦的信奉者而施以天火之災,以及“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頭上,叫日頭能用火烤人”,來懲罰那些不信者和惡人的描述。

在描述這場災難之後,《燒餅歌》描述聖人出世:

一個鬍子大將軍
按劍馳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愛
永享九州金滿籯

解:“一個”的“個”(正體)在古文中同“個”(簡體)。 “一”和“個”(簡體)中含“一”、“人”、“|”,合起來排布一下成一“木”字。
“胡”字的本意是“牛頷垂”,即牛脖子(下巴)下之垂肉,這裡喻指“下垂”。
“一個鬍子”即指“木”字“下垂”一“子”,成一“李”子。指聖人姓李。
“大將軍”描述的是聖人李氏出世時的形像,即為一將軍形像。

“按劍馳馬”似乎是一句不符合邏輯的描述:騎著馬能跑多快、跑多遠呢?用劍又怎麼能和邪惡勢力在地上所使用的現代甚至未來武器相匹敵呢?其實,這句不是在描述於世間地上“按劍馳馬”。

“大將軍按劍馳馬”,這一描述相似於《聖經.啟示錄》第十九章中的描述:天開了,“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顯現於天空,身騎白馬,口出利劍,威服掃除邪惡勢力,並“用鐵杖轄管”列國。

《格庵遺錄》中對聖人也有“上慕劍旗,下察走馬”的描述。 “大將軍按劍馳馬”其實是對聖人出世,威服掃除邪惡勢力,以及“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的聖人所呈現的神跡和形像的描述。

在中國預言中,聖人出世威服掃除邪惡勢力時所用的法器為“劍”(如《五公經》等所述),“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所用的法器被描述為“戟”或“金戈”(如《推背圖》等所述);《聖經.啟示錄》中“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出世威服掃除邪惡勢力時,“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轄管列國所用的則被描述為“鐵杖”(rod of iron)。

法國著名預言家諾查丹瑪斯在其《諸世紀》的“紀二第29首”中描述聖人為“一位東方人”,“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使用的是“神杖” (rod)。

“察情形”喻指聖人對所有眾生的思想言行都明察秋毫,洞悉無漏,因此對於所有眾生的定位,以及“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的作為都是公平正義。這相似於民國時期預言《武侯百年乩》中描述聖人“執中守一定乾坤,巍巍蕩蕩希堯舜”‭ ‬——‭ ‬“執中守一”的一個意思是公平正義;也相似於《聖經.啟示錄》描述萬王之王:“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

“除暴去患人多愛”指聖人威服掃除了所有造成人類毀滅性巨大災難的邪惡勢力,並且消除了人間的暴虐和禍患,受到所有被拯救的天下百姓的敬仰愛戴。

“永享九州金滿籯”:這四句中最為令人費解,表面上也最不符合邏輯的就是“永享九州”‭ ‬——‭ ‬如果聖人是凡人,那麼凡人根本就不可能“永享九州”;如果聖人是神,“九州”這種世俗之地又有什麼好享用的呢?

其實,“享”字的本意是“(貢)獻”,即“給予”之意,這裡引申為“恩賜給予”;“九州”喻指天下;“金滿籯”的原意為滿箱的金銀財寶,這裡喻指最為美好的一切。

“永享九州金滿籯”的字面意思是聖人永遠地恩賜給予“九州”以最為美好的一切。

道家《太上洞淵神咒經》中,太上道君對於聖人所恩賜的“九州”的美好景象作了以下描述:“天下大樂,一種九收,人更益壽三千歲,乃復更易,天地平整,日月光明,明於常時。”

歷經毀滅性巨大災難、滿目瘡痍的“九州”,如果要擁有如此最為美好的一切,符合邏輯的解釋應該是聖人重造了嶄新的“九州”。

“永享九州金滿籯”即聖人重新創造了嶄新的“九州”,並永遠地恩賜給予其以最為美好的一切。

《格庵遺錄》對那個萬物更新進入嶄新“九州”的時刻有如此描述:‭ ‬“送舊迎新此時代,天下萬物忽變化;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家”。

《聖經.啟示錄》第二十一章中也有這樣的描述:“坐寶座的(創世主神)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

帝曰:“胡人此時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解:在劉伯溫描述完聖人救世之後,朱元璋問:這時“胡人”還在嗎?劉伯溫回答:到此時中共(胡人)早已經滅亡多時了。

結合上文所述,大災難發生之前的最後一個歷史朝代即是中共時期。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