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賣柑者言,今又該怎樣言?

中國大陸 章辰


【正見網2017年05月05日】

《賣柑者言》,是明代開國功臣劉伯溫寫於元朝覆亡時流傳後世的作品,其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比喻,有雄視百代的洞見,於今更顯真知灼見。

一位以賣柑橘為業的人,有一個本事,就是能把柑橘經嚴寒和酷暑後保存下來,再拿柑橘後,表面依然光彩鮮艷,質地玉石,顏色金黃依舊。但剖開來看,裡面卻是破舊如棉絮,冒出一股嗆鼻的煙塵。作者便責問賣柑的人:“你賣給人家的柑橘,是要拿它裝到器皿裡去供奉神靈、招待賓客呢,還是以外表的炫耀迷惑傻子和瞎子呢?這樣欺騙的手法,真是太過分了!”

賣柑人淡定自若笑著說:“我幹這職業年頭多了,就是這樣自己養活著自己。我賣這樣的柑橘,有人買這樣的柑橘,誰也沒說什麼,您又是哪門子不滿足呢?看看當朝那些耀武揚威、坐虎皮交椅的人,身上佩戴虎符,以為氣度不凡,可哪個是輔佐帝王的重臣呢?盜賊興起不知怎樣控制,百姓困苦不知怎樣解救,官吏為非作歹卻不知怎樣治理,白花國家俸祿卻不知道羞恥。看來是那樣的高不可攀,使人敬畏,顯赫威武的當朝高官,比起我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柑橘,更腐敗不堪呢!你不去指責那些敗物,卻指責我的柑橘,這是為何?”

這位明朝開國的重臣,有《燒餅歌》喻示後世的諸多歷史大事,能輔佐朱元璋開國,興起一個朝代的紀元,但面對元朝末年市場這位賣柑橘者的回話,竟啞口無言,只是沉默。

劉伯溫寫下這篇《賣柑者言》後,至今大概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詞鋒犀利的文章,於今日仍然力透紙背,讀來讓人無限遐思。

想想如今落馬的黨治高官,一方面是貪污令人怵目驚心的國家錢財,另一點就是貪色達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而那些高官們,哪個又不是在曾經的“三個代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科學發展觀”的刻意造作中一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保鮮過來的呢?而以中國古代《賣柑者言》來看,大概有超出其言的意思了。

另外,如今市場上不僅有《賣柑者言》,更有《賣雞者言》《賣豬者言》《賣魚者言》……而賣雞者、賣豬者、賣魚者以及其他賣貨者,竟然都不敢食用自己的賣物,因為他們懂得那些賣物中的激素和毒性的了得。

我看過一位種植草莓人的視頻。視頻中,賣草莓者是個看來挺樸實的小伙兒,他說:“我種植然後拿到市場賣的草莓個兒大、鮮艷無比,但那是用激素和農藥泡出來的,我是絕對不吃的!”鮮艷好看的草莓,就是一顆顆毒藥作物。而一種價值不菲的“多寶魚”如今則是一道“癌症魚”。

古代的《賣柑者言》,面對我們如今現實的世界,大概很有相形見拙的意思。按“進化論”的理論說來,人的世界是由低級向高級全面科學發展的進步,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過去,競發展到“金玉其外、惡毒其中”上來,真是進化的了得。

古代中華文字,“進”就是越走越佳;而如今的“進”,則是往井裡走。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