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食品早已上台灣人家餐桌…

【正見新聞網2016年01月04日】

台灣自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食安新制,規定國內基改食品中,基因改造生物成分(GMOs)達食品總重3%以上,就需要標示為“基因改造食品”;許多人就在問,“為什麼要有基改食品?”但你不知道的是,“基因工程”(GE)作物所製成的食品可能早就潛入你家餐桌。

去(2015)年11月中,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基因改造鮭魚於美國上桌販售免標示,引起一片批評聲浪。但美國科技部落格《GIZMODO》近日報導,其實這種擔憂其實為時已晚,因為人們早就在不知不覺中食用過這些透過“基因工程”(GE)調整過農作物所生產的食品了。

那“基因工程”與“基因改造”有什麼不一樣?本質上一樣,只是在美國,通常以基因工程(GE)稱基因改造(GM),皆指透過人工(非自然)方式改變物種,美國對前者的定義同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在台灣,衛生署對“基因食品”的公告定義,乃指使用基因工程或是分子生物技術,將遺傳物質轉移(或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使表現具外源基因特性或使自身特定基因無法表現之相關技術。

基因工程作物數量多到你難想像....

關於民眾對基改食品的擔憂中,“是否標示”成為主要的爭點之一,原因是因為基改(GM)食品對民眾來說相對是較新、且未知的東西,但事實上,許多穀物已是基因工程的“常客”。

在過去五年,多數美國農業大州僅生產不到一成未經基因工程改良的玉米,換句話說,幾乎九成的玉米會為了抗蟲害與耐除草劑的理由而進行基因工程。舉玉米、棉花與大豆為例,基因工程至少在15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美國農業部(USDA)也會不斷更新在數個農業大州這三款農作物受基因工程“改造調整”占個別總產量的比例。

許多農作物其實早在數十年前就已進行過基因改造工程,以抵抗蟲害和耐除草劑。(圖片來源:美聯社)

大多數抗蟲害的玉米又稱作“Bt玉米”,是含有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裡面Bt基因的轉殖作物,但在二十年前Bt玉米還沒出現在美國農場時,蘇力菌被當作是殺蟲劑而被大量使用,事實上,現在該菌於有機農作上亦被使用。

既然基因工程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開始,那麼人們對於基改食品的擔憂恐怕是來自於“基因改造食品”這個詞,這名詞代表什麼意思呢?答案大概取決於你問誰,因為基改食品沒有一個特定的定義。

對大多數人來說,基改食品代表的就是一些突變的未來食物,從試管裡誕生、而非自然生長於土壤的食物,殘酷的是,基改穀物並非在遙遠的未來才會出現,它是我們現在、甚至過去就已存在且食用的農作物。

強制標示基改食品增加社會成本?保障人民權益?

有人爭論,基改食品的標示可能帶來後續作業上的成本與程序問題。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報導,強制標示基改食品除了增加標籤作業上的工時,還有更多背後衍伸出來的成本。食品公司必須開始衡量生產基改食品與否,畢竟基改標籤多少會影響民眾購買意願。

更不用說,政府及相關食品部門還需要花費時間及成本來檢驗基改食品內容物與標籤相符與否。

但贊成強制標示的人認為,民眾有權利知道他們買的食品內到底含有什麼成分,這是對人權及食品安全的保障。

台灣1月1日起實施的食安新制規定與南韓標準相同,日本、香港則規定為食品總重的5%,紐澳及歐盟則分別規定為1%與0.9%,而美國、加拿大及中國則未規定比重。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