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安危機 有毒塑膠微粒隨著海鮮下肚

【正見新聞網2016年11月09日】

環團統計,每年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使得海洋垃圾中,有6到8成都是塑膠,這些塑膠碎裂成無法分解的塑膠微粒,吸附和釋放有毒物質,成為魚、蝦、貝類的食物,再經由食物鏈,通通被人類吃下肚,造成新食安危機。

1年800萬噸塑料漂流

綠色和平發布“海鮮中的塑膠”報告,從2002年至2013年,全球塑膠產量從2.04億噸增至2.99億噸,10年內增加快1億噸,而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化作50兆件的塑膠碎片在海上漂流,再因風化或日曬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體積小於5毫米,常帶有有毒物質如塑化劑、雙酚A、壬基酚、多氯聯苯和多環芳香烴等,吸附並釋放有毒物,常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誤食,再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衍生出更多生態和環境污染問題,間接影響人類健康。

嚴重污染食用魚蝦貝

實地調查發現,人類常食用的海鮮已避不開這些污染,英吉利海峽拖網船的漁獲樣本中有36.5%的魚體內含塑膠;121種來自地中海中部的魚類,有18.2%的旗魚、大西洋黑鮪和長鰭鮪的樣本中含塑膠碎片;克萊德海域,83%的挪威龍蝦胃中殘留塑膠細絲;巴西聖保羅桑托斯河口的淡菜、中國海岸和北海的紫殼菜蛤、大西洋的牡蠣等,體內均驗出含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除自然風解產生,還有更多刻意加工的柔珠,被添加在清潔日用品或磨砂產品,使用過後沖洗入海洋,無法自然分解且難以搜集,成為最小卻最強大的海洋殺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中提議全面禁用塑膠柔珠。

聯國喊全面禁用柔珠

美國去年12月28日完成2015年無微粒水域法立法,明年7月1日起分階段管制,英國政府也於6月初宣布將立法禁止製造塑膠柔珠。

台灣環保署上月初宣布明年將公告禁用塑膠微粒,但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認為,台灣腳步太慢,時程與細節未明,應該跟美國同步,現在就開始禁用,並且停止生產塑膠柔珠。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