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6年12月03日】
距離地球大約4200萬光年的宇宙深處,存在一個巨大的星系團,在黑暗而虛空的宇宙中三個星系被“孤零零”地遺棄在這,遠離“喧囂”的星系團使得它們酷似一種獨立的存在,僅剩下大量的氫氣連接著三個星系,此外還有一團無形的暗物質紐帶將它們關聯在一起。科學家認為它們是研究星系演化的合適目標,由於這三個星系被獨立在宇宙空間中,保留了各自原始的信息,比如演化早期的物質組分等。
這三個星系構成的“空洞集群”被科學家命名為VGS_31,其發現者為來自格羅寧根大學卡普坦天文研究所的科學家布爾久·貝伊古與他的同事,這項星系“狩獵”計劃作為空洞星系調查項目的一部分,參與的研究小組對60個這樣的空洞星系,但是VGS_31的結構分布使得科學家感到驚訝,貝伊古認為自己從來沒見過如此空洞的結構。根據宇宙學理論,在宇宙空間中存在著神秘空洞結構,類似於大尺度的纖維狀分布的空間,它們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一般情況下星系都存在於纖維狀結構中,而空洞則不包含著星系,因此如果在空洞中發現星系,那麼確實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在宇宙空洞中,物質的密度還低很多,但是最新的調查表明星系確實可以存在於空洞中。空洞星系的出現讓科學家感到驚訝的同時,也是一種難得的觀測目標,由於此類星系擺脫了其他星系的引力干擾,比如碰撞合併等事件會打亂原始的星系物質分布,因此空洞星系成為絕佳觀測目標,可驗證當前的星系形成理論。
VGS_31空洞星系群距離我們太遙遠,科學家在下一步的調查中將通過多波段光譜觀測其內部結構,最新的研究發現它們的演化與周圍的暗物質細絲存在關聯。由於空洞星系脫離了大部分的星系群,它們演化需要大量的星際氣體和塵埃,在原材料得不到補給的情況下,其演化已經出現的障礙。總體而言,空洞星系的周圍環境與普通的星系群存在不同點,是星系演化理論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