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見天堂的女子 還陽後正面對待人生

【正見新聞網2017年12月02日】

美國女子貝克(Tricia Barker)自稱有過瀕死體驗。她因車禍接受手術,而且在手術進行時靈魂出竅,看著自己的肉身「死亡」。在遊歷過天堂、見過往生親人與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之後,她回到人世間,重新做人。這個難得的體驗讓她徹底改變,並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

吃安眠藥自殺失敗

貝克表示,她曾經憂鬱過。當她21歲、在大學主修英文時,她不知道將來要從事什麼工作,而且感覺人生無望和痛苦。因此,她藉酒吞下一把安眠藥,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

36個小時後,她在自己的房間裡醒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她試圖自殺,但決定繼續活下去。她還開始參加10公裡長跑的訓練,作為生活回歸正軌的象徵。

遭遇嚴重車禍 手術時靈魂出竅

在經過幾個星期的訓練之後,貝克準備參加長跑比賽,但不幸在赴賽的途中發生嚴重車禍。她的背部有多處碎裂,她感覺不到腿的存在,而且還有內傷。

當麻醉師在手術室替她進行麻醉時,她的靈魂隨即離開身體。她當時是個不可知論者(對神存在與否不能肯定或認為不可知),所以對自己的靈魂出竅感到十分震驚。

她看見自己的身體在手術台上,背部被剖開,而且到處都是血。兩個天使過來安慰她。她看見他們將光散發至外科醫生和她自己的體內。

此時,她知道外科醫生能治好她的背部,她也能再次走路,但就在那時候,她看到醫療儀器上顯示,她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

「死亡」時所見之事 後來證實為真

由於看到自己的身體「死亡」很難過,也不確定醫生能否將她救回來,她再也不想看手術的過程。當她動這一念時,她立即出現在醫院的走廊上。

這時候,她看見從不碰甜食的繼父,從走廊上的自動販賣機取出糖果棒(candy bar)食用,而這件事後來被證實確實發生過。

像這種在靈魂離體時見到某件事,而且可以被獨立證實為真的情況,被稱為真實知覺(veridical perception)。

感受到無可比擬的愛

貝克的瀕死體驗並未就此結束。她聽到她的母親、姨媽和其他人在禱告。當她聽聞親人禱告時悲傷的聲音,她幾乎想回到人世間。但此時一道光芒顯現。

她說:「這道光芒如此令人難以置信。我從未感受過這樣的愛,無論是母親或情人的愛,都無法比擬。」

她發現自己置身於比人世間任何東西都真實和美麗的空間裡。她已過世的祖父和她在一起。

然後,她看到數百道光芒,她知道每道光芒都代表她未來的每個學生。她知道她應該當老師,這是她的職業生涯。她不只會教英文,還會教導其他人有關她的瀕死體驗。

她還看到,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在眼前閃現。這並不一定是在強調她生命中重大的事件或關係,而是她與在她生命中扮演小角色的人互動。有些人她很少與其往來,因為她認為他們與她不同。但她看到,當她十分抑鬱時,他們曾擔心她,還為她祈禱。

她能看到和感受到,她對其他人的行為如何影響他們。

上帝和天使沒有對她另眼相看

雖然貝克對自己的部分行為感到痛悔,但她覺得上帝和天使沒有因為她做的這些事而對她有負面看法。他們為她做過的部分選擇感到遺憾,但並沒有因此給她負面評價。他們只是希望她一切都好。

當她試圖自殺時,她看到她有另外好幾條路可走。她其實可以找身邊的人幫忙。

她看到,她原本可以選擇的主要選項是善待自己和珍惜自己。她說:「當你相信你值得讓自己疼愛時,你會開始創造一種比較好的生活。」

儘管她不想回到肉身,但上帝告訴她,她必須回去。她可以幫助其他人了解人還有來生,並協助去除他們的恐懼。

肉體就像衣服 由永恆的靈魂暫時穿上

當她回到身體裡時,她感覺受到束縛。她的身體就像一件衣服,而她一開始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提及自己,就像「貝克」只是她永恒生命的一個有限化身而已。

她的傷勢後來痊癒,就像她在靈魂離體時所看到的一樣。一年後,她參加了10公裡的長跑。這不但代表她從試圖自殺中解脫,也象徵她在歷經徹底改變她的瀕死體驗後展現了旺盛的生命力。

學者:瀕死體驗無法以科學解釋

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教授霍爾登(Jan Holden)長期研究瀕死體驗,曾經探討過幾百個案例,其中包括貝克的案例。她認為這種現象並非有些科學家所聲稱的類似作夢或大腦突然缺氧的情況。

霍爾登說:「任何物質上的解釋都無法說明發生在瀕死體驗中的部分事情。」她以貝克為例說,沒有任何科學模式可以解釋,為何她在手術室內呈現無意識狀態時,能知道她的繼父買了糖果棒來吃。

霍爾登發現,五分之一與死亡有所接觸的人有過類似的靈魂離體經驗,但很多人沒有公開討論,因為他們擔心被取笑。有些有過這種體驗、並公開討論的人,甚至被當成精神病對待。

然而,霍爾登也發現,這些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就像一般人一樣神志正常和理性。而這種體驗的影響大多是正面的。大約90%有過瀕死體驗的人認為,這是令人愉快的經驗,其中很多人在還陽之後變得比較快樂,而且有比較強的意志。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