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同層面的精神內涵

觀心


【正見網2018年05月13日】

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學說精神與求道解惑的實質與意義早就失傳。失傳是做人與求道之心法的失傳,也就是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修心與內心自律之法的失傳。人離道遠,萬事萬物都像鋼鐵天長日久以後不知不覺的腐朽!     

人理解萬事萬物的深度與高度與自己的境界是相輔相成的,而境界是撣去塵埃以後精神昇華修煉出來的,這就是求道解惑的意義,中國文化的本質。當人們失去求道解惑的中國文化意義與實踐的最基本道理以後,就完全迷失在物慾之中,不知萬事萬物的運行原理與發展規律而茫然,隨波逐流苦苦掙扎中不知生為何來?死為何去?這才是一個生命的真痛苦!    

孟子這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論文,講的是儒家人道這一層求道解惑的意義與知行合一的體現。原文如下: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裡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以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裡奚等等他這個時代以前的一些先賢出身平寒為例證,論述下面這些道理。一個人的言論,是基於這個人特定時代與文化背景基礎上個人見識,因此要論述這篇短文的原意,不能脫離孟子時代的精神。

先秦時代是道家一統,百家源於道家。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為本;基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為實務,所謂古代典籍的本質都是先賢證道的心得體會,因此也只有證道實修的人才能看懂,證悟多高看到多少內涵,否則就是一知半解的歧路亡羊而不知自重與自知。

以下是孟子證道這一層的具體實踐論證,修煉的心得體會。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中國文化是天人合一學說為實質,天象變化人間就有大動而隨之變化,體現在朝代與文化的變遷,就需要配合天意而製造人間態勢的人物出世。那麼,上天是如何培養配合天象變化擔負如此大使命的人呢?

以各種艱苦的環境和人事中考驗與魔煉,身上的苦包括勞作與病痛及各種不順中的精神磨礪,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包括缺乏物質及精神困擾中的飽暖沒有保障,做什麼事情都有各種各樣的干擾層出不窮。這些社會各層面艱苦環境中的人事紛擾,必定激發人內心的各種人心煩亂,在各種私心雜念激發的過程中,能理智辨明正邪與善惡及真偽而守住心性不動,忍苦中的擔當!這是上天通過各種魔煉與考驗,增加人超凡脫俗的見識和能力的基本方法。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解:各個階層的人,在理順家事、國家、天下事的過程中,因擺不正自己在天、地、人之間的位置,情緒化中常會失去公平中正而出現偏差,然後才有修正的機會。過失是怎麼產生的呢?要修正偏差和過失,就需要求道解惑而經常反覆的衡量,證明萬事萬物的運行原理與規律,證悟道理於事先「而後作」。     

色,在古代文化中包含有形無形的一切物質,思想、道理與看得見的物質,包括人的身體,心物一元都是色。

征於色:征乃行動之意。積極行動起來,學習與證道中的身體力行;
發於聲:言行如一、心口一致的身體力行實踐。
而後喻:只有言行合一實踐中的人,才有明白字面更深層道理的內涵和體悟!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體現在為政之道:一個國家,行事需要明法度和事理的撣去人們思想中的塵埃者,使人明理而行道。國家以外需要外在憂患才能促使其精神振奮時刻不敢怠慢鬆懈!沒有這兩個條件,離亡國就不遠了。     

以上,知苦樂之其所以然者,就明白人生之憂患與磨礪的真正作用了,那是上天成就人的方法與厚愛,天恩浩浩!只有憂患中的人才能自強不息而走向成功,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中的人最終才會有真正的安樂!不知憂患意義而逃避者,追名利而隨波逐流者,哪有真正的安樂可言呢?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