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發現:銀河系或曾經生死輪迴

蕭路

【正見新聞網2018年09月03日】

圖:野口博士的新星誕生世代示意圖。Credit: M. Haywood et al. A&A, 589, 66 (2016), Tohoku University Research News.

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成住壞滅的循環。最新研究指出,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可能在50億年前曾經死而復生。

2018年7月25日,日本東北大學的野口正史博士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太陽附近的恆星集中誕生於兩個相距50億年的世代。野口博士重點研究了太陽附近恆星的化學成分。一般來說,富含氧、鎂、矽、硫等「阿爾法」元素的恆星是在較短時期由於第二類超新星爆發反饋星際物質後誕生的;而富含鐵元素的則是在很長的時間內由於第一類超新星爆發反饋星際物質誕生的,一般需要數十億年。因此,如果有短期大量新恆星產生的世代,阿爾法元素對鐵元素的比例一般較高,而這個比值較低的恆星則產生於數十億年的演化過程。野口博士注意到太陽附近的恆星可以清晰分類為上述元素比值較高的一類和較低的一類。這說明這兩類恆星是在不同時期產生的。

野口博士認為,銀河系可能經歷了兩個新星誕生世代。上一個時代有大量星際間冷氣體進入銀河系,導致很多第二類超新星爆發並製造大量阿爾法元素,繼而誕生了一批富含阿爾法元素的恆星。之後,由於強力的衝擊波影響,星際間氣體被加熱不再進入銀河系產生新星。這導致銀河系在長達20億年內一片死氣沉沉。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星際間氣體又逐漸冷卻並再次開始產生新星,包括我們的太陽。因此,兩個世代的新星誕生間距達到50億年,就像銀河系死而復生一樣。

根據2018年8月20日東北大學的通訊稿,銀河系附近的仙女座星系也發現有類似現象。野口博士的模型認為,仙女座星系也應當經歷了類似的新星誕生斷檔時期,新星誕生應該也是集中於兩個時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