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絕唱 修道

知敬


【正見網2021年07月08日】

詩經、漢賦、唐詩到宋詞,是璀璨中華神傳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偉大的詩人群體。而這個詩人群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修佛修道之人,如賀知章、陶淵明、李白、蘇軾、王維等。他們在詩中反覆明確他們的修練狀態。

修練的詩人的詩以氣勢、飄逸、奔放見長。讀來使人振奮,迴腸盪氣,所以也相對有更多的讀者喜歡欣賞。有趣的是,這些詩人年輕時,聰穎洒脫,也都帶些狂妄,多有對理想的追求。而中年後多有挫折,有助悟道,往往回頭一看過往人生,各種的追求榮華其實都是虛浮,感受到放棄比獲得更有意義。

修練的詩人除了這些共同特點,也許最奇特的一個特點,是他們離不開酒。幾乎不可一日無酒。不只是要喝酒,而是沉醉於酒,常常會達到狂醉。而許多詩,正是在狂醉狀態下寫出來的。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鬥酒十千恣歡謔」下寫出來的。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言明「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做此篇」。

這些狂醉中寫下的許多詩成為了千古絕唱。詩中想像奇特,天上人間,古往今來,遠景近情,天衣無縫地融合,順流而下,直至奔流到無盡頭的遠方。詩句更具有深刻而博大的哲理,「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道出了這樣顯而易見,可是一般人又難以看穿的哲理。

這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為什麼這些偉大的詩是在詩人狂醉狀態下寫出來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轉法輪》中找到答案。人有主元神和副元神。「人除了他的主元神(主意識)之外,還有副元神(副意識)。」 (《轉法輪》)要喝酒,要達到喝醉酒。是過去歷史上道家修煉採用的一種方式。「為什麼有些大道修煉要喝酒呢?因為他不是修煉他主元神,是為了麻醉主元神。」 (《轉法輪》)喝醉酒的目地是為了麻醉主元神。而一旦主元神麻醉,主元神不再完全主宰人的大腦,副元神就可以參與到主宰大腦活動。「而當主意識放鬆的時候,副意識就把他所知道的反映到大腦中,因為他在另外空間時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樣就搞出來了,寫出來了,創作出來了。」 (《轉法輪》)。而那些千古絕唱,所描寫出來的可以是副元神看到的景象,是在另外空間的顯現,從而可以寫出超越常人難以想像到的奇特景象、感悟和體驗,而且更真實,更有哲理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