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1年10月17日】
上次講到的兩個危急醫案,張錫純都是用大劑量的山藥把人救活的,那麼山藥為何能大劑量使用而無毒害,療效還這麼神奇呢?我們先看《神農本草經》是如何論述的。先給出《本經》原文,然後詳細解讀。
《神農本草經》上品藥記載:「薯蕷(山藥的古稱):氣味甘、平,無毒。主傷中,補虛羸(羸:音léi,瘦弱之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這段話文字表面非常簡單,但內涵很深。每個字都是經典的總結,看懂了它身居上品的秘密,才能用它,才能用活它。我們會發現,《本經》首先講的就是山藥「氣味甘、平,無毒。」就這幾個字,對於毫無中醫常識的現代人來說,看似每個字都認識,其實質是什麼簡直就是一頭霧水,因為這是整個傳統醫學醫理涉及的空間層面不同造成的,這個道理不懂,就無法明白中醫大夫用藥的原理。還有一個,就是古語每個字都內涵很深,信息含量極大,用現代漢語來理解,就會變得非常狹隘表淺。就比如這個氣味二字。絕對不能當成一個詞理解,兩個字各自獨立,論述不同角度的藥理。
中藥藥理,跟西醫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中醫用藥涉及的是藥物背後人眼看不到的存在於另外空間層次的無形的「氣」,這個氣,並非我們這個物質空間的空氣,也不能理解為藥物用鼻子聞出的氣味,是不在同一層空間的顆粒更精微的能量物質。可稱作宇宙中陰陽兩種基本屬性的元素在藥物身上的體現,中醫用一個氣的概念來記載它,是要分陰陽寒熱屬性的,要用這個屬性來入經脈治病的,是頭等關鍵的藥性。藥的氣因此在《本經》開始,就是首先要提及的,一般分成「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當然通常多隻提寒熱溫涼四氣,平性不提)。寒涼為陰性,溫熱為陽性,而平就是陰陽平衡,不寒不熱,屬性居中。這個是我們首先要明白的道理,否則,就會用現代西醫的概念和現代漢語的語法來讀,即使每個字看似認識,都會造成內涵的曲解。
那麼這裡很顯然,平,這個字,就是指山藥藥性,氣的陰陽寒熱屬性屬於平和的中性,不會打破人體陰陽平衡。因為古老的中醫認為,人體是小宇宙,其構成和運化原理跟自然界一樣,是陰陽這個大宇宙的氣機所化生的。因此人體病了,不管是何種因素造成的,其結果就是人體這個小宇宙陰陽失衡了。治病就是要調和人體的陰陽,把失衡的陰陽氣機,重新恢復平衡,這就叫治理陰陽。所以,平性藥物不容易打破人體陰陽氣機而危害人體。當然後邊緊跟著無毒二字,當然就是不含任何毒性的意思。所以劑量大也非常安全。不傷人體。
再來看「味」這個字,指的就是我們能感知的食物的味道了,這個比較好理解,因為是舌頭能感受到的「酸、苦、甘(甜味、淡味)、辛(辣味)、咸」這五種味道。中醫也認為這是「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生化的地氣表現,五種味道就是來自地化生的五氣,同樣具有陰陽屬性,要歸入經脈、臟腑來治病的。也是用藥的關鍵屬性。氣平往往味甘,因為甘味五行屬土,土性中平,當然也有特殊的,我們先不說,只看山藥,就是如此,氣平而味甘。
可見「氣味甘、平,無毒。」就這幾個字,就把山藥作為藥物,首先要了解的藥性歸納出來了。一句話,可以放心用它治病。
好了,本文就先解讀這句話,因為古文本就很難理解,還涉及到中醫理論關於陰陽寒熱五行氣味等思維的概念,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涉及到了人眼看不到的空間維度的東西,信息含量比較大,因此我們一點一點地理解。山藥藥理讀懂了,以後其他中藥的藥理,也就會看了,也就能懂得醫生開藥方用藥的道理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