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2年01月02日】
在修煉過程中,我們都明白很多時候不同修煉人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因為看問題的角度、心態和層次等等都不一樣,所以才會出現如此的情況。
那麼很多時候我們有意無意的總覺得自己的悟法對或者做的對的時候,經常輕易的否定了別人,甚至對別人說的不屑一顧。儘管這樣還覺得自己在法上。
我個人總覺得其實真正在法上,不是事情或者悟法本身,而是心態。對師父說的任何一句話,不機械的生搬硬套,用法對照自己的心,時刻看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把法當成打人的棍子。
當我們用心不對的時候,儘管拿出諸多師父的話來證明自己悟法或者做法正確,和別人的悟法錯誤的時候,其實都是掩蓋自己內心深處的一個強烈的執著而已。而不是真正的慈悲於對方,與對方共同提高。
還有一點就是,每個人去人心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擺正自己與師父的關係,我們充其量只是提醒對方一下,而不能給其安排怎樣去人心的環境和方式。那樣是絕對不行的。
本文就說說在夏朝的時候,主人公曉芸與酬勤之間的一段因為境界不同而演繹出的一段經歷。
這兩位主人公分別是兩位師姐妹的徒弟。因為曉芸和酬勤二位性格不同,曉芸有一種巾幗英雄的風範,而酬勤卻有一種大家閨秀的儀態,她倆處事都有不同的風格。同時因為成長經歷不同,曉芸生在武官世家,而酬勤的父母都是心靈手巧的匠人。
後來因緣際會先後來到了崆峒山,遇到了她們各自的師父。
她們各自的師父雖然教給她們的修行方法實質上是差不多的,最多只是表述和因為這兩位師父的境界差異對有些方面的理解不同。
她倆在山上呆了二十多年之後,都在年近四旬的時候被師父分別派下山,讓其廣結善緣,為了將來做準備。結果,二位下山之後,一起結伴而行。後來在路上她倆看到一座很漂亮的府邸,原來是朝中一位很大的官的宅院。
看到之後,曉芸說,這座宅院要著火。酬勤說,一會兒會下雨。這裡不會有很大的損失。老百姓也會過來幫助救火,君王也會體恤他的。
過了一會兒,果然這座府邸著火了,剛燒著的時候,天上降下大雨,很快就把火澆滅了,周圍的百姓也紛紛趕來救火。
其實等很多人都來到這裡的時候,火已經被撲滅,看著大家的熱心幫忙,這裡的管事的叫家人拿出來一些吃的分給大家。大家吃完都散去了。
過幾日聽說君王拿出一些宮的東西賞給這位臣子,算是對他的安慰。
有一次,她倆出門在大街上因為躲閃不及被一匹受驚的馬踢傷了。
雖然傷的不重,但畢竟是受傷了,酬勤有點傷感。曉芸卻很樂觀的說:「這一受傷可以提醒我外在鍛鍊也必不可少,否則一味的在心性上修是不夠的。」酬勤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她倆從此在修煉上不但是注重修心,更注重在身體外在方面的修煉。過了十多年吧,她們的身體達到了外在的其他的力量都傷害不了的程度。
這正是:
下山雲遊遇到事
觀點不同不自恃
全面衡量得結論
互相包容相扶持!
後記:
這個故事雖小,卻能看出不同的修煉人遇到同樣一件事因為境界不同、角度不同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在遇到不同觀點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全面看,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即便是對方的觀點有些問題,但也要從中看出對方觀點不足之處在哪裡,哪方面還有可取之處。我個人覺得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快速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