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8月13日】
【原文】
荀氏兄弟,得八龍之佳譽;河東伯仲,有三鳳之美名。
【注釋】
八龍:東漢名士荀淑有八個兒子: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爽、荀肅、荀旉。都很有才能德行,時人稱他們為荀氏八龍。其中的「二龍」荀緄,就是三國時曹操的著名謀臣荀彧的父親。
荀淑字季和,潁川郡潁陰人,是戰國時期荀子的十一世孫,品行高潔,學識淵博,但不喜歡雕章琢句,而是注重德行,有識人之明,鄉裡稱其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事見《後漢書.荀淑傳》。後遂以「荀氏八龍」美稱他人眾子弟。
三鳳:中國有望子成龍成鳳的說法,不過鳳凰的鳳是雄鳥,凰才是雌鳥,所以原本在古代也把「鳳」比喻為品德高潔、才華出眾的男子。唐朝河東人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三人之間是叔侄關係,薛收和薛德音是伯叔兄弟,薛元敬是薛收和薛德音的堂侄。他們三人文武雙全,博學多才,聞名於世,當時薛收最有名望,世稱長雛,德音為鸑鷟(yuèzhuó),元敬以年最小為鵷雛(yuān chú),都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都歸屬鳳凰類,故稱「河東三鳳」。
【譯文】
漢代荀淑育有八子並有才名,贏得荀氏八龍的佳譽;唐代薛收與堂兄薛德音、堂侄薛元敬,叔侄三人齊名,有河東三鳳的美名。
【故事】
荀爽軼事:內不避親
東漢潁川名士荀淑的八個兒子被人贊為八龍,可謂古今奇事,中國人望子成龍,希望子孫個個成才,學識淵博,德行高潔的願望和教育思想從此而來。史稱其第六子荀爽最為知名,官至司空。
荀爽從小好學,十二歲時即讀懂《春秋》、《論語》。當時的名臣杜喬見到他後稱讚說:「可以為人師。」頗有其父的風範。他注重對經書的深入思考,從來不會死讀書,懂得如何將聖賢教導的道理靈活應用於實際發生的事情,對官職,仕途並不執著,朝廷有徵召,他也不輕易應命。對名利得失並不在意,因此,判斷事情,有膽有識,十分明智而中正,不走極端。潁川郡當時就流傳有「荀氏八龍,慈明(荀爽的字)無雙」之語。
有一次,荀爽遇見汝南郡名士袁閬,袁閬向他問起汝南郡的知名人士,沒想到荀爽首先提及的是自己家族中令他仰慕的幾位兄長。
袁閬笑道:「難道僅僅因為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就可以算是名士嗎?」荀爽說:「您指責我,有什麼憑據嗎?」袁閬說:「剛才我問的是國家名士,而你先提到的都是你的哥哥,所以我指責你。」
荀慈明說:「從前祁奚告老還鄉時,向內舉薦不忘他的兒子,對外舉薦不忘他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非常公道的。周公旦作《文王》詩,不言堯舜的功德,卻讚美周文王、周武王的偉績,這是因為他愛自己親人的道理呀。《春秋》的義理,是以魯國為內,以其它華夏諸國為外。況且不愛他的親人卻僅愛外人,這不是有悖道德嗎?」
從這件事,我們看到,他學識淵博,博古通今,對聖人留下的經典和教導,不僅諳熟於心,還知道如何正確運用於現實,指導自己合情合理地做人做事。句句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全是出自大家都知道的經典義理或故事。
他在這些話中,其實是告訴大家,遵循義理,不能走極端,聖人讓人道德高尚、公正無私、不能只顧愛惜自己的親人,是因為多數人容易只顧私情,對外人很難做到發自內心地關心與愛護,所以,強調要用愛護自家人的心去愛護天下人。但聖人也從未說過,自家人就不用愛護了,反而從小就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
但很多人為了個人的名譽,擔心德行被詬病,有損自己的名譽,走了極端,反而苛待自己的親人,變得對親人不公了。這樣的心,還是私心,以維護自己名譽為基點,不是真正的公正無私。
所以堂堂正正愛自己的兄弟和親人,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只要他們實至名歸,就可以引以為榮,也可以舉薦,跟對待其他有德有才的名士一樣,是否是親人,是否是仇家,都不必在意。這才是公正無私。
可見他的膽識非同一般,心胸坦蕩,個人名譽和得失全不計較,因活得真實無執,天性不受名利蒙蔽,自然與大道相通,智慧天成,遇事明見自出。
鵷雛與腐鼠的故事
鵷雛也叫鵷鶵,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鳥,在中國傳說中是與鸞鳳同類的鳥。《永樂大典》對此有具體說明:「(漢)太史令蔡衡曰: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也就是說,鳳凰類的神鳥有五種,以五色區分,名稱各異。人們多用以比喻志向高潔的賢才或高貴的人。
在《莊子.秋水篇》裡記載了一則跟鵷雛相關故事:
戰國中期,宋國有一著名的思想家叫作惠施,也就是惠子。他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後來成為莊子的至交好友。但早期莊子並不欣賞他,反而常常譏諷他執著世間的功名利祿。《莊子.秋水篇》裡的這則故事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話說惠子在梁國當宰相時,莊子趕去看望他。不料有人竟然造謠,對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目的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中搜捕(莊子)三天三夜。
莊子於是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你知道它嗎?鵷雛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也不喝。可就在這時,一隻貓頭鷹得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雛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鵷雛鳥,發出『嚇』的怒斥聲。而你是以為我想要你梁國宰相的官位所以來恐嚇我嗎?」
莊子以鵷雛自比,說明自己志向高潔,並非貪圖官祿之輩,視官爵利祿如同「腐鼠」,將惠子比作貓頭鷹,譏諷他竟然相信讒佞之徒,以小人之心度之,以為自己會搶奪他那如同腐鼠的官爵。
莊子借鵷雛高貴的品性,譏諷了醉心於功名利祿的小人。所以鵷雛等鳳凰之鳥,常用於比喻志向高潔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