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8月27日】
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理智,不要被情所帶動。「理智」二字是理和智的組合,是說要講理、按照理去做事,而智則是智慧之意。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不要被情感沖昏頭腦」之意。
前幾天客戶定了一批產品。客戶提供了要求,我們做了樣圖。然後按照對方提供的材質進行了製作。因為報價太低,無法做樣品,只能是直接批量製作。
結果客戶收到產品後,說我們做的材質不對。他們要的是那種光滑表面的,而我們做的是那種磨砂面的。對方拒絕收貨。事情陷入僵局。
當時我也沒有生氣,因為這件事按道理講我們也沒有做錯。客戶網上看到的其實是另一種材質,我們確實按照客戶要求的材質做了,我們完全是占理的。但客戶對材質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當時我很耐心的和客戶講了其中的原委,也表現出來極大的善意,對給客戶造成的不便也非常的抱歉。講明白了二者的區別,客戶看到的那種材質,是非常昂貴的。按我們的報價根本就無法製作。
因為我們對客戶的耐心講解,客戶也明白了是他們的不了解造成的誤會,既然材料能用,也就很痛快的接收了。
其實問題出現了,不管誰對誰錯,都要保持理智清醒的頭腦,才能不激化矛盾,才能把問題處理好。
師尊告訴我們:「矛盾出現的時候不冷靜。當冷靜下來後回頭一想,我是修煉人哪,這事我不對呀,沒過好這一關。肯定是關啦,大家知道。」(《二零一九年紐約法會講法》)
作為修煉人,遇到問題一定要冷靜的對待,不能被情緒帶動,不要發火,善意的去解釋就一定能夠處理好事情。
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修的就是自己的態度,是否能夠善念對待。跳出人中的對與錯,善念的對待,才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因為在很多時候,常人計較的也不完全是對錯,而是咽不下這口氣,就是要爭論一番的。當我們善意滿滿的時候,對方自然也就不與我們爭論了,問題也會很容易的解決。
個人的一點體會,寫出來與同修分享。不足之處請同修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