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03月24日】
馬鈞,字德衡,是三國時代魏國人。
馬鈞當了博士後,由於生活貧困,想改進織綾機。以前的織綾機,五十綜的用五十個躡, 六十綜的用六十個躡,馬先生認為費力費時,改進了機械,全都改用十二個躡。新的織綾機,可以織出各種奇妙的花紋,看上去卻象天成的,又可以象陰陽一樣變化無窮。
當了給事中後,有一次,馬鈞和散騎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在朝裡談話,說到指南車的事。後兩人認為古代根本就沒有指南車,書上說的是虛言。先生說:「古代是有指南車的。只是我們把它遺忘了罷了,怎麼能是什麼縹緲的呢!」那兩人笑道:「先生大號德衡,那麼就權衡出來吧!」於是兩人把這事報告魏明帝,明帝要馬先生去製作,不久他真把指南車造出來了。
馬先生住在京師,城裡有塊地種了菜蔬,可是近旁沒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製作了翻水車,叫兒童轉動它,從井裡汲出水來傾流到地裡。翻水車裡外轉動,功效是平常水車的一百倍。
先生看到諸葛亮設計的連弩,說:「巧妙是很巧妙,但還不夠完善。」他說可以做出強大五倍的連弩。又覺得發石車效率差:如果敵人在城邊掛起濕牛皮,發射出去的石子碰上牛皮就會滑落下來,而且發石車不能連續發射。他想製作一種輪子,掛上幾十塊大石頭,用機關轉動輪子,輪上掛石頭的繩子逐一斷開,石子就拋射到敵人城樓,可以迅速接連拋射。他曾經嘗試用車輪掛上瓦塊,可以拋射到幾百步。
裴秀是魏國的名士,見識精深,聽說了先生的事,笑了。他來找先生,和先生辯論,先生被他說得無法應對。裴先生就滔滔不絕的說下去。傅玄對裴先生說:「您擅長言語,不擅長巧思。馬先生擅長巧思,不擅長言語。用您擅長的去攻擊他薄弱的,當然他只有屈服了;但如果用您薄弱的,去和他擅長的較量,那您一定會有許多理解不了的地方。機巧之事是天下極為妙精的事情。雖然他內心並不同意,但嘴上又說不過您,因此,馬先生不能答覆您的責難了。」
(出自傅玄《馬均傳》(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