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的惡化:中國西南受石漠化威脅

周同 整理


【正見網2006年02月15日】

石漠化是指植被退化、水土資源流失,導致岩石大面積裸露或堆積地表,而呈現出類似荒漠的土地退化現象。石漠化嚴重的地方只見一片白花花的石頭,不見片土,有的地方甚至連沙漠都不如――因為至少沙漠裡很多地方還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長,石漠化嚴重地區可以說是寸草不生。

中國石漠化危害主要集中在貴州、廣西、雲南3省區,目前全國石漠化面積為31.89萬平方公裡,並以每年2%至4%的速度擴展。據統計,貴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積達35920平方公裡,占貴州省國土總面積的20.39%,而且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裡的速度擴展。

石漠化導致中國南方岩溶地區的生態惡化、耕地減少,一些地方自然災害頻發,甚至喪失了基本生存條件。

中國記者是這樣描述的:六枝縣是貴州遭受石漠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從六盤水通往六枝的是一段崎嶇的山路,路邊大部分房屋用山石砌成,房屋後是一座座荒涼的石山,山上怪石嶙峋,褐色的石灰岩裸露在灰黃的蒼穹之下。莊稼在石縫之間僅存的一點空地上生長,因為沒土,加上缺水,植被極其稀少,這裡適合生長的農作物主要是土豆和玉米,它們是山民的主食。路邊偶見一家農戶,低矮潮濕的石頭房子建在約30度的坡地上,屋內光線昏暗,最值錢的家當是床上一套分辨不出顏色的棉被,房內不見光鮮乾淨的家具,哪怕是一隻木凳。主人銀髮國今年42歲,他告訴記者,這個地區許多農民的年收入只有300元左右,他說話的聲音懨懨的,對生命與生活似乎毫無興致。

貴州省扶貧辦綜合處處長羅有銘向中國記者坦承:「貴州省74個石漠化嚴重的縣市,幾乎囊括了貴州50個國家級重點扶貧縣和20個一般扶貧縣。凡石漠化嚴重的地方,都是全省最貧困的地方。」

人口超過500萬的貴州省會城市貴陽,坐落在群山之間但還算規則的山間平地上,地勢錯落起伏,其它地、縣級城市也大抵如此,都處於群山環繞之中。而群山萬嵐,卻並無外界想像中的美麗,因為這些山絕大部分也是已經石漠化後的石山,光禿無綠,面目猙獰。

造成石漠化的直接原因是過度開墾、樵採、放牧等。六盤水市水保科科長張光忠介紹,六盤水1958年大煉鋼鐵大量砍伐森林,後因人口增長過快而陡坡開荒,天然植被遭到極大破壞,森林覆蓋率從1949年初期的18.35%降至1986年的7.53%。

在改革開發以來,為了達到農業生產和增產目的,貴州省許多縣市被迫走上毀林、毀草開荒的道路,「坡耕地」和「大規模墾殖」耕地因此應運而生,然而,過度墾殖卻加劇了水土流失,也加劇了山林土地的石漠化。

研究觀測表明,墾殖率(在山坡地上人為開墾所得耕地總數與耕地總量的比值)的多少與石漠化進程的快慢,是成正比關係的。在貴州省土地墾殖率最高的是畢節地 區,墾殖率高達46.38%,其次是六盤水和安順地區,分別為43.96%和43.04%,土地墾殖率在40%以上的有六枝、黔西和遵義等20個縣 (市)。它們是墾殖最嚴重的地區,也是貴州石漠化最嚴重的區域。

貴州省有45萬人口需要移民搬遷,原因是「因強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條件」。2004年貴州省水利廳水保處處長徐彥傑接受《新周報》記者採訪時認為,「45萬」這只是一個保守估算,「簡單地說,貴州省的石漠化已經使人們賴以生存的相當部分土地流失了,地表只剩下生命無法附著的石頭,無法進行任何耕種,因此失去了生存條件,這就需要移民。如果不及時有效治理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很快全貴州省將有一大部分土地也會變得只剩下石頭。」

「這絕非危言聳聽!也許就在三五年之後,就不再是現在45萬人失去生存條件需要移民搬遷的問題,而至少是200萬,甚至是500萬。」

據中國工程院測算,石漠化的推進速度是25年面積翻一番。專家預測,在我國石漠化現象最嚴重的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百年之內若不及時治理,將有一半國土面積成為石漠化。

貴州,是中國西部石漠化區的核心地帶,如果再不治理,就會波及周邊五省區,演變成面積36萬平方公裡的「西南沙漠」!

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清楚貴州對長江、珠江的重要性。黔水滔滔,匯入長江、珠江中。貴州有65.7%的國土面積屬長江流域,有34.3%的國土面積屬珠江流域,是「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這個屏障是綠樹蔥蘢,還是「石漠化」,不僅關乎貴州,而且事關整個「兩江」流域。

參考資料

《石漠化年吞噬貴州30萬畝耕地》
中國新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

人與環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