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懲前毖後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6月26日】

【原文】

予其(1)懲(2)而毖(3)後患。莫予翹蜂(4),自求辛螫(5)。肇(6)允彼桃蟲(7),拚飛維鳥。未堪(8)家多難,予又集於蓼(9)。

(《詩經.周頌.小毖》)

【註解】

(1)其:將會。
(2)懲:音成,教訓、警惕。
(3)毖:音必,謹慎、小心。
(4)翹蜂:翹,音平。比喻牽引人做壞事。
(5)辛螫:原指蜂尾刺人的辛辣痛,此比喻刑罰。螫,音遮。
(6)肇:音召,開始時。
(7)桃蟲:即鷦鷯(音焦寮),一種體型小的鳥類。
(8)堪:勝任。
(9)蓼:音了,生於水邊的一種水草。

【故事闡述】

我將警惕過失,戒慎自己而不再犯錯。沒有人引我入歧途,是我自己招來災禍。原以為只是一隻小巧柔順的鷦鷯,卻轉眼翻飛成為兇猛的大鳥。國家多變故已不堪承受,我又陷入了困境中。

相傳周成王歷經了管蔡兩位叔父及武庚之亂後,便作了《詩經.周頌.小毖》這首頌詩,用來反省自己,並表達了痛改前非、自我警惕的決心。據載周朝時,武王死後由他的兒子成王繼承王位,當時成王年幼,就由叔父周公輔佐政事。

這時,周成王另外兩位叔父(管叔和蔡叔),認為成王年幼不適為王,再加上他們兩個十分忌恨周公,於是便乘機勾結商紂之子武庚一起發動叛亂,藉以消滅周成王。

他們到處散播不實消息,說周公有野心要謀奪王位,周成王誤信傳言,便漸漸不再信任周公,而周公怕惹人嫌疑,就自己離開了。管叔和蔡叔在周公離去後,更肆無忌憚的進行他們的叛亂詭計。

至此,周成王才覺悟到自己上當了,便懇請周公相助。周公回來後,平定叛亂並鞏固成王政權,也嚴懲了管叔和蔡叔。

後來,人們就將周成王所說的「予其懲而毖後患」兩句詩,簡化為「懲前毖後」這句成語,做為勸戒別人的話,意思是說從以前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使自己謹慎小心,不致再犯。

【討論】

(1)為什麼周成王要寫《詩經.周頌.小毖》這首頌詩?
(2)一個人如果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做錯的事一犯再犯,那麼會有什麼結果?請說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一個人犯錯了,不可隱瞞,一定要虛心檢討,才能達到懲前毖後的目的。


【相似成語】

前車之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小懲大戒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懲前毖後→後來( )上→上下( )手→手忙( )亂→亂( )賊子→子( )烏有→有志( )成

參考答案∶

懲前毖後→後來(居)上→上下(其)手→手忙(腳)亂→亂(臣)賊子→子(虛)烏有→有志(竟)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