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2年06月15日】
渾天儀(渾象)是中國古人為演說渾象說而設計製造的模仿天體運行的一種天文儀器。水運渾天儀自張衡以後,三國時期的王蕃、葛衡、晉朝的陸績,南朝的劉宋,梁朝的陶宏景,隋朝的耿詢等都製造過。但從記載上看,都沒有超過張衡的創造,直到唐代的高僧一行和梁令瓚創製的水運渾象才又有了新的發展。
公元721年,唐玄宗令一行主持修訂新曆法。為了給修訂新曆法創造物質條件,一行同當時著名的機械專家梁令瓚一起創製了新的水運渾天儀。
一行等製造的水運渾天儀類似於現代的天球儀。它不僅在球形的渾象上遍列各星宿和黃道、赤道,而且在渾象外安裝兩個圓環,上邊各裝一個球標,分別代表日、月。利用水力推動輪系,使渾象每晝夜自轉一週。日標除每晝夜迴轉一週外,沿黃道還日行一度,三百六十五天沿黃道運行一週;月標在每晝夜迴轉一週的基礎上,每二十七天沿白道移動一週;二十九天多,日、月相合一次。這種水運渾天儀很有規律地演示出日、月、星象的運轉,比張衡的漏水轉渾天儀更精巧、複雜。
另外水運渾天儀上還設有兩個木人,用齒輪帶動,一個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做一百刻)自動擊鼓,一個每辰(合現在兩小時)自動撞鐘。一行等改進設計的水運渾天儀比西方1370年出現的威克鍾早了六個世紀,稱得上是現代鐘錶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