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1年01月25日】
阻礙我們認識宇宙真相的往往是人自己的觀念,一旦放棄了傳統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人們會驚訝地發現一幅完全不同的世界圖景,支持新宇宙觀的大量證據其實早就存在於那裡了:
宇宙根本上是能量構成的。素稱宇宙「物質之磚」的微觀粒子在形成更大一層粒子或分裂為更小一層粒子時,都要釋放或吸收相當的能量。物質越微觀,它的結合能越大,放射性越強,也就越是高能量物質。粒子放出的射線和各種電磁波本質上都是能量的傳播。這些在大學物理教科書中都是公認的。足見,粒子從能量中產生又復歸於能量,物質世界從根本上是由高能量物質構成的。
能量既具有物質存在的一面,又有精神特性。高能量物質就表現出許多令人琢磨不透的生命才具有的神秘特性。例如它是「測不準」的;他將發生的事件不可預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有靈性,而且智力水平還不低,如所有粒子在各種可能的運動軌跡中,真正經歷的一定是最優的,也就是說它會選擇,在所有可能性中選擇了最明智、最優的一種!人類的智力也不能瞬間就做出這種選擇。4〕
那麼,由高能量物質構成的所有物質也都必然具有精神屬性。只是由於人只注重發揮感官功能,喪失了與他們溝通的能力,但畢竟有越來越多這方面的事實被報導出來: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Marangcni效應指出,一種液體泡沫的液膜當受外界擾動而發生擴張和壓縮使局部變薄時,它自己會調集力量沿最佳路線和方式進行「修復」。世界各地對植物的試驗百年來已重複了幾千次,得出的結論完全相同:植物能感知音樂,感知人的思想,與同類和其他類植物相互感知,具有情感,而且還具備著現代人不具備的超感能力。這種「意識」能力在人的體細胞層面上也可找到。美國著名專家Backster將人身上的體細胞與主體相隔兩個城市,這並沒影響體細胞對主體的感情變化保持呼應,而且體細胞發出的反應信號就像在隔壁那樣強烈。〔5〕
而思維的本質又是什麼呢?人的思維出的腦電波可以被現代儀器接收到,說明它也是能量的一種形式,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存在。 科學實驗表明,整個宇宙中所有的物質之間、生命之間、「無生命物質」和「有生命物質」之間,組成了一個相互感應、相互交流的系統,有能量存在就有信息交流,大家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宇宙信息,在儀器上顯示為電磁波、物質波,其實就是意識現象。可見,在能量的層面上,物質和精神統一起來了,是二而一的事情。宇宙從太陽系、銀河系往上更大的天體,到原子以下數不清層次的「微觀太陽系」,都有相同的旋機,相似的體系,從上到下貫穿著同一個宇宙演化規律,所不同的只是結合能的密度、等級和大小,不同的能量形成不同能級的物質層次,在每一層表現出不同的精神特性,使物質和生命顯出千差萬別來。 能量在不同層次還構成不同的時空。Backster在實驗中曾試過用鉛或其他材料阻擋人體細胞與主體之間的信號,但根本擋不住。促使他想到,信號可能是通過與我們時間不同的另外空間傳遞的。宇宙學家也提出,經一個量子暴脹產生的難道只有我們一個子宇宙空間嗎?現在多宇宙空間的假設在科學中已成為必不可少,因為他可以不費力地解釋有關天體、粒子、生命、意識等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但由於我們的科學思維局限在一個宇宙空間中,所以不可能檢驗其他空間是否存在。〔6〕
如果展開哲學的想像,另外空間的存在是有科學根據的。原子核與原子相比是極小的,它到原子的距離就像行星與恆星之間那樣遙遠,而任何物體都由從分子直至物質本源的每一層粒子組成,那麼粒子與粒子之間、每一層粒子之間都應是極其廣闊的空間,所以任何物體都應同時包含著許許多多個空間,人所感知的大分子構成的宏觀物體只是最外層、最表面的空間。星球可看作比分子更大一層粒子,誰敢說比星球更大的天體不是更大的粒子呢?那麼星球與更大的天體之間不也是空間嗎?任何空間都由能量構成,一個物質、生命或宇宙是由其中所有空間的能量綜合成整體的〔7〕。能量在不同空間裡表現為不同的存在形式,可以想像,在每個空間裡物體都有它獨立存在的形式,會遇到那裡面特殊的時空結構,特殊的繁榮世界,發生著它自己的故事。但同時這些空間又是相互聯通的,能量可以跨層次、跨空間,在他們當中同時表達並轉化,一個空間裡一動,就會反映到其他空間的物質和生命體上來,都跟著動,從而使萬物表現出無限的活性。當代超弦理論就形像地把我們四維世界比喻為多宇宙空間的一根弦,這根弦構成這邊的萬事萬物,它被那邊世界一牽動,就引起這邊的千變萬化〔8〕。發生在宏觀世界的事件是最外在的表現形式,它奧秘的根源深深隱藏在複雜的另外空間中。古希臘時代人們就相信,事物的本性在極微觀的層次中就造就好了,這一想法驅動著科學從分子、原子、質子、夸克一直往下追查著物質的本源。那麼可以推論,要想接近於事物的本質真相,就得設法進入微觀下的那些空間。
〔4〕楊澤森《高等量子力學(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195年9月,第350頁。
〔5〕參見《The Sunrise Magazine 1997》
〔6〕同〔1〕,第一章,第33頁。
〔7〕同〔1〕,第一章,第34頁。
〔8〕李政道《科學和藝術》,《自然雜誌》19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