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35):經典紫砂壺圖譜(四)

意文


【正見網2022年03月31日】

四、【筋紋器】

「筋紋器」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紋理,如瓜棱、竹條、菊花、玉蘭和水仙等。在壺體上作規則的紋理組成,等分直線,構成如瓜囊樣的筋紋,故名。

早期的筋紋器壺,應是在圓器基礎上再進行由簡單到複雜的加工。常見有三、六、八、九、十二、十八、三十六瓣之分,可縱橫分割變化,亦可作迴旋處理。

幾百年來較為定型的筋紋器型有:

①圓條式筋紋器。如:南瓜壺、瓜棱壺、合菊壺、圓條水平壺、梅花周盤壺、半菊壺等。
②葵花、菱花式筋紋器。如:水仙花瓣壺、水仙花六瓣方壺、菊花菱形八瓣壺、半菱壺、合菱壺、荷葉菱形壺、四方菱花壺等。
③盉形筋紋器。如:盉形壺、仿古盉形三足壺等。

筋紋器紫砂壺,運用「點、線、面、畫」的分割,將紫砂器的整體造型俯視呈對稱、均勻等放射的花型,縱觀紫砂器的立面,筋紋線有壁立千仞,又似行雲流水般的規整與自然。口蓋准縫,任意調換壺蓋的方向與壺口都能吻合,才能算上是筋紋器良好做工的基本要求。

61【菱花壺】

明 時大彬制   菱花壺

「菱花壺」其造型來自唐代銅製的菱花形鏡,鏡緣為尖狀八瓣或六瓣花瓣所組成。唐代菱花形銅鏡出現前,很多詩文中的「菱花鏡」是傳統的的圓形或方形。

明代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一開頭的「正始」中記載了其家世:「董翰,號後谷,始造菱花式,已殫工巧」。董翰是明代四大家之一,與時大彬的父親時鵬齊名。

可惜董氏「始造」菱花壺不見傳世芳容而遺憾。但香港一位收藏家府上,卻見時大彬家的「菱花壺」的芳蹤,製作精細規整,壺底刻有『時大彬』三字楷書款,壺式古樸風雅,不愧為大家名作。

明代徐次京居於江浙一帶,喜愛修竹養花,賞玩古玉銅器,因此在「菱花式」紫砂壺原有的基礎上增添新的元素,仿製花卉和古代銅器、玉器的造型」創作了工巧逼真,氣勢宏大的「菱花龍首壺」。

徐次京「菱花龍首壺」

之後,經歷代名家大師們演繹創造,出現很多樣式不同的菱花形紫砂壺。其中最經典的當屬「陳鳴遠菱花形壺」與「顧景舟的寶菱壺」,是菱花形鏡為造型的筋紋重器。俯視壺蓋形狀就是菱花鏡之狀,壺身飽滿挺拔,稜線均分,毫釐不差,非一般工匠所能及。

紫砂「菱花壺」,自明代走來,至今已是500歲的老壽星了,卻無一絲老態,依舊新意盎然。

62【合菱壺】

清 乾隆嘉慶 硃砂彩繪花蝶紋合菱壺

「合菱壺」盛行於清乾隆時期,有款者甚為少見。此款是在菱花壺的基礎上,結合老款線園壺的形制特點,創新創成。

明清紫砂「菱花壺」基本是「菱花線」上下貫通,而「合菱壺」則是把「菱花式」作上下「合扣」狀,上下貫通創造了變化。從上端看似覆菱花,下端似一盛開菱花,兩菱花相合,故名為「合菱」。壺腹菱瓣陰陽相交,凹凸之變化,交錯相映,製作上難度大於以往的筋紋器型。

民國 范大生  合菱壺

范大生(1874~1942年),字繩武,號承甫,宜興紫砂名藝人。世居丁蜀鎮西望圩村,師從紫砂藝人范鼎甫,善制合菱,合桃,竹鼓壺,魚化龍等壺,名噪一時。

范氏家族皆以紫砂為業,系「范莊農家」門派,祖父范生大,父范大生,兒孫輩范承甫、范錦甫,三代人皆用「大生」之名號。此合菱壺為「范家壺」最成功之作,是紫砂筋紋器的典範。

范大生創作的「合菱壺」,把出生於明代的老壽星「菱花壺」,推向了巔峰,成為常見實用的器型。

63【葵仿古壺】

明 沈子澈 葵仿古壺 現藏美國華盛頓弗裡爾藝術館

能追朔到最早的是,明代沈子澈(崇禎至清康熙年間1638~1722年)所制的「葵仿古壺」,壺底刻有『崇禎壬午』銘文(1642年)即明亡之前二年所制。

「葵仿古壺」以六瓣葵花紋構成壺式,筋紋凹凸有致、富圓求方、氣勢挺拔。沈子澈與時大彬齊名,尤善制菱花式紫砂茗壺,製品典雅渾樸,巧奪天工。

「葵仿古壺」是在圓仿古壺中用筋鑲、塊面轉折的表現手法,將光器和筋囊精美的結合,古雅具靈氣。

66【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邵大亨制  龍頭八卦一捆竹  現藏南京博物館的國寶級紫砂壺

紫砂壺在清朝初期並不是特別受歡迎,宮廷御用器物也少,有記載的宮廷紫砂不超過二十款。康、雍、干三帝都痴迷釉色華貴的瓷器,追求極致的艷麗色彩,因此紫砂壺在眾多光彩奪目的陶釉中能被皇帝御用,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這把壺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 道光六年(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張格爾叛亂,讓內務府置辦相關禮器紀念此次功績,對內務府的出了一道難題:「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各地呈上的數百種禮器都未能使清廷滿意,唯有邵大亨這把「龍頭八卦一捆竹」,巧妙地做到了「盛載天下乾坤」的要求,深得道光皇帝的喜愛,也是這把傳器傑作的真正來歷。

《易.繫辭上》雲:「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這正是八卦龍頭一捆竹詮釋的理念 。

壺身以64根長竹段圍成筒狀(六十四卦),腰間束帶以圓竹裝飾,近壺底處綴索狀紋作箍,壺底有四足,每個足都是由腹部伸出的8根竹子結成,上下一體,巧奪天工。以「八卦」為蓋,蓋鈕成「太極圖」,壺底則刻有「河圖洛書」。從頂端觀壺,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幅「易」學圖案。

《龍頭八卦一捆竹》的創作是藝人智慧與技藝的化身。體現了紫砂的意境和中華文化的精神追求,可謂」 「神作」。

67【菊瓣壺】

菊者,高潔、韻逸,士人愛菊,被詩人譽為「花中君子」,以象徵忠貞不屈的意志和堅定頑強的精神。「凌霜留晚節」是菊可貴之處。

始於佛教傳入的魏晉後期。在唐、宋時期形成有規則的「菊紋」系列圖案,廣泛運用於生活用具裝飾圖案。甚至形成了菊瓣瓷器,明朝時期延續了這一特色。

柳州博物館藏    時大彬菊瓣壺

柳州市博物館藏有一件「大彬」款菊瓣壺,應是最早的菊瓣壺式。流下刻「大彬」兩字豎行款。經國家文物鑑定組定為「一級藏品」。

明 歐正春 菊瓣壺

歐正春創作的菊瓣壺,是明代早期筋紋器的佳作。歐正春,號子明。明代萬曆時人,時大彬弟子。精花卉果物造型,善於製作花器。此壺泥色紅中偏紫,砂質溫潤,壺身造型飽滿,由十二菊瓣組成,身、蓋、鈕疊起,一絲不苟,呈放射形。壺底刻有『天啟甲子,歐正春制』八字楷書款,

菊式壺雖早已見載於明代紫砂文獻,但進入清初時期方有較大量的菊式壺出現。

清合菊壺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清合菊壺泥色如蟹殼青,壺身隱起菊瓣紋,上覆下仰,合為一體。底蓋均無款印。

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瓣宜興茶壺一件,奉旨:作木樣交年希堯,照此款式作霽紅、霽青釉燒造。」即是在雍正一朝,就有紫砂菊瓣壺作為貢品進入宮廷。

明末清初時期正值歐洲中國熱(Chinoiserie)大潮中,不少宜興紫砂壺也隨之輸入歐洲社會各階層,迄今歐洲許多博物館如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博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均藏有若干宜興壺,合菊壺是廣受歡迎的壺式,有若干數量外銷歐洲。此外私人庋藏亦不少。

五、【花塑器】

68【供(龔)春壺】

在「宜興窯」紫砂工藝的發展史上,供春壺的誕生具有歷史地位,「天下第一」的紫砂壺,也是紫砂工藝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代表。

所見「供春壺」,款式不一,多種變化,清末民初,製品甚多,傳世的供春壺卻極少。供春壺講究自然之美。「怪奇、狂野、拙樸、高古」,八字形容最為貼切。

  

四號井  段泥  供春壺二款

究竟有沒有真正的供春壺?據顧景舟大師考證,其調查供春「傳世品」全是仿品。

「供春」正名:是壺式,非人名

萬曆二十年(1592)間正是飲茶方式由「點瀹法」向「壺泡法」轉變的時期。「點瀹法」中茶壺的功能及作用是「注水於春(茗)」,因此稱茶壺稱為「注春」;而「壺泡法」茶壺的功能是「壺供(龔)春茗(茶水)」而「龔」字與「供」字通,「龔春」即為「供春」。

而「龔春」一詞,首見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許次紓所撰的《茶疏·甌注》說 :「茶注以不受他氣者為良……往時龔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從語義上看,「龔春」並非人名,而是指的壺式或功能。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屠本畯撰著的《茗芨》一書:「茶壺,往時尚龔春,近日時大彬所制,大為時人所重。蓋是粗砂,正取砂無士氣耳。」並註明此語引之《茶疏》。

同樣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由聞龍撰寫的《茶箋》一文中描述:「因憶老友周文甫……嘗畜一龔春壺,摩挲寶愛,不啻掌珠……」詞義與《茶疏》完全一致。

根據清.吳梅鼎所撰的《陽羨磁壺賦》:「稽三代以博古,考秦漢以程功。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蛋[壺名龍蛋];方兮若印[壺名印方,皆供春式。]」。文中提到「供春」壺不是單一款式而是壺式。且創作者並非供春而是吳仕。

之後,通過《陽羨茗壺系》的演繹,精心打造了一個書僮供春的形像,使得「龔春」一詞發生了根本詞性的改變。

供春壺(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二大博物館中的供春壺

清代吳騫在《陽溪茗陶錄》中也記載了「供春」,這是肯定的,這些記載都是根據當時的傳說,沒有人真正看見過供春製作的紫砂壺。

1930年代時期古玩市場火爆,當時的宜興紫砂高手蔣燕亭等人在上海仿冒了一大批古代名人壺。從明代的時鵬、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陳用卿、徐友泉、惠孟臣,到清代的陳鳴遠、王南林、陳曼生,幾乎歷史上所有的紫砂名家都被作偽了。由於供春的名氣大,幾百年來一直有人仿製作品,自然也不足為奇的。

至今最著名的供春壺有兩把∶ 一把為《樹癭壺》,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另一把為《六瓣圓囊壺》,藏香港茶具文物館。

1.清代黃玉麟《樹癭壺》:

清晚期 黃玉麟制段泥供春壺

壺身做成松樹癭瘤,壺把為樹枝分叉狀。把下有篆書款「供春」二字。蓋內有楷書「玉麟」印款。過去專家們對於此壺為供春壺真器是深信不疑的。有關此壺發現的歷史詳見【3】。

晚清制壺名家黃玉麟(1842-1914),當時書法家、金石收藏家吳大澄(1835~1902)曾專請他到家裡合作制壺達八個月之久,集紫砂篆刻於一體。這是為人所知的史實,故這把壺曾收藏於吳大澄家是極為順理成章的事。

根據顧景舟的研究,此供春壺式乃黃玉麟與吳大澄根據文獻記載的「供春樹癭壺」式樣構思、合作而成,取「供春」之名,亦有楚天萬物復甦,以之為紀念。

直到1996年顧大師6月3日仙逝,念念不忘的還是供春壺。他在記錄的臨終之言云:「供春壺完全不是供春真跡遺作,而是黃玉麟的創作……現有五張供春壺照片,為一人所制,筋絡、凹凸雷同,使用同一工具,且經儲南強(曾任宜興縣長)承認,黃玉麟是供春壺的創作者。」

過去文博界對紫砂壺鑑定力量的薄弱,直入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殿堂。現在應該是還其真面目的時候了。

2.民初仿品《六瓣圓囊壺》:

六瓣圓囊壺

六瓣圓囊壺原是仿景德鎮的明永樂竹節形把壺,壺身略呈半球形,豎向六出筋略呈蓮瓣形。壺泥料稍粗,有輕度「梨皮」效果。制壺技術嫻熟,應是打身筒後外表加模具擋成,再用工具修過。壺底刻楷書款「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字樣。民國二十六年出版的《陽羨砂壺考》考證其為:「姓龔,名供春」。江蘇宜興人。吳仕(字克學,號頤山,宜興人。正德丁卯(1507)發解元,甲戌(1514)進士,以提學副使擢四川參政)家僮。

這把壺是香港著名茶具收藏家羅桂祥博士於五○年代初期在香港收購的。在八○年代,他將其收藏的數百件藏品捐獻給香港市政局,建立起香港茶具文物館。

現在該館藏品已逾千件,而此件供春壺被當做該館的「王牌」藏品,多本權威性紫砂圖錄或書籍中都予收錄介紹過,且給予顯要位置。

推翻這2把著名的供春壺並非是原始傳世壺的共同疑點:

1、工藝不符---明代制壺工藝並不成熟,而這二把壺的製作技術已十分純熟,泥料的細膩程度,也是當時期的工藝所無法達到的。

2、時間錯置---嘉靖十二年吳經提梁壺及萬曆四十年盧維楨墓隨葬的時大彬鼎足蓋圓壺,從正德八年(1513年)到萬曆四十年(1612年),時間上相隔整整一個世紀。其工藝竟比後二者還先進,這是不可能的。

3、款識不對---最早造壺,並無在壺底刻年號或印章的習慣。明代,紫砂壺落款者是用竹刀或鋼刀刻楷書款,在把梢上落篆書款是不可能的。

4、燒制工法---早期壺與缸壇同窯,壺身肯定會有飛釉淚痕。而壺身乾淨,是裝在匣砵中燒成的。

供春壺應該是什麼樣子

從考古材料和文獻記載推斷,應有這幾個特徵∶
一、具有很大的原始性。主要是手工捏制,用簡單的工具修整,甚至壺身上可見到指痕。
二、 胎土粗糙,顆粒不會細於60目。
三、由於明火燒造,與缸瓮同窯,燒成的器色不應勻正,身上應飛濺有缸瓮釉淚。
四、應無款識。

因此,即使是真的供春壺逃過歷史劫難留傳至今,可能也難於鑑別了。

69【竹段壺】

明代「陳仲美款束竹柴圓壺」   香港羅桂祥茶具博物館收藏

宜興竹海風景區綿延蘇、浙、皖三省,縱橫八百餘裡,景區引種竹子140餘種,是中國竹風景、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區。

歷代紫砂工手都喜愛採用竹子作為紫砂壺的創作題材,也是歷代藝人必做的壺型【4】。除了竹子本身質樸自然、含蓄內斂的本質契合之外,古人崇尚竹子的「虛心」、「有節」,將文人情操和美好寓意結合在一起,頗受文人喜愛。

「竹節壺」亦稱「竹段壺」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典壺型,壺身採用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今竹寓於壺,更顯清雅。

現存史料中最早記載宜興紫砂竹節形茗壺,清乾隆年吳騫著《陽羨名陶錄》中即有《竹節壺》的記載,謂:「竹節之清,清貞莫比」。

現存傳器中,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壺為香港羅桂祥茶具博物館中收藏的「陳仲美款束竹柴圓壺」,壺底刻款:萬曆癸丑陳仲美作(即1613年)。

幾百年來的紫砂壺竹節形的發展與演變,產生了多種有代表性的器型延續至今。

70【魚化龍壺】

邵大亨 魚化龍 香港茶具文物館

以「龍戲海濤」為題的紫砂壺,最早見於陳仲美。

明末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記載:「陳仲美,······重迭刻,細極鬼工。壺象花果,綴以草蟲,或龍戲海濤,伸爪出目。」

明末清初   「龍戲海濤貼花壺」

雖然沒有陳仲美「龍戲海濤壺」實物傳世,但我們可以從明末清初的「龍戲海濤貼花壺」,來探尋魚化龍壺的發展脈絡。此壺壺身以模印貼花技法,裝飾折枝花卉紋,具有17世紀中晚期外銷壺的裝飾風格。壺蓋上的尤首,在波濤紋中破浪而出,活絡靈動,可窺見「魚化龍」的身影。

「魚化龍壺」的特點是壺把滿飾魚鱗紋,圓形壺身由幾塊波浪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威猛的龍頭,口吐珠寶,另一方面則是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洶湧,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傾茶時,龍頭探出同時伸出細舌。傾茶畢,壺持平,龍頭回縮舌頭隱入。正是此特點而廣受歡迎。整器沉靜中透出活潑,令人嘆為觀止。

清黃玉麟款   魚化龍

清末民初  俞國良   魚化龍

可知魚化龍的發展脈絡應為,陳仲美龍戲海濤壺,到明末清初龍戲海濤貼花壺,直到清代嘉慶、道光、咸豐時期,經過邵大亨的設計,「魚化龍壺」才成為一種成熟並廣泛流傳的經典。再到清中後期、民初各家魚化龍壺,如黃玉麟、俞國良等。此後多有創新,但大體形制都以此款為基礎,各有其韻,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71【佛手壺】

清末范錦甫   佛手壺

「佛手」是是一種既具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價值的果實,屬芸香科,枸櫞的變種,南方多見,宋代已有栽培,果實形似人手而多指,故有「佛手」之名,被寄予了多子多福、吉祥幸運之意。

「佛手壺」取植物形像塑造壺形,由清末范占、范錦甫製作。

以佛手果實和枝葉成形,壺把形似枝條,彎轉的把梢處向壺身伸出葉子。壺嘴四周的手指形更是俊俏。壺鈕是個小佛手的形狀,與壺身諧調統一。

壺身上還疏密有致地散布著一些凹點,具象地表現出佛手瓜的表面質地,逼真而又具有藝術性。

72【報春壺】

1971年紫砂行業蕭條,紫砂廠的出口量急劇下降,大量紫砂製品積壓在倉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要求所有技術骨幹們必須拿出創新作品來爭取訂單。年近古稀的紫砂巨匠朱可心就是其中的技術骨幹之一。

朱老開始了創作,心想:若將「竹節咖啡壺」、「祝壽壺」這兩把壺的壺型相融合,說不定可以創造新的東西。於是,朱老經過反覆修改和無數次實驗,報春壺終於誕生,大批訂單源源不斷地湧來,紫砂廠也就此擺脫了困境。

梅報春壺的基本形制為,雞心型的壺身,底部高足線,高頸、壓蓋式,壺蓋、壺把、壺嘴以樹木枝幹為形,壺身上作花、葉等造型的雕塑裝飾,大面積留白,意境深邃雋永。

該系列作品分別以梅、竹、柏、松、桃為題材,經過精心設計提煉取捨:梅花疏影橫斜、柏枝青翠、竹葉瀟洒、青松蒼勁、桃葉枝美葉秀,恰如其分的刻畫塑造,給人以少勝多的美感。

報春壺式系列作品,是現代紫砂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至今都受到喜愛。

73【梅花樁】

清康熙 陳鳴遠款 拼砂梅樁壺       美國西雅圖博物館藏

在紫砂壺藝術創作中,應用樹枝的形態製作的壺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其次是寓意美好的松、竹、梅元素,經過紫砂的藝術創作制壺後樣式古樸,符合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

「梅樁壺」最早為清代紫砂大師陳鳴遠首創。在宜興紫砂藝人中,除惠孟臣之外,陳鳴遠作品是最多被後人摹仿的。

「梅樁壺」身、流、把、蓋全是用極富生態的殘梅樁、樹皮及纏枝組成,猶如一段蒼老古拙的梅樁。壺嘴和壺把,似兩根茁壯的短枝,伸展自然,壺身上的梅花用有色泥漿堆積塑造成形,栩栩如生。整體像件雕塑作品。

「梅樁壺」展現梅樁老乾遒勁斑駁的肌理,梅枝傲骨、凌寒綻放的不屈與高潔,梅花之鐵骨冰姿引起觀者共鳴。堪稱仿生壺中的經典代表佳作。

74【風卷葵】

楊鳳年制   「風卷葵」

風卷葵因為其造型簡潔明快,曲線順暢自然,生動活潑的形態成為花貨的傳統經典器型之一。通體以葵花為式,千瓣參差,向背分明,線條迴旋生動,展示了自然生動,生機勃勃的風貌,象徵生命的頑強。

「風卷葵」的由來

楊氏兄妹,原籍浙江桐鄉。靠種田難以餬口度日,許多人都外出謀尋生路。楊彭年、楊寶年兄弟兩人,聽說宜興窯業興旺,紫砂名傳天下。於是,二人就來到蜀山尋師學藝。楊鳳年尚年幼,她每天坐在泥凳上看著兩個哥哥為陳曼生做壺。

楊鳳年儘管也想成為一名藝人,但「技藝傳男不傳女」,哥哥從不將技藝傳授給她。一天,楊鳳年又被哥哥從作坊趕出,心中十分抑鬱,猛一抬頭,好像看到一把壺長在遠處的樹上,定睛一看,原來是錦葵花在風中不停搖動的姿態。腦中閃現出一把風中錦葵造型的紫砂壺。

楊鳳年制好壺坯,生怕哥哥不讓燒,就暗地托人裝到窯裡。等到開窯出貨,《風卷葵》立刻引起了轟動,就連哥哥楊彭年看到了也不禁讚嘆:「好壺!好壺!」

清代嘉慶年間,「風卷葵」壺面世後,楊鳳年沒有重複再做,成了獨件珍品。在紫砂工藝史上亦堪稱謂稀世瑰寶。也是紫砂古代史上唯一留名的女藝人。

歷經戰亂  終得以以保全

20世紀30年代初,丁山白宕—蔣姓人士,在幫大戶人家挖老屋牆基時發現一瓮,瓮中填滿細沙中藏著一把完好無損的紫砂壺。他找到紫砂收藏家華蔭棠,認出正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風卷葵」壺,華當即出高價買下,可能是原主人為避清咸豐年間的戰亂而埋在地下的。

華先生收藏「風卷葵」壺的消息不脛而走。中日戰爭,日軍駐宜興軍官也對該壺垂涎欲滴,幾次派兵搜索要奪寶,華先生早就把該壺送到鄉下舅家,砌在浴鍋間的夾牆裡,得免外流國外。這期間當時的國民黨江蘇省主席王懋功也想把這稀世名壺占為己有,高壓之下,華老最後只好忍痛拿出一把清代制壺巨匠邵大亨的壺,才算保住了「風卷葵」。

「文革」期間,華老怕該壺被紅衛兵當作「四舊」破掉,巧妙地把「風卷葵」與其他雜物一起放在最顯眼,最不安全的的窗台上,蒼天有眼,這把「風卷葵」又一次躲過了這場十年浩劫,而得以保存。

「風卷葵」壺,由原收藏主人華蔭棠老先生在1982年捐贈給宜興陶瓷博物館。

據說當代壺藝泰鬥顧景舟想仿製一把,時近三年,泰鬥一直未動手,最後原壺奉還。箇中原委,顧老答:「仿像了,只不過是像而已:如果仿不像倒顯出笑話,而且故人的心態、故人的氣度仿也確難。」一番話指點了迷津。難怪當今不少制壺高手,仿製楊氏「風卷葵」,皆因過於工精而失去了原作的朴雅之韻。

「風卷葵」的前世今生

楊鳳年所制「風卷葵」,嚴格說並非首創,早在清初期,就有「風卷葵」面世了。根據現有傳器,來介紹一下經典茗壺「楊鳳年風卷葵」的前世今生。

一、 風卷葵早期樣態

風卷葵的基本造型,在清康熙時期就成熟定型了,是由明末筋紋器發展而來。


清康熙 硃砂風卷葵

陳鳴遠、同時代的許龍文,都製作過風卷葵壺。

陳鳴遠 風卷葵式壺

日本明治時期,著名收藏家奧玄寶撰寫的《茗壺圖錄》中著錄有,許龍文所制風卷葵壺,即茗壺圖錄所載「傾心佳侶」。

《茗壺圖錄》中許龍文所制風卷葵壺

許龍文 風卷葵式壺

二、 風卷葵的初期形制

陳柏芳 風卷葵

清康熙 孟侯款風卷葵

清早期 風卷葵

三、經典風卷葵形制的確立

根據以上風卷葵口蓋的形狀起伏,,其造型應源於「錦葵花」,恰似五瓣連為一體。
但在清初康熙時的「硃砂風卷葵壺」,亦是以寫實技法塑造的風卷葵壺。樣態造型來源是「秋葵花」,而非錦葵花。

楊鳳年在前人造型的基礎上,以自己的藝術視角,對「風卷葵壺」重新創作演繹,使其成為後世流傳最廣的風卷葵。

75【束柴三友】

明代,沈君用開始創作三友壺

將松竹梅三者媲美連譽,在唐代即有之,但「歲寒三友」說法正式出現在南宋.周之翰《爇梅賦》言:「春魁占百花頭上,歲寒居三友圖中」。宋.林景熙《王雲梅舍記》中寫道:「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 明代《漁樵閒話》第四折中寫:「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

南宋 趙孟堅 歲寒三友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三友壺》出現於明代,沈君用開始創作三友壺,至清代陳鳴遠又首創「束柴三友壺」,到清末民初陳光明制紫砂「松竹梅」三友壺。

造型集松、竹、梅形像於一壺,意指寒冬臘月,獨近自然之精神。賞鑒壺品,有松之堅、竹之虛、梅之貞,此乃文士之品。《陽羨茗壺系》中稱其為「神品」。

清康熙 陳鳴遠 金蟾束柴三友壺  四海茶具館藏

壺身仿似松、竹、梅三樹段束於一體,松段的松鱗、松針,梅段的杆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節、竹葉,都細緻刻劃,布局自然,於繁複中見條理。壺把狀若虬屈的松枝,壺流如橫生的梅枝,又巧塑一段竹節為蓋紐,絕妙的是在樹洞中塑有兩隻松鼠,構思脫俗,技藝精絕,全器渾然天成。

76【松鼠葡萄壺】

大自然的萬物,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松鼠葡萄,鼠寓意多子之意,而葡萄同樣有多子多福之寓意,葡萄蔓延的枝條和豐碩的果實,象徵著「富貴長壽」,松鼠與葡萄的融合,有著「多子多福」「五穀豐登」的寓意,深受人們的喜愛。

《松鼠葡萄》壺身上飾一串懸掛的葡萄枝葉繚繞壺的全身,數隻松鼠跳躍其間,惟妙惟肖,生機盎然。整器飾一隻正在覓食的松鼠,有「自然之象」之外,更是「氣韻生動」惟妙惟肖。

1959年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北京東正2015秋季拍賣會,最終成交價格高達¥9200萬元,創造了中國紫砂壺拍賣最高紀錄。

77【南瓜壺】

 

明末清初陳子畦   南瓜壺

據考,最早的紫砂「南瓜壺」當推明末清初著名藝人陳子畦所創。

南瓜壺,歷史上又稱「東陵瓜壺【5】」。到了清初康熙年間,其子陳鳴遠根據史記典故創製了一把「東陵瓜壺」,壺身呈八瓣紋型。為其傳世花貨精品代表之一。陳鳴遠作傳世品現藏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 東陵瓜壺 陳鳴遠制 南京博物院藏

「南瓜壺」,構思巧妙,雅而不俗。」以瓜形為壺體,筋紋從壺口向下蔓延至壺底,並在壺底中央匯聚於同一焦點。壺嘴由瓜葉自然捲曲成形,壺把則是彎折的瓜藤,整個壺蓋與蓋柄合為一個瓜蒂狀,壺口切合達到嚴絲合縫,與壺身構成一個完整的南瓜形,豐富了壺藝形像的花貨特徵。

2016年5月15日,在中國嘉德2016春拍中,「陳鳴遠制南瓜壺」以¥3220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史上最貴的南瓜壺」。

78【印包壺】

明代萬曆名家時大彬首創「印包壺」

紫砂「印包壺」前身或是供春制「印方壺」,據吳梅鼎《陽羨茗壺賦》中,說供春壺「方兮若印,角隅刻以秦琮」,其後提到砂壺的各種造型其中也有「誥寶臨函」。

明代萬曆名家時大彬首創「印包壺」,包裹印璽寶誥,亦稱「寶誥壺」或「包袱壺」。底款為『墨林堂 大彬』。
時大彬於丙申年制的另一把紫砂印包壺,獨特處為壺流為一鳳首,壺把亦有一龍首,是絕無僅有者《龍把鳳首印包壺》。時大彬的印包壺皆為素身,並無加彩。據載清代徐友泉、陳鳴遠亦擅此式。發展至乾隆與嘉慶年間,才開始流行加彩。

壺體造型為一枚方印,用布包紮袱結為鈕蓋,以布結作截蓋,與壺身褶紋互接相通,形體飽滿挺括,布紋褶襉各個細部線條流暢。既有「方印」的剛、又有「布料」的柔,剛柔並濟可謂氣度不凡。

後記:

紫砂制壺起於北宋興於明清,以上四篇介紹的壺款僅是常見的「傳統基本壺形」的創壺緣由,幾百年來經由各家演繹,發展出千百款常見的傳統壺型。

近代各家都在傳統上,做所謂的「創新」,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萃練,留給時間去證明,故不予討論。僅提供78款傳統型壺型,不免疏漏,敬請海涵。

註:
【3】宜興鄉賢儲南強先生於1928年在蘇州地攤上購買的。他經多方調查考證,了解到此壺從紹興傅叔和家中流出。他又趕到紹興傅家,被告知壺曾為西蠡費氏所有。再追問到費家,知是清末大藏收家吳大澄家的收藏。吳則得之於大收藏家沈均和。沈之前已無從考證。

畫家黃賓虹見此壺後,認為黃玉麟後配蓋是「張冠李戴」,就請民國時制壺名家裴石民先生重配樹癭形蓋,並為之題記。

儲先生是地方紳士,文化造詣較高,獲此壺後十分珍視,擬在宜興建「春歸樓」專藏此壺,後因抗日戰爭開始而未能如願。解放後,儲先生將此壺捐獻給國家。由蘇南文管會(在蘇州)接收。後轉到南京博物院,再轉送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對於此壺是否為供春壺真器,過去專家們是深信不疑的。

【4】梅竹壺、一捆竹壺、竹節罐形提梁壺,竹節提梁、雙線竹古、圓竹提梁、竹提、扁竹、扁竹提梁、圈竹、新竹、高竹頂、四方竹段、四方抽角竹頂、圓竹段、竹節壺(高、矮),小型竹節壺、竹根壺、竹鼎壺、五竹壺等。

【5】《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大意是召平在秦朝時被封為東陵侯。秦亡後,他隱居不仕途居於長安城東,以種瓜為生。其所種之瓜,味甘色美,人稱「東陵瓜」。後世以「東陵侯」、「種瓜侯」代指昔日居官現已隱居的人,「東陵瓜」代指隱居生活。

(網路圖片)

(唐韻紫砂)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