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生我才」感悟本心所願

源馨


【正見網2023年05月29日】

「天生我才必有用」,才能與成功是什麼關係?或者說是我們用來成就功名,求得自在的嗎?《西遊記》中有段故事很令人感慨,回味之餘或許其中蘊含著你我內心深處的想往。

話說悟空行者初展身手除了六賊,正喜不自勝卻被唐僧緒叨了若干的不是。而此時的他雖剛入道卻還未曾修心得法,所以一怒別了唐僧潛入東海,找龍王訴苦去了。一盞茶之餘,行者回頭望見壁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問道:「這是甚麼景致?」龍王道:「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行者道:「怎的是三進履?」

龍王道:「此仙乃是黃石公,此子乃是漢世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失履於橋下,遂喚張良取來。此子即忙取來,跪獻於前。如此三度,張良略無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愛他勤謹,夜授天書,著他扶漢。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太平後,棄職歸山,從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龍王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話,老孫還去保他便了。」龍王欣喜道:  「既如此,不敢久留,請大聖早發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師父。」

剛入龍宮的大聖還為自身懷才不遇煩惱,傾刻間他明白了什麼,情願舍自在而選擇繼續保唐僧取經吃苦呢?話還得從圖中的張良說起。

張良在通過三次為黃石公拾履的考驗中,能做到無故加之而不怒,足見他的德行涵養之深,註定可以給他開啟更高的智慧。故此「夜授天書」是在塵世迷中為張良傳授道法,顯象天道運行規律。因為在高層生命看來,我們這個低維度時空已早有布局,為的是給人類消罪業,並維持基本道德標準。所以德行高的人內在心境與高層宇宙特性相通,可參悟領會其中真意。

「著他扶漢」是取天下,當明天下之事都是天道運行的因果必然。張良在順天道完成使命的同時,可在修德中反觀自心,從而逐漸向更高層同化宇宙特性。因為只有遵循大道,才能明盛衰成敗,反之則無法融合變通。也就是說沒有扶漢的艱辛過程,就不會有他後來隨赤松子成仙得道的功果。

同樣悟空行者能得菩薩勸善保唐僧,也是神佛讓他祛除心執妄念後,能同化高層天道法則,修出大慈悲功果的安排,故此龍王為悟空的醒悟而欣喜。

那麼上天賦予每個人才能,是否我們也同樣具有獨特使命?如此在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的過程中,就會逐漸開啟深層智慧,真正的認識自己。這或許就是大德之士命繫於天,為修出慈悲之心的本願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