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12月01日】
漁家傲
黃庭堅
三十年來無孔竅,
幾回得眼還迷照。
一見桃花參學了。
呈法要,
無弦琴上單于調。
摘葉尋枝虛半老,
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後水雲人慾曉。
非玄妙,
靈雲合被桃花笑。
【作者簡介】
黃庭堅 (公元1045 -1105) 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詩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為江西詩派之宗主,影響很大。詞與秦觀齊名,人稱秦七、黃九。詞風疏宕,俚俗處甚於柳永。有《豫章集》、《山谷詞》。
【字句淺釋】
解題:宋代一些詩詞作者,援引禪理或修煉故事入詩詞,增加詩詞的理趣,這首詞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作品。詞中敘述的故事是:靈雲和尚學禪三十年,一無所悟,後來偶然看到繁茂的桃花而“忽然發悟,喜不自勝”。孔竅:指精神的門窗。無孔竅,就是不開竅、沒有醒悟到。眼:指佛家說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但要看破世間虛妄幻象,至少要在“慧眼”以上,因此這裡的“眼”指“慧眼”以上的功能。迷照:即迷而不能看破。參學:指參禪學佛。參學了:就是弄懂了、悟到了。無弦琴:陶淵明不會彈琴,但家中有一架沒有弦的琴,喝酒高興了,就拿在手上撫弄一番。單(禪)於:廣大。摘葉尋枝:比喻在枝枝葉葉的小問題上下功夫。看花:比喻悟道,是承借靈雲悟道的故事。水云:流水行雲。合:應該。
【全詞串講】
學佛參禪三十年竟然始終不開竅, 幾回象是開慧眼最後又回迷中泡。 偶然間一看見桃花才終於悟了道。 眼前展現佛法之精要, 無弦琴才能彈出無比寬廣的曲調。 枝葉上下功夫白白把人拖得半老, |
【言外之意】
黃庭堅自己也是一個禪門居士,而且和故事中的靈雲和尚同屬一宗。因此他寫這首詞就和其他趕時髦的詞人完全不一樣。特別是,他自己也有過類似的“悟道”經歷,也絕不象靈雲和尚那樣磨了三十年之久。所以他在這首詞中就難免流露出對靈雲和尚三十年不悟的遲鈍根性很不以為然。詞中第一句就已經很帶著一點情緒了,最後一句就簡直忍無可忍,非要讓桃花去把這和尚嘲笑一回。
其實,他們兩人的“悟”都只是一層理上的認識的昇華,不是功成圓滿時的開功開悟,都用不著自鳴得意。特別是靈雲和尚,“喜不自勝”本身就暴露自己層次還差得遠呢。作者似乎覺得和尚悟性差,豈知嘲笑別人悟性差也是一種層次低的表現呢。和尚三十年才悟到一層理,“喜不自勝”也可以理解,但畢竟是太鈍了一點。可見,修煉自古以來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除了身體上的苦,心理上的磨鍊,單單這個“悟”就夠人受的了。特別是那些沒有遇到明師的修行人,可能一輩子也悟不出個名堂來,比這三十年才悟一盤的和尚還可憐。因此,一生能遇到明師,得到真法,實在是天大的勝緣,千萬不可等閒視之、不知寶貴啊!
這首詞中真正有見地、有理趣的是“無弦琴上單于調”一句,這也是作者悟到的一層修煉的理:任何琴,只要有弦,就有了音域的限制,也就有了所彈曲調的自由表達的限制。增加琴弦永遠只能是一個範圍內的改進,本質上沒有突破。當你朝反方向走到極端時:取下所有的琴弦,你就得到了所有的自由,任何寬廣的曲調都能隨心所欲的彈奏了。其實,每一根弦都是對一個範圍中的聲音的執著,只有全部執著都能放下時,那才是徹底的大自在。這一層理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就已表達過,但用無弦琴這一例子重新表達出來,仍然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