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夫子為衛君乎?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5月15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冉有曰:「夫子為(1)衛君(2)乎?」子貢曰:「諾(3),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注釋】

(1)為:讀音同「未」,幫助的意思。
(2)衛君:衛出公輒,是衛靈公的孫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親因謀殺南子而被衛靈公驅逐出國。靈公死後,輒被立為國君,其父回國與他爭位。形成父子爭國的局面。

【語譯】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研析】

衛國國君輒即位後,其父與其爭奪王位,這件事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裡,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表達不認同之意。由此可知,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

【延伸思考】

1、為什麼子貢那麼肯定的推論孔子不會幫助衛君?
2、你知道中國自古以來有哪「五倫」之說嗎?衛君父子爭國一事是沒有做到哪一倫?請分享你於平時生活中如何實踐「五倫」。

【相關資料】

求仁得仁

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今河北省)國君的長子和三子。孤竹國國君想立叔齊為太子。他死後叔齊想把王位讓給兄長伯夷,伯夷說:「你當國君是父親的遺命,怎麼可以隨便改動呢?」於是逃走了,叔齊覺得自己不應該繼承王位,也逃走了,國人只好推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

後來伯夷、叔齊聽說西岐(今陝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長途跋涉來到西岐。此時,西伯昌已經死了,他的兒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認西伯昌為文王,準備討伐商紂王。伯夷、叔齊不贊成這種以暴易暴的做法,拉著周武王的馬韁繩勸他說:「父親死了不埋葬,卻發動戰爭,這叫做孝嗎?身為商朝的臣子卻要討伐君主,這叫做仁嗎?」周武王不聽。周武王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不願吃周朝的糧食,跑到首陽山(今山西永濟西)裡挖野菜,後來就餓死了。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實現。

(出自《史記•伯夷列傳》)

【課後作業】

1、伯夷叔齊為什麼餓死於首陽山上,你的看法為何?
2、請和大家分享你所知道關於古代仁人志士捨生取義的故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