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7月30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曰:「禹,吾無間(1)然矣。菲(2)飲食而致(3)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宮室而盡力乎溝洫(6)。禹,吾無間然矣。」(《論語・泰伯第八》)
【注釋】
(1)間:讀音同「見」,空隙的意思。此處指其間隙而非議之。
(2)菲:微薄,不豐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讀音同「福」「勉」,祭祀時穿的禮服叫黻;祭祀時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溝洫:洫,讀音同「續」,溝渠也。
【語譯】
孔子說:「對於禹,我實在找不出缺點來批評他了;他對飲食很簡樸,而盡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時穿的衣服很粗劣,而祭祀時穿得華美,他自己住的宮室很簡陋,而致力於修治溝渠水道。對於禹,我實在找不出缺點來批評他了。」
【研析】
孔子對於禹給予高度評價,為君者生活簡樸,敬畏鬼神,是執政者的榜樣。生活簡樸便能與民同在,不會好大喜功、奴役百姓建立豪華宮廷或建築;敬畏鬼神便能順應天理,以德治國,以期國泰民安,而所謂「天助自著者」 的意義,體現在聖明君王的身上,便是隨之而來的太平盛世。
反觀,當今不少人捨命追逐祿位、權力和財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富強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棄之不顧。,孔子之言以古喻今,對於當代的統治者或現代的國家領導人而言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延伸思考】
1、你在生活中重視飲食和穿著嗎,為甚麼?這其中有無隱藏著執著心?
2、身為一位君王,能對生活享受慾望寡少,為甚麼更加難能可貴?
【相關資料】
大禹,約生於公元前2297年6月6日,卒於公元前2198年8月,享年100歲。大禹是黃帝的玄孫,姓姒,名文命。大禹的父親叫鯀。
相傳四千多年前,水神發了怒,把天撞了個大洞,天河裡的水直瀉而下,把大地吞沒了,到處是汪洋。於是,鯀--大禹的父親被舜王叫去治水。
鯀上天偷了一袋「息壤」。這息壤是神土,見風就增長。鯀十分高興,治水時,他就取出一點息壤,放在水上,然後讓風吹,息壤就變成一條一條的堤壩。鯀想用築堤的辦法來減少洪火的衝擊。可是,他想錯了,水少可以用土堵一堵,可那樣洶湧的洪水,光用土是擋不住的。所以堤壩最後總是被衝垮,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鯀由於只相信築堤壩堵水,結果沒有把洪水治好,被舜處死了。
後來,禹長大了,他看到洪水滔天,民不聊生,決心治好洪水。大禹為治水穿山越 嶺,腳趾甲都磨光了,一直到三十歲還沒有結婚。大禹愛上的一位塗山姑娘一直等待著他,終於等到大禹來迎娶,但婚後才四天,大禹又去治水了。《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在民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也是婦孺皆知,而大禹成婚的那四天至今仍是江淮一帶嫁娶的好日子。
大禹有神力,疏導黃河時,為防止河水倒流,大禹用神力把龍門山闢為兩半讓水流過,於是就有了龍門,「鯉魚跳龍門」說的就是這裡。
巫山神女相助
大禹治水來到巫山,這巫山綿延八百裡,岩石堅硬異常,更有狂風驟起,颳得天昏地暗,山崖震動,江濤像山峰一樣矗立起來,鑿山的民工有許多喪命於狂風駭浪之中,幾個月來,無法鑿開那堅硬似鐵的岩石,大禹甚為發愁。
西王母第二十三個女兒瑤姬,心地善良,喜歡遊玩。有一天,她帶著侍女和一幫侍臣從東海遨遊回來,駕著彩雲輕飄飄地從巫山經過。大禹見到瑤姬,連忙對空致意,請求瑤姬幫忙。瑤姬既憐遭受洪水災害的人們,又敬佩大禹為民治水的精神,慨然答應。她告訴大禹:要打通巫山,須用火燒。又派出神將狂章、虞余、黃魔、大翳去幫助大禹治水。
大禹非常感激瑤姬的指點,率眾百姓在巫山兩頭放起火來,瑤姬和神將也施展本領,或用電轟,或用雷霹。經過七七四十九個日夜,堅硬的岩石漸漸變軟起來,施工的人們很快就打通了巫山八百裡,讓洪水從巴蜀境內流出來,直向大海奔去。
治理後的巫山成為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瑤姬也因在打通三峽時耗盡了神力,回不到天上,只能留在人間。她天天站在高崖上凝神眺望,看到三峽風險浪急,許多行船在風浪中沉沒,她就派遣了幾千隻水鳥,輪番在峽谷中飛行,擔任行船的導航,引導人們安全地從峽谷中通過。
瑤姬長久地站在高崖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而久之,漸漸地化為巫山的一座山峰,後人稱之為「神女峰」。而陪伴她的侍女們,也化成大大小小的峰巒,永遠陪伴著瑤姬,這就是巫山十二峰。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3/7/16/22543p.html
【課後作業】
鯀和禹治水的方式有何不同?這樣的方式應用在處理人事問題上,又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