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2月0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 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 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楚狂接輿(1),歌而過孔子,曰:「鳳兮(2)!鳳兮!何德之衰(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4)!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5)之,不得與之言。 (《論語・微子第十八》)
【注釋】
(1)楚狂接輿:楚之賢人,佯狂避世,孔子時將適處,故接輿歌而過其前。
(2)鳳兮:靈鳥,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以比孔子。
(3) 何德之衰:言今無道,而譏其不能隱,為德衰。
(4)已而:已,止也。而,語助詞。猶今「罷了」。
(5)辟:同「避」。
【語譯】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研析】
除了接輿之外,孔子在楚國遇到像長沮、桀溺、與荷莜丈人等隱者,他們勸孔子學他們依樣隱居山林、不問世事,但是孔子堅持積極入世。其實,孔子並非不曾有過避世的想法,雖然他屢次因不得志而表示歸隱的念頭,如「道不行,成桴浮於海。」(《論語・子罕第十三》)不過,他至終老之際,都未曾如此做。可見,孔子心繫天下事於一身的精神。
【延伸思考】
1、當有人和你表示不同意見時,你會如何面對?
2、處在混亂的時代,孔子和接輿兩人的做法不同,你認同哪一位?為甚麼?
【相關資料】
宋太祖結束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實施集權中央,造成宋代積弱的病根,而使外患與國運相終始。宋代有眼光有抱負的大臣都有變法的企圖,范仲淹便是其中一位。
范仲淹幼年喪父,家裡貧窮,但經過一番努力讀書,終為宋代名臣。慶曆初年因西夏叛亂而范仲淹經略陝西,使西夏不敢犯,稱他為「龍圖老子」。慶曆三年他被調回朝為參知政事,與韓琦、富弼共同執政。他希望變法圖強,主張澄清吏治,強兵富民,厲行法治,成為歷史上的「慶曆新政」。但終因為有他這種抱負的名臣太少,實行得並不理想。他曾於《岳陽樓記》留下兩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還有一個義田的故事。在他尚未富貴顯達時,他曾經立志設置義田以照顧貧困的鄉親,但他為官三十年一直無力完成,直到後來他當了招討使,參與朝廷大政,才有足夠的俸祿和賞賜達成願望:他在家鄉附近購置一千畝的良田,然後選擇族中年長且賢能的人,掌管財物收付及資金的調配,以救濟貧困及親族的人。且鄉親遇嫁娶婚葬,都有補助;曾當官而今退職在家,或等待新職的人,也給予救助;如果當官任職了,就停止補助。他去世後,後代子孫也都能繼承他這項濟助族人的遺願。
范仲淹雖然居高官、享厚祿,卻把薪俸都用來救濟貧民,以致一生窮困。他一直到晚年,都沒建造一座象樣的宅第,而且死後入殮時,子孫也沒有餘錢為他辦好喪事。縱使如此,可是人們對他哀悼的場面卻是很動人的: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哭哀傷,且齋戒了三天才散去;因為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他從政過的地方百姓也紛紛為他建祠畫像。老百姓在傳頌他的一生時說:「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希文是范仲淹的字)。
【課後作業】
閱讀完相關資料後,請說明範仲淹和孔子精神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