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能言善辯的趙咨(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3月12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吳主遣中大夫南陽趙咨入謝。帝(1)問曰:「吳主何等主也?」對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問其狀,對曰:「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陳(2),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3)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帝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4),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籍,采奇異(5),不效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吳可征否?」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御之固。」帝曰:「吳難魏乎?」對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帝曰:「吳如大夫者幾人?」對曰:「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鬥量(6),不可勝數。」(出自《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九・魏紀一》)

【注釋】

(1)帝:魏文帝曹丕。
(2)陳(音陣):陳同「陣」
(3)三州:指的是荊、揚、交三州。
(4)經略:籌劃處理。
(5)采奇異:摘擇書中的精華奇妙之處。
(6)車載鬥量:比喻數量很多。

【語譯參考】

吳王派中大夫南陽人趙咨入朝致謝。魏文帝問他:「吳王是什麼樣的君主?」趙咨回答:「是個聰明、仁智、有雄才謀略的君主。」魏文帝問有什麼具體事實,趙咨回答說:「從平民百姓中選拔魯肅,委以重任,是他的聰明;從行伍中提升呂蒙,任為統帥,是他的高明;俘獲于禁而不加害,是他的仁慈;奪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他的智慧;占據荊、揚、交三州之地,卻對天下虎視耽耽,是他的雄心;屈尊卑躬而向陛下稱臣,是他的謀略。」魏文帝又問:「吳王很有學問嗎?」趙咨說:「吳王擁有戰船萬艘,軍隊百萬,任用賢能,志在治理天下,閒暇時則博覽群書,披閱涉獵史籍,吸收書中的精華奇妙之處,而不仿效儒生的尋章摘句做文章。」魏文帝問:「吳可以征服嗎?」趙咨回答說:「大國有征討小國的軍隊,小國則有充分堅固的防備。」 魏文帝接著問:「吳抵禦魏困難嗎?」趙咨回答說:「吳有大軍百萬,以長江、漢水護城,有什麼困難!」魏文帝問:「吳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多少?」趙咨回答道:「聰明又特別通達的,有八九十位;像我這樣的,車載鬥量,數不勝數。」

【研析】

孫權做吳王時,提拔趙咨為中大夫,讓他出使魏國。魏文帝曹丕很喜歡趙咨,一次跟他開玩笑,說:「吳王還有點學識才能嗎?」所以關於吳王、吳國之事,詢問得非常詳細。我們看到趙咨的回答,充分的維護國家的尊嚴,盡到一個使者的責任,對於魏文帝所提的問題,他不止讚美吳王孫權是個聰明、仁智、有雄才謀略的君主。而且舉具體事例說明,說得魏文帝口服心服,回答得既巧妙又得體,讓魏文帝占不到上風,最後不得不問,究竟吳國有多少人才。他不卑不亢的態度,贏得別人讚賞與喜愛,所以趙咨多次出使北方,魏國的人,特別敬重他。孫權知道後很讚賞他,拜他為騎都尉。

【延伸思考】

1.反應靈活、思考敏捷的人,適合去當外交官。你具有趙咨如此巧言善辯的能力嗎?請你檢視自己足與不足之處。
2.吳王是個喜愛博覽群書的人,從中不但可吸收書中的精華,且能增長智慧,請你與大家分享,你讀書的收穫是什麼?
3.善辯,亦需有事實或學理做根據,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所以也是需要經過養成階段的,你認為要如何才能培養此種外交官人才呢?

【參考數據】

1.《資治通鑑(16)》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輕鬆讀2 》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
3.《資治通鑑今譯(四)》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4.《三國志的故事》 郭豐偉編輯部 添翼文化出版1994年出版
5.http://www.twseasea.idv.tw/viewthread.php?tid=269&extra=page%3D12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